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发展的价值困境

摘要

德育存在的合理性源于其价值的外在体现.事物的价值体现在其客观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正是因为德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才会被统治者赋予其重要的社会地位,才会被广泛认可其合理性.社会实践的发展已经有力的证明,德育在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发挥过程中促进和实现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进步和个体的自我发展,从而形成了与社会发展、个人发展之间特有的价值关系,这是构成德育存在合理性的价值基础.传统道德教育往往给人的感觉是一种“约束性或支配性道德教育”、“知性论道德教育”,这些称谓就突出了这种道德教育形态的典型特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教育者扮演着道德权威支配着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而教育对象只是被约束被压抑的对象:教育过程取向偏重于道德规范灌输,培养教育对象的知识理性。传统道德教育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角色决定的,它只是社会发展必需的工具之一,所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服从型人格的人才,因而在教育过程中也就自然形成了支配与服从的教育关系以及知识性的内容体系。因此,传统道德教育特征的核心其实就是工具性价值取向以及这种取向导致的人的主体价值的缺失。随着个体道德选择的自主性、实践主体性日益增强,传统道德教育与人的主体价值的矛盾便日益突出,因而也很难得到个体的价值认可相反是遭致反感和拒绝。因此,建构德育的价值合理性,必须澄清德育的本体价值,还原人在德育中的主体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