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得减刑、假释”终身监禁研究
【6h】

“不得减刑、假释”终身监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终身监禁本土化性质探究

(一)终身监禁的比较法视野考察11

1.终身监禁的历史沿革

2.终身监禁的分类

(二)中国语境下终身监禁的性质24

1.中国语境下的终身监禁与无期徒刑

2.中国语境下终身监禁之性质

二、终身监禁的司法适用——溯及力问题

(一)预设精确量刑之偏颇——以量刑规范化理论为视角

(二)从旧兼从轻原则之中国《刑法》贯通

(三)终身监禁适用的溯及力证成

三、“不得减刑、假释”终身监禁的法哲学思辨

(一)刑罚理论概述及基本立场

1.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辩驳

2.行文的基本立场

(二)“不得减刑、假释”终身监禁的刑罚学批判

1.“终身监禁”在刑罚制定阶段的刑罚学考量

2.“终身监禁”在刑罚裁量阶段的刑罚学考量

3.小结:终身监禁无入刑必要

四、总结:终身监禁的司法论证成与立法论证否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后,“不得减刑、假释”终身监禁作为一种刑罚正式进入我国。随之而来产生了两个问题:终身监禁在司法论上的适用问题与立法论上的刑罚正当化依据问题。故本文从司法论与立法论两个方面对我国“不得减刑、假释”终身监禁进行研究。 首先,对终身监禁的进行比较法视野探究,进而分析其在我们《刑法》中的性质与地位(本文第一部分)。主要路径是从终身监禁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分析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类,进而比较我国《刑法》中终身监禁与无期徒刑的异同,最终对我国《刑法》中终身监禁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 其次,立足于我国《刑法》文本,对终身监禁条款进行司法论研究(本文第二部分)。其中主要探讨我国《刑法》中终身监禁的性质及其溯及力问题。在研究其性质时,主要方法是将其放置于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中,对其进行本土化研究。关于其溯及力问题,本文以罪刑法定原则为根基,结合量刑规范化理论,检视在法律选择之前预设具体案件的精确量刑的可疑之处,并最终结合我国《刑法》关于从旧兼从轻原则的文本规定,探究“处刑较轻”的本质内涵,说明终身监禁条款适用于《刑法修正案(九)》生效前的行为不违反从旧兼从轻原则。 再次,对终身监禁进行刑罚学理论分析(本文第三部分),主要从刑罚的正当化依据(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并合主义)考量其是否具有正当化依据。在对其进行刑罚学研究中,首先通过对刑罚在制定阶段与刑罚的裁量阶段的刑罚正当化依据探讨,得出刑罚在不同阶段正当化依据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在报应刑产生之初,康德的“等量报应”所承载的价值是什么?黑格尔从“等量报应”理论发展到“等价报应”理论的考量是什么?黑格尔的“等价报应”理论与雅科布斯“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为何如此相似?以“非决定论”为立场的报应主义与以“决定论”为立场的预防主义能否相融合?等等;其次再将终身监禁与上述结论进行对比,最终得出在现阶段我国的文明程度影响的价值观念下,终身监禁不宜进入我国刑法的结论。 最后,再次重申,本文以现行法律文本为出发点,在司法论上认为终身监禁条款的适用并不违反从旧兼从轻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终身监禁作为一种刑罚具有正当化依据,故本文认为,在立法论上,终身监禁没有刑罚正当化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甄航;

  •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 学科 刑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朱建华;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司法制度;诉讼法;
  • 关键词

    减刑; 假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