首页> 中文学位 >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
【6h】

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文献综述

2.1留守儿童概念界定及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研究现状

2.2自卑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2.3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和应用

2.4团体辅导概念分类及理论和优势

2.5 研究意义

3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现状

3.1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结果

3.4 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及原因分析

4 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干预

4.1目的

4.2研究假设

4.3方法

4.4研究数据处理

4.5结果

4.6团体辅导质性资料分析

5.总讨论

5.1留守儿童自卑心理具有普遍性

5.2积极心理取向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影响

6.教育对策

6.1农村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工作,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6.2帮助学生树立积极风格,激励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6.3遵从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自卑留守儿童成因分类进行教育

6.4加强亲子沟通,充分发挥监护人作用

6.5强化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村社的教育功能

7 研究的不足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一)自卑心理诊断量表

自卑心理诊断量表类型和得分

调查问卷(二)儿童被忽视量表

团体辅导具体方案

团队简况

活动效果反馈表例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高自卑感的儿童缺乏融入社会的意识和愿望。自卑也是导致儿童自我封闭、社交恐惧和语言表述差等诸多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的对象,导致他们往往容易产生厌学、焦虑、烦躁、悲观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自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前研究调查了某学校三至六年级的留守儿童自卑心理总体状况,并尝试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的高自卑心理进行干预。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卑心理诊断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在某农村学校随机选取具有留守特征的3-6年级学生138人,同时选择没有留守特征的(父母均在家陪护)的学生群体156人。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处于Ⅱ类型、Ⅲ类型和Ⅳ类型的比例分别为32.6%、42%、23.2%;非留守儿童处于Ⅱ类型、Ⅲ类型和Ⅳ类型的比例分别为33.97%、20.51%、8.33%。挑选出自卑心理诊断量表中处于Ⅱ类型、Ⅲ类型和Ⅳ类型的留守儿童且在儿童被忽视量表中情感忽视和交流忽视高的被试中选取16名学生。采用积极心理取向以培养自信为主题的团体辅导进行干预。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在降低留守儿童自卑心理方面,控制组和实验组成员自卑心理前测上差异并不明显(p=0.295)。经过团体辅导和干预,实验组的自卑心理状况与控制组相比有了显著降低(p=0.001),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降低留守儿童的自卑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相比非留守儿童,因为家庭、伙伴关系方面的原因留守儿童存在较为明显的自卑心理,其中动机和期望过高、过早认定自己不如别人造成自卑的同学和性格原因造成自卑的同学占97.8%。
  2、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对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干预效果明显。结合访谈法,进行质性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留守儿童的自卑水平。
  3、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能够针对儿童感情缺乏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利用积极性的情绪体验与认知对儿童进行干扰,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是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能够成功改变儿童自卑心理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