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前向纠错

前向纠错

前向纠错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57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5588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电讯技术、电视技术、电信科学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全国抗恶劣环境计算机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2010国际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第一届中国云计算与SaaS大会等;前向纠错的相关文献由996位作者贡献,包括黄盛凞、梁贤九、明世澔等。

前向纠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5588 占比:99.56%

总计:55831篇

前向纠错—发文趋势图

前向纠错

-研究学者

  • 黄盛凞
  • 梁贤九
  • 明世澔
  • 艾常权
  • 陈兵
  • 鲁亚东
  • C·亨尔格
  • M·亨泽尔
  • T·施尔
  • Y·桑切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斐
    • 摘要: 误码是光传送网波分系统传输能力的一个衡量项,同时也是一项重要指标。正常的光传送网波分系统在传输过程中没有纠后误码,并且预留一定系统劣化余量。本文就OTN光传送网波分系统中的误码问题展开探讨。
    • 高潭; 吕成财; 田川
    • 摘要: 多进制频移键控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ultiple frequency shift keying,OFDM-MFSK)调制能抵抗水声信道中的多径衰落和多普勒效应,且无需复杂的信道估计与均衡,适合低成本的水声通信机设计。针对OFDM-MFSK水声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具体思想为在使用OFDM-MFSK传输原数据的同时调制子载波的相位以传输另一路编码,接收端结合两种解调方式,利用编码的差错图样与校验码实现数据的纠错。相比于其他前向纠错编码,此种差错控制方法的码长短、编解码复杂度低,结合OFDM-MFSK调制,能在保证通信可靠性和实时性的同时降低水声通信系统的实现成本,适用于低速率水声通信系统的设计。
    • 祝永晋; 尹飞; 豆龙龙; 吴昆; 张志伟; 钱柱中
    • 摘要: 针对无线网络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因为丢包触发丢包重传机制而导致传输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向纠错的自适应传输机制(AdaptiveFEC).该机制通过前向纠错来减少数据段的丢失,以避免触发TCP的丢包重传机制,从而达到提升TCP传输性能的目的.首先,根据当前的网络状况以及当前连接的数据传输特征确定当前时间段中的最优冗余段比例;然后,利用TCP数据段中的数据段序号信息实时进行网络状况的估计,从而根据网络波动来动态更新冗余段比例.大量实验结果说明,在20 ms的往返时延以及5%丢包率的传输环境中,相较于静态的前向纠错机制,AdaptiveFEC能够使得TCP连接的传输速率平均提升42%,当运用在文件下载的应用中时,所提机制能够使得下载速度提升至原来的两倍.
    • 刘亦伟
    • 摘要: 铁路通信系统具有其特殊的行业应用需求,如高可靠性,低误码率.研究喷泉码(RaptorQ)技术,作为一种前向纠错的编码方式应用于铁路广播通信系统中,可在保证系统误码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资源.同时,依赖于喷泉码自身的编码特点,译码是否成功仅与接收到信息数量相关,部分信息的丢失不会对应用层信息造成影响.对不同丢包率条件下,达到不同误码率等级要求时所需的译码开销进行仿真,实现对喷泉码性能研究的目的.
    • 蓝岚
    • 摘要: 1目的和意义智能电网AMI建设的关键是通信平台的建设,良好的通信架构和先进的技术选择是大规模集抄的基础。LoRa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孵化,在最近两年基本完善达到实用化要求,目前已经在全球成功地运用到各种应用中,LoRa芯片每年已有数百万出货量,已在抄表、资产跟踪、传感器数据传输等应用中得到验证。前向纠错和扩频技术的采用让LoRa有更好的通信环境适应能力和更高的抗干扰能力,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LoRa通信技术可以灵活地调整功率等级,适配数据传输中对于距离和速率的需求。
    • 柳粟杰; 杨秀芝; 陈平平; 王琳
    • 摘要: 针对5G通信中低时延、高可靠传输需求,在视频编码传输系统中,给定传输带宽的条件下,提出了视频帧级别的应用层前向纠错(FEC)信道编码的优化方案.联合考虑视频有损压缩失真和信道丢包,选取量化参数(QP)和视频帧FEC码率,优化压缩和FEC编码的冗余分配,改进视频重构效果.又因视频重构图像组(GOP)中,帧内编码(I帧)和靠近它的帧间编码(P帧)具有相似的重要性,所以在给定QP后进一步提出帧级别的动态FEC方案,动态分配I帧和P帧的冗余.随机丢包的仿真传输系统结果表明:1)QP分别为25,30和40时,视频重构在QP为30时效果最好;2)当QP为30,丢包率(PLR)为5%时,相比于传统FEC方案,帧间动态FEC方案可有效提高视频峰值信噪比(PSNR);3)在实际高清需求中通过端到端传输的5 G远程驾驶,表明所提出的动态FEC方案可保证路况视频的实时传输.
    • 丁明吉; 蒋攀; 钟震林; 李恩; 孟永辉; 黄誉; 张明宇
    • 摘要: 针对100G光传送网(OTN)设备前向纠错编码(FEC)技术标准不统一、线路侧接口互联互通困难的问题,首先介绍了针对单一厂家设备的100G互通技术原理和缺陷,然后提出一种兼容不同厂家100G OTN设备线路侧相干接口的设备技术.在模拟相干光(ACO)功能单元和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之间引入模/数、数/模及数据预处理模块完成高速模/数、数/模转换功能,通过数据预处理功能分析出信号的厂家类别信息,进行后端DSP芯片的选择切换.实验结果表明该设备方案能够兼容不同厂家的100G OTN设备.
    • 骆思雨; 许岩; 李正璇; 宋英雄; 汪敏
    • 摘要: 5G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兴起对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容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最成熟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在满足功率预算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提升物理层性能的关键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成本对PON的大规模部署有着重大意义.该文梳理并总结了光接入网中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ON标准的演进和现状,分析了下一代PON面临的挑战和成因,重点阐述了数字均衡技术、高阶调制格式、光放大、前向纠错、非线性串扰实验分析以及低成本相干检测等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当前相关工作的研究成果.
    • 周学军; 张松年; 周方圆
    • 摘要: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前进方向就是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和延长传输距离这两个方向,为了有效的减低对传输距离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诸如色散补偿技术、喇曼放大技术以及前向纠错技术(FEC)等技术.现如今随着计算机算法的迭代更新,基于早期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出了一种模拟人脑分层化处理信息机制的新兴科技,能够运用于多方面领域.本文将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研究光纤通信前向纠错方法的改进办法,希望对光纤通信网络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发展思路.
    • 张新; 车昱昕; 刘毓; 王素椅; 董昊宸
    • 摘要: 前向纠错技术是保证25 G-EPON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关键技术。针对25 G-EPON系统由于高传输速率导致数据在传送过程中出现更多随机错误和长连续突发错误的问题,通过分析RS编译码算法,选择合适的RS码特征参数,仿真分析了这些参数对25 G-EPON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确定适用于25 G-EPON通信系统的RS码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25 G-EPON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编码效率、提高编码的冗余度、采用码长较短的编码方案,以提高RS码的编码增益、降低信息传输的误码率。RS(1023,847)码能纠正最多连续880 bits错误,在误码率达到10-12时的编码增益可以达到8.834 dB,可以满足25 G-EPON系统传输需求,因此选用RS(1023,847)码作为25 G-EPON系统的前向纠错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