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经济格局

区域经济格局

区域经济格局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8636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人民论坛、浙江经济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等;区域经济格局的相关文献由16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久文、丁任重、乔颖等。

区域经济格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8636 占比:99.71%

总计:58804篇

区域经济格局—发文趋势图

区域经济格局

-研究学者

  • 孙久文
  • 丁任重
  • 乔颖
  • 巨伟
  • 德吉央宗
  • 李标
  • 王菲
  • 蒋治
  • 虞克明
  • 覃成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久文; 易淑昶
    • 摘要: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必然要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经验,利用点、带、网三种经济空间格局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国际发展环境受到的约束增强,国内人口、资源环境也发生深刻改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立足新形势的需要从优化发展路径动力转换、加强特殊类型区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与构建更加科学的区域政策体系等多个方面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 陆铭
    • 摘要: 近期,“南北经济差距”的话题又被炒了起来,诸如“大南方时代”“南方全面碾压北方”“南强北弱”等声音再次充溢网络。如何看待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南北经济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陆铭表示,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对于出现的差距问题不必大惊小怪。
    • 姚永玲; 陈兴涛
    • 摘要: 中国经济的成功与众多经济特区密不可分,特区作为"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将成为"十四五"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重塑中国区域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经济特区对地区格局的作用有别."十四五"既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特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国际市场逐渐饱和,创新将成为特区经济及其地区效应的新优势.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新型特区,是"十四五"阶段的主要特区形式,其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加快缩小三大地带差距;强化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优势;提升长江中游、大西南和黄河中游的增长潜力;进一步扩大南北差距,使西北和东北地区更加边缘化;进一步强化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使区域经济向大分散、小集中格局演进.
    • 孙久文; 蒋治
    • 摘要: 面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四五”时期,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对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国家、区域、城市、县域四级空间尺度出发,以“整体分散,优势集中”为行动指南展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国家尺度下,在集中力量缓和东西失调、南北分野以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同时,以“一带一路”为牵引融入国际大循环.在区域尺度下,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城市群、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五大核心增长极,助力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县域尺度下,抓好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工作,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在此基础上,融通国家、区域、城市、县域四级尺度,共同引领“普遍沸腾”.
    • 孙久文; 蒋治
    • 摘要: 面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四五”时期,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对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国家、区域、城市、县域四级空间尺度出发,以“整体分散,优势集中”为行动指南展望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国家尺度下,在集中力量缓和东西失调、南北分野以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同时,以“一带一路”为牵引融入国际大循环。在区域尺度下,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城市群、长江中游—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五大核心增长极,助力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县域尺度下,抓好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工作,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在此基础上,融通国家、区域、城市、县域四级尺度,共同引领“普遍沸腾”。
    • 摘要: 湘阴县靠岳邻长、滨江拥湖,是湖南“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和岳阳“一核双港三带”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湘阴县全方位学习对接长沙、借力省会辐射、推动区域合作,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2020年10月,省政府明确将湘阴县列入湘江新区新片区,实行共享新区政策,统筹规划编制、统筹产业布局、统筹项目准入、统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由此开启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时代。
    • 任保平; 朱晓萌
    • 摘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十三五"规划向"十四五"规划的战略转型机遇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呈现一系列新变化: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区域大循环格局开始形成,数字化、智能化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高水平区域经济开放格局.笔者认为,新的区域经济格局变化加速 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转型和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新时代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区域总体协调发展与区域相对均衡发展并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导向、以"四个全面"作为区域战略布局基础.新时代的高质量区域经济政策调整方向表现在建立梯度化层次化的区域创新系统,提升区域数字一体化公共服务系统的供给质量,强化内外互通的区域开放联动机制.
    • 陈宪
    • 摘要: 改革开放初年,中国基本国情的那些特征,正在发生格局性的变化。一是人口多。人口总量大在当时是一个巨大压力,故国家采取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时至今日,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到低水平总和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等。
    • 摘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设计咨询产业大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和良好环境。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东核,重庆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整合行业优质资源,组建成立重庆设计集团。
    • 李佳洺; 张文忠; 余建辉
    • 摘要: 重大生产力布局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系到我国未来15—20年中长期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文章在重新审视和回顾我国重大生产力布局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历史变迁过程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我国未来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重大问题.提出重大生产力布局应该面向国家战略安全,以建设创新型地域经济综合体为主要抓手,构建自主、完备、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战略发展区主导+特殊类型区补充"为主的生产力总体格局,打造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式重大生产力布局体系;不断强化东部沿海战略竞争能力、西部沿边战略开放能力和中西部战略保障能力,支撑我国实现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第二个百年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