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肾-骨对话和肾性骨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肾-骨对话和肾性骨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摘要

众所周知,中医理论认为肾与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医文献关于"肾主骨"的论述最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中提出,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代医学许多研究结果提示,肾与骨的联系是通过肾细胞与骨细胞的"对话"或"通讯"(communication)来实现的.在骨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钙、磷、活性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PTH),在骨髓造血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质之一红细胞生成素(EPO)等,都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或者该物质本身就是肾脏合成、分泌的激素.晚近发现,骨形成蛋白(BMP)在骨骼生成和肾脏发育中的均发挥重要作用;慢性肾病时则骨形成蛋白减少并出现骨骼病变,而且几乎所有慢性肾病患者都伴有代谢性骨病;而骨形成蛋白对慢性肾病及其骨病则可发挥显著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的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肾与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其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一.骨形成蛋白在骨骼生成和肾脏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慢性肾衰引起肾性骨病:活性维生素D、PTH和BMP-7的变化 三.慢性肾病骨病的综合治疗:BMP-7的独特作用 四.BMP-7对慢性肾病的治疗作用 五.慢性肾病血管钙化的治疗:"血管保护因子"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