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专利文献795887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商情、中国集体经济、财会学习等;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相关文献由125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建刚、马九峰、黄向阳等。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95887 占比:99.98%

总计:796009篇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文趋势图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研究学者

  • 彭建刚
  • 马九峰
  • 黄向阳
  • 于丽先
  • 张东伟
  • 李秀民
  • 杨萍
  • 栗艳红
  • 罗艺
  • 蒋蓓雨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英
    • 摘要: 随着近年来的稳健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县域及乡村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涉农贷款投放最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和均等化建设贡献度最大的一类机构群体,成为联系广大农民、民营企业的金融纽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也进一步激活了区域发展活力,疏通三农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助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 张丽
    • 摘要: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过程总会存在一些不能根除的风险,需要中小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相对于其他银行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相对落后,所承受的风险也越大。本文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控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控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内控制度需要完善、内控执行力度不够、缺少对内控的认识、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等,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 鲁学生
    • 摘要: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乡村建设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乡村振兴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乡村振兴也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机遇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对多样化金融的需求,实现农业兴、农村稳、农民富.
    • 字艳芳
    • 摘要: 互联网时代,数据就是资本.不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虚拟网络上,只要有一定的标识,任何行为轨迹都可能被数据记录,通过数据可以分析行为人的偏好、企业制度设计或执行的漏洞等.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本文主要指农信、农合和农商机构),立足城乡,服务三农,拥有大量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但因没有形成体系化的企业级指标体系,数据没有真正发挥经营决策的价值.本文基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企业级指标体系构建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探析企业级指标体系的构建.
    • 连祥
    • 摘要: 相较于其他经济责任审计主体而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对象更加广泛、任务更加繁重,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力量不足、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形成反差.2019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简称《经济责任审计新规》)提出的分层实施、统筹规划、联动运作等新思想、新理念,为解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不足与矛盾提供了解决新方案.本文立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管理实际,分析制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升的关键要素,探索快捷流程审计方法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以求打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不高的困境,进而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能力.
    • 李秀民
    • 摘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和减轻风险作为三项重点任务,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我们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和行业转型的背景下,一些企业难度加大,利润下降,大量负债或流动性过剩的企业在资金链断裂、信用风险立即暴露的情况下被大量占用,最终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市场风险管理干预、放款人经营损失、社会信用环境不理想、案件执行难度大等客观因素。
    • 严碧华
    • 摘要: 提高村集体融资额度,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村集体自身造血能力,助力金东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农民增收的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等无不需要资金支持。而且,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现代化及产业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农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将逐年上升。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主要为本地农业农村农民服务。
    • 梁伟森; 程昆
    • 摘要: 为探究监管约束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调整与风险承担,本文将资本监管分为惩罚监管和预警监管,结合银行涉农贷款构建实证模型,使用2014-2019年我国95家农村中小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资本监管对满足监管要求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有显著的约束效应,而对不满足监管要求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约束效应较弱;(2)由于面临较高的涉农贷款违约风险,农村中小银行的资本缓冲越大,资本调整越谨慎;(3)农村中小银行可通过增加资本储备来降低风险承担,其资本和风险水平均存在内生调整的稳定趋势.(4)惩罚监管约束下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风险变动具有异质性.据此,本文建议监管部门适时出台指引,引导农村中小银行建立内部资本约束机制,增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能力.
    • 苏蓉
    • 摘要: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债券投资业务有着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及经营困境,拓宽盈利渠道,增强资本实力,促进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培养和储备债券投资专业人才,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及税赋支出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提高认识积极参与银行间市场业务;创新业务发展模式,积极拓宽盈利渠道;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优化债券投资业务条线机构设置;加强债券投资组合管理,切实提高投研能力几个方面着力优化.
    • 林旻
    • 摘要: 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稳定建设及发展。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着眼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处置的现实条件,了解目前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稳定运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