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LMDI模型

LMDI模型

LMDI模型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5569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科技和产业、科技管理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管理学术会议(WBM2011)、2016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术年会等;LMDI模型的相关文献由518位作者贡献,包括田云、丁镭、刘玉等。

LMDI模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5569 占比:99.85%

总计:145787篇

LMDI模型—发文趋势图

LMDI模型

-研究学者

  • 田云
  • 丁镭
  • 刘玉
  • 宋健
  • 张俊飚
  • 李波
  • 田逸飘
  • 纪建悦
  • 赵怡芳
  • 刘亦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潆月; 李兰英
    • 摘要: 依据1995-2019年长三角地区农业相关数据,利用IPCC碳排放系数法计算出该地区农业碳排放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EKC曲线分析,进一步使用LMDI分解法分析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农业碳排放与农业人均GDP之间存在EKC曲线关系;农业生产效率是长三角地区农业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规模对农业碳减排的作用也尤为重要;长三角地区农业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首要因素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结构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农业碳排放量的增长。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长三角地区农业低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助力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推进;树立低碳循环发展理念。
    • 王盛誉; 庄绪红; 武兰玉
    • 摘要: 在临沂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电力消费量也迅速增加,提高电力消费效率对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有重要作用。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从经济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3个因素出发,对临沂市2009—2019年的电力消费增长情况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电力消费强度效应是制约电力消费增加的首要因素;临沂市产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因是经济增长,其次是产业布局的调整。
    • 杨学民; 刘创
    • 摘要: 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关注全球变暖的问题,并制定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以减少碳排放量。由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是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同时对能源有着高度依赖性,于是成为我国碳排放量占比最高的行业之一。文中对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进行了碳排放核算,同时对其碳排放贡献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建议。
    • 田涛; 徐晶; 王亚萍; 江川; 郑淑新
    • 摘要: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LMDI模型计算水足迹变化驱动力因素,分析评价陕西省2011年-2020年水足迹变化情况。陕西省总水足迹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人均水足迹也逐渐上升,农业水足迹占比总水足迹常年处于较高比例。陕西省水资源匮乏问题常年存在,水资源压力比较大、水资源负载较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很高,开发潜力已经不大,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数相对较高,处于弱脱钩初步协调状态-强脱钩优质协调发展状态。陕西省需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推进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和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 李晶
    • 摘要: 中国经济在向结构调整和高质量转变的同时,存在能源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如何以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采用LMDI模型探索中国经济发展因素对能源消耗的影响,选取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因素、结构因素、技术因素、人口与政策因素等5个维度21类36个表征指标,截取2010年-2019年时序数据研究各维度影响因素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多数年份各维度经济因素均与能源消耗具有正效应,但从各个维度的贡献率来看,经济质量发展、经济因素贡献率显著上升,技术因素、结构因素贡献率有所下降,人口与政策因素对能源消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因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对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有效路径,应是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引导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和总量的降低。
    • 赵颖文; 许钰莎; 张越; 吕火明
    • 摘要: 目的:粮食增产贡献因素分析对于推动粮食综合产能提升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法(LMDI),对2014—2019年期间四川省粮食增产情况及贡献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1)四川省粮食产量实现增产主要得益于水稻、玉米、薯类的增产,三者对于全省粮食的增产贡献率分别为11.12%、66.38%、34.18%,薯类生产对全省粮食增产贡献作用不断提升。(2)单产和复种指数提升对于四川省粮食增产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单产提升对粮食的增产贡献达到90.94%,是粮食增产的最主要贡献因素;耕地变化和粮作比例变化对于粮食增产有着负向效应,特别是粮作比例的下降对于粮食减产的影响较为显著。(3)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对于不同粮食品种的增产贡献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提出了四川粮食安全发展的对策建议。
    • 侯爰冰; 李长春; 聂龑; 许涛
    • 摘要: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协调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发展关系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选取Tapio模型评价2010—2019年甘肃省及14个市(州)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并结合LMDI模型将水资源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近10 a累积下降率达10.5%。(2)甘肃省GDP增长与水资源利用处于强脱钩状态,工业和农业脱钩关系均较为稳定;省内4个分区中,陇中区脱钩效应最好,其次为河西区,但陇东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3)技术效应和经济效应是水资源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由于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抑制对水资源利用量的增加,且程度较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更强,所以,近10 a甘肃省水资源利用的总效应为负;各市(州)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来看,张掖市、武威市、兰州市等8市累积总效应为负值,其余6市(州)累积总效应为正值。目前甘肃省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处于较协调状态,但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下,仍需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促进甘肃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 王嘉伟; 马召伟
    • 摘要: 随着农业发展与生产能源消耗持续上升,农业成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此背景下发展和推广低碳农业,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可持续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农业生产的六大主要碳源(翻耕、化肥、农膜、灌溉、农用柴油、农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简称兵团)十四个师在2000—2019年农业生产碳排放总量进行测算,运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模型对兵团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碳排放总量来看,兵团的碳排放水平持续增加,从90.77万t上升到220.23万t,碳排放强度波动上升,碳排放量环比增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08年,呈“倒U型”;第二阶段为2009—2014年,碳排放环比增速持续上升;第三阶段为2014—2019年,呈“V字型”。(2)在碳源结构方面,以化肥导致的碳排放(69.30%)占据主导地位,其余依次为农膜(19.02%)、农用柴油(6.9%)、农药(3.05%)、灌溉(1%)及翻耕(0.24%)。(3)农业产业结构、生产效率、劳动力规模(2013—2018年)在抑制碳排放总量增加方面有一定的贡献作用,累计抑制碳排放1820.07万t。而经济水平、农业劳动力规模(2001—2012年)对碳排放总量的增加有正向促进作用,累计促进碳排放2953.17万t。通过对兵团农业碳排放的测算和影响因素分析,挖掘不利于低碳农业发展的因素,为兵团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绿色化、农业减排和农业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 严逗; 骆童靖; 籍艳丽; 崔召磊
    • 摘要: 描述无锡2001—2020年工业废水、废气与烟(粉)尘排放量时空演变后,运用LMDI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工业废水与烟(粉)尘排放量总体下降,废气排放量数倍增加;当前,市区与江阴污染排放量较多,尤其是废水与废气;经济规模导致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加、产业结构使其减少、技术水平作用方向不同,且3个因素对不同污染物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角度看,市区与江阴贡献较大,4个时段不同污染排放量增减方向与驱动主因(因素贡献与地区贡献)也不同。
    • 蔡园; 刘琦; 陈俊; 陶文超; 闪腾宇; 胡纯
    • 摘要: 依据建筑业碳排放特点,对2005~2019年湖北省建筑业直接与间接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LMDI模型方法将建筑业碳排放因素分解为能源消费直接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能耗、单位产值创造能力、间接碳排放强度、建筑业经济规模5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建筑业碳排总量呈现先大幅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间接排放是建筑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基于LMDI分解的实证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直接碳排放强度、单位产值创造力、间接碳排放强度以及建筑业经济规模是促进湖北省建筑业碳排放增加的因素,其中经济规模效应为主要贡献因素;单位面积能耗是抑制湖北省建筑业的碳排放增加的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