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山水画

山水画

山水画的相关文献在195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64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68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7476篇;相关期刊2121种,包括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收藏、美术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六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长三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山水画的相关文献由7892位作者贡献,包括薛永年、邵大箴、马鸿增等。

山水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68 占比:58.46%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7476 占比:41.36%

总计:18077篇

山水画—发文趋势图

山水画

-研究学者

  • 薛永年
  • 邵大箴
  • 马鸿增
  • 孙克
  • 徐恩存
  • 王鲁湘
  • 郎绍君
  • 朱万章
  • 贾德江
  • 尚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付健玲; 郭美华
    • 摘要: 复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非常特殊的一卦,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对中国文艺思想与创作启示颇多。宇宙混沌初开时天地之心的创造精神,万物濒临死亡时一阳来复的生生精神,人在尘网中德性损伤时修美品德的复善精神,忘却物我差别而静默观物的观复精神,这些美的精神赋予中国文艺用之不竭的能量。古代画家取鉴复卦的美学智慧而挥洒笔墨,不仅画出自然山水之生态,而且造出无往不复之境界,进而追求心灵之本明、圣人之高格,实现艺术人生化、人生艺术化。复卦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当代文艺美学的理论建设仍有启示意义。
    • 张水平
    • 摘要: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对象是中华大地雄伟傲岸的大好河山,是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精神,讲究的是形神兼备,是在对山川河流的取景创作中不断整合大自然中的万物元素,并且将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处世态度融合其中,最终完成画作。在这其中,对景写生对于创作者有着创造性的启发意义,身处具体的自然山水之间,自然能够感受到不同景象下的内心独白,从而创作出生动的山水画作。这样的画作也就蕴含了世间万物的规律变化,显得磅礴大气,使人颇感流连忘返。基于此,本文就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 龚文
    • 摘要: 传统书画讲究技近乎道,即技、道之间的自然融合。但现代学术思想尤其西方学术传统则倾向于技与道的分离,这会在无形中分化肢解我们的书画传统,造成书画的现代学术研究与传统发生隔阂。我们既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强调综合素养的展示。因此,本文重点从现代书画学术研究之缘起、现代书画学术谱系之延续和现代书画学术谱系之拓展及融合方面进行梳理和阐释。
    • 李沄璋; 吴颖
    • 摘要: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描绘的山川湖泊、乡野村居、亭台楼阁表现了画家心中理想的人居环境,亭是画中营造意境、表达画家情绪的重要元素之一。文章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有亭的著名画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绘画理论,从画面构图、画中观游、场所情绪三个方面来分析山水画中亭的作用,解读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亭的独特内涵和象征意义,为现代亭的设计以及人居环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 王天乐
    • 摘要: 山水画作为一种视觉图像和历史文本,具有漫长的图像演变与叙事逻辑。早期的山水图像附属于人物画,注重完整的故事情节,主要服务于宗教;隋唐时期,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多表现皇家游乐的世俗场面,上层贵族掌握了山水画的审美趣味与主题方向;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的叙事者转为士人画家,画面重在表达士人的行旅主题,画中的点景形象变得自然朴素;南宋及元代,山水画愈加概括简洁,趋向一种表达士人的观念图景,由此奠定了山水画内在的发展方向。从早期的皇家叙事再到士人的内心表达,山水画的叙事身份由分化到统一,士人逐步掌握了画面叙事的主导权。山水画的图像演变体现了古代士人群体的文化选择过程,其根本在于建立士人隐逸的思想话语。
    • 杨茹迪; 余东芳(指导)
    • 摘要: 那座老屋静静地伫立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天里满院繁花的样子,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座徽派风格的老屋:青砖黛瓦,水泥打底,石灰抹顶。屋里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山水画,画中的风景淡雅美观。屋内的布置很简单,一个三人沙发,一个圆形茶几,一张方形的桌子,茶几上的水果和点心整齐地摆放着,分外诱人。老屋就像一幅画,任时光冲刷,却不褪色。
    • 何泽棠
    • 摘要: 唐代的题山水画诗从技、法、境、道、论五个角度对山水画进行了全方位的表现。这些内容丰富的题山水画诗,不仅将诗与画艺术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载体,给读者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也为后代的题山水画诗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 王蕴聪
    • 摘要: 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提起延庆,首先会想到的是巍峨壮观的八达岭长城、风光旖旎的百里山水画廊和美味的豆腐宴。延庆是北京西北绿色屏障和生态绿洲,也是名副其实的"北京后花园"。2019年北京世园会留给世界的精彩记忆犹在眼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北京延庆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 陈虹利; 黄辉
    • 摘要: 任预是中国海派艺术代表“海上四任”中最年轻有为的一位,他以擅画山水、人物、花鸟画著称。山水画是任预众多绘画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绘画风格。本文以南京博物院藏《清任预山水立轴》《清任预山水轴》以及《清任预楚山春晓图》为例,简要分析任预不同风格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及其与“海上画派”的相互影响。
    • 摘要: 此屏风独座式,整体以黄花梨木制作,屏心四周边框以回纹为饰,打洼(家具线脚起阳线而又在其正中做出凹面的称作「打洼」)起线。屏座为须弥座式,浮雕勾莲纹为饰,左右两端俯视呈十字型,上立回纹站牙(用来固定立柱的牙子),以支撑屏心直立,下设云足。屏心整体呈「凸」字形,以天青色为地,以瀵鵝木雕山石、树木,以牙雕流云、溪水、楼阁、桥梁,玉石雕刻人物,镶嵌出山水画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