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半胱氨酸/血液

半胱氨酸/血液

半胱氨酸/血液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1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专利文献47925篇;相关期刊10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陕西医学杂志等; 半胱氨酸/血液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唐耀平、宁洁、张华等。

半胱氨酸/血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47925 占比:99.85%

总计:47995篇

半胱氨酸/血液—发文趋势图

半胱氨酸/血液

-研究学者

  • 唐耀平
  • 宁洁
  • 张华
  • 张绍武
  • 方显明
  • 谢华
  • 郑德俊
  • 丁巍
  • 丁琼
  • 付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刘文; 白红艳; 李岗峰
    • 摘要: [目的]探讨探讨依普利酮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H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普利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cy、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 A分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31%(4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3<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及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NYHA分级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普利酮联合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血清NT-proBNP和Hcy水平.
    • 宫萍; 张伟; 孙易南; 胡佳宇
    • 摘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肾损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是否发生肾损伤分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肾损伤组(A组,n=47)和单纯急性脑梗死组(B组,n=33),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的健康体检者35例设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受试者的尿液mALB、血清Hcy及NGAL水平,分析上述指标对肾损伤的阳性检出率,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尿液mALB、血清Hcy及NGAL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合并肾损伤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mALB、Hcy及NGAL水平单独及联合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尿液mALB、血清Hcy及NGAL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回归分析显示:mALB、Hcy及NGAL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合并肾损伤均明显相关(P<0.05).ROC分析提示,三者联合检测的ACU下面积均大于单独检测,且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灵敏度和特异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肾损伤患者尿液mALB、血清Hcy及NGAL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合并肾损伤呈正相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合并肾损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 李慧; 黄明龙; 林莉
    • 摘要: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对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抗氧化应激能力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老年DPN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依帕司他,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抗氧化应激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TAOC)]、血浆Hc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45%(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抗氧化应激能力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及TAOC活性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DPN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抗氧化应激能力,降低血浆Hcy水平.
    • 周立宾; 薛红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缺血性修饰蛋白(IM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08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ACS组),并将其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n=42)、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n=36)、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n=3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IMA、Hcy及NT-proBNP水平,并按照不同分型对ACS组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IMA、Hcy、NT-proBNP水平诊断ACS的临床价值.[结果]ACS组血清IMA、Hcy、NT-proBNP水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NSTEMI组、STEMI组血清IMA、Hcy、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UA组;STEMI组血清Hcy、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NSTE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表明血清IMA、Hcy、NT-proBNP联合检测鉴别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5.29%、特异度为89.64%、AUC值为0.939,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ACS患者血清IMA、Hcy、NT-proBNP水平升高,以STEMI及NSTEMI患者更为明显,联合检测上述三项指标对于鉴别诊断ACS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赵越超; 刘少奎; 王筱梅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人类软骨蛋白39(YKL-40)、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水平与冠心痛(CHD)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行PCI治疗C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MACE事件,n=34)和对照组(未发生MACE事件,n=70).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两组PCI术手术前后血清YKL-40、Hcy水平,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CHD家族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糖尿病、支架置入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清YKL-40、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血清YKL-40、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血清YKL-40、Hcy水平升高、置入支架数目>2、合并糖尿病是CHD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PCI术后发生MACE的CHD患者血清YKL-40、Hcy呈高水平表达,同时血清YKL-40、Hcy水平升高;置入支架数>2,合并糖尿病是CHD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 杨改宁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尿酸、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Gensini总分分为低分组40例和高分组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比较两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斑块情况及再血管化。结果:对照组UA、Hcy、cIMT分别为(9.82±2.69)μmol/L、(112.26±20.45)μmol/L、(1.00±0.32)mm,观察组低分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分别为(29.35±12.55)、(11.63±8.58)μmol/L、(325.72±68.35)μmol/L、(1.72±0.40)mm,而高分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分别为(78.24±11.24)、(23.61±13.83)μmol/L、(390.33±76.56)μmol/L、(2.10±0.41)mm,观察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分组Gensini总分、UA、Hcy、cIMT明显高于低分组(P<0.05)。对照组无斑块,而观察组的低分组中无斑块、轻度斑块、重度斑块、严重斑块、再血管化分别为4例、24例、12例、0例、0例,而高分组分别为0例、0例、17例、16例、7例,观察组轻度斑块、重度斑块、严重斑块、再血管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分组重度斑块、严重斑块、再血管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尿酸、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对冠心病具有重要的预测诊断意义。
    • 何剑波; 李会琪; 翟洁敏; 郭强; 沙娟娟; 姚力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与帕金森病(P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认知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0例单纯应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的PD患者,同时设25例健康对照组;观察PD患者继续坚持服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1年后的血浆Hcy、叶酸水平及Mo‐C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患者基线治疗时及治疗1年后,Hcy水平高,叶酸水平低,MoCA评分低(P<0.05或P<0.01);与基线治疗时比较,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1年后,Hcy水平进一步升高,叶酸水平进一步降低,MoCA评分更低(P<0.05);经相关性分析,美多芭等效用量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614,P<0.05),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736,P<0.05);与叶酸水平无相关性(r=0.237,P>0.05)。Hcy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889,P<0.01);叶酸与MoCA评分不相关(r=0.279,P>0.05;叶酸与Hcy水平负相关(r=-0.529,P<0.05)。结论:长期应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可导致PD患者血浆Hcy水平的进一步增高,并加重患者的认知损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