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民族史学科构建——我国20世纪早期三本《中国民族史》对读研究
【6h】

论中国民族史学科构建——我国20世纪早期三本《中国民族史》对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缘起

1.2研究现状

1.3文献资料

1.3.1基本文献

1.3.2其他相关文献

第二章:吕思勉、王桐龄、林惠祥及其著述

2.1、吕思勉及其著述

2.2、王桐龄及其著述

2.3、林惠祥及其著述

第三章:对读研究

3.1结构

3.1.1吕著《中国民族史》

3.1.2王著《中国民族史》

3.1.3林著《中国民族史》

3.2资料

3.2.1吕著《中国民族史》

3.2.2王著《中国民族史》

3.2.3林著《中国民族史》

3.3内容

3.3.1吕著《中国民族史》

3.3.2王著《中国民族史》

3.3.3林著《中国民族史》

3.4成书目的

3.4.1吕著《中国民族史》

3.4.2王著《中国民族史》

3.4.3林著《中国民族史》

3.5如何理解民族分期

3.5.1吕著《中国民族史》

3.5.2王著《中国民族史》

3.5.3林著《中国民族史》

3.6如何理解民族关系

3.6.1吕著《中国民族史》

3.6.2王著《中国民族史》

3.6.3林著《中国民族史》

3.7如何理解民族起源

3.7.1吕著《中国民族史》

3.7.2王著《中国民族史》

3.7.3林著《中国民族史》

3.8如何理解民族分类

3.8.1吕著《中国民族史》

3.8.2王著《中国民族史》

3.8.3林著《中国民族史》

3.9如何理解汉族

3.9.1吕著《中国民族史》

3.9.2王著《中国民族史》

3.9.3林著《中国民族史》

第四章 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构建与三本《中国民族史》述评

4.1吕著《中国民族史》

4.2王著《中国民族史》

4.3林著《中国民族史》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由于20世纪以前的有关历史典籍记载以及相关一些论述都不能很好的揭示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给与这些少数民族在维护祖国边疆稳定反对外国侵略势力的分裂行为,以及在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方面客观的评价。20世纪早期,随着日本以及西方史学理论不断传入,中国学术界按照西方学科模式对各个学科进行重组,而国内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关于民族史学的种种观点充斥国内,中国民族史学科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吕思勉、王桐龄、林惠祥三位学者分别著《中国民族史》,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民族史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构建中国民族史学科的新型框架。本文旨在通过对三本《中国民族史》的对读研究,探讨中国民族史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其贡献与不足。

著录项

  • 作者

    王东;

  •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
  • 学科 历史学·专门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学东;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民族史志;
  • 关键词

    中国民族史; 学科构建; 20世纪早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