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光电器件

光电器件

光电器件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2461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工业经济、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8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318740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光机电信息、电子产品世界、激光与红外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全国第十四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2013年海峡两岸平坦化技术研讨会、2012年全国光学元件及光学仪器产业发展论坛等;光电器件的相关文献由402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飞、曹镛、王鹏等。

光电器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8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18740 占比:99.75%

总计:319530篇

光电器件—发文趋势图

光电器件

-研究学者

  • 黄飞
  • 曹镛
  • 王鹏
  • D·辛克
  • 郑成显
  • 陈勇完
  • 王子兴
  • 杨一行
  • 尹晟荣
  • 林宣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杜辉; 陈巧; 刘婷; 贺毅; 金应荣
    • 摘要: 中远红外激光和光电器件在军事和民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作为中远红外激光器的核心部件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硒化镓(GaSe)正是综合性能优异的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此外,二维GaSe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光电器件(如光电探测器)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尽管GaSe有很多优点,在中远红外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高光学质量大尺寸的GaSe单晶生长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国内外研究者的努力,GaSe的合成和生长方法不断改进。由于Se易挥发,调控GaSe化学计量比十分重要,调控的途径有:(1)通过补充Se蒸汽来平衡Se蒸汽压从而调控GaSe化学计量比;(2)通过限制Se蒸汽的自由空间有效抑制Se的挥发。其次GaSe的硬度较低,难以切割加工,这也是影响其广泛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原因。在提高GaSe硬度方面,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掺杂研究,研究发现通过掺杂可有效提高GaSe晶体的硬度,同时还可以提升一定的光学性能。在二维GaSe方面,虽然目前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制备出了二维GaSe纳米片,并在电子、光电器件等方面有不错的研究成果,如紫外和红外高响应率光电探测器、气敏传感器、柔性光电器件与光电化学型电极等。但获得高质量、大尺寸和厚度可控的二维GaSe材料仍然困难。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GaSe的结构与性质,然后主要从GaSe块体材料和二维材料两个方面,综述了GaSe材料的制备、掺杂研究、中远红外和太赫兹(THz)波段应用以及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GaSe未来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 郭延博; 刘钢
    • 摘要: 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IoTs)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可克服冯·诺依曼瓶颈和提高串行计算机性能的光电神经形态器件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迅猛。光信号具有低功耗、低串扰、高带宽和低计算要求等优点,可视为额外端口以丰富突触可塑性的调节自由度。光电器件的光电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电材料的设计、制备。其中,有机材料具备分子多样性、成本低、易加工、机械柔韧性以及与柔性基板兼容等优点,是构建高性能光电突触器件的重要材料载体。本文从有机材料出发,介绍了其在光电器件和视觉仿生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当前的应用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 宁博; 张国欣; 闫冰; 赵杨; 石轩; 赵洪泉
    • 摘要: WS_(2)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光电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探索了本征单层WS_(2)及不同浓度W原子替位钇(Y)掺杂WS_(2)的电子结构和光学特性。结果表明本征单层WS_(2)为带隙1.814 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进行4%浓度(原子数分数)的Y原子掺杂后,带隙减小为1.508 eV,依旧保持着直接带隙的特性,随着Y掺杂浓度的不断增大,掺杂WS_(2)带隙进一步减小,当浓度达到25%时,能带结构转变为0.658 eV的间接带隙,WS_(2)表现出磁性。适量浓度的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且掺杂浓度增大时,体系依旧保持着透明性并且在红外光和可见光区对光子的吸收能力、材料的介电性能都有着显著提高。本文为WS_(2)二维材料相关光电器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范江华; 罗超; 佘鹏程; 黄也; 何秋福; 李明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磷化铟(InP)器件金属剥离工艺的多靶共焦式磁控溅射设备。通过正交实验摸索不同靶基距、靶角度对薄膜均匀性的影响,在靶基距为110~140mm,靶角度处于20°~25°之间时薄膜均匀性优于5%。取最优薄膜均匀性的靶基距、靶角度,实验摸索了不同溅射气压下薄膜的台阶覆盖率,结果表明在一定溅射气压范围内,薄膜台阶覆盖率随溅射气压减小而增加。取最优薄膜均匀性的靶基距、靶角度及最优台阶覆盖率的溅射气压,实验摸索了不同溅射功率下基片的表面温度,结果表明在常用光刻胶耐温范围内,较优的溅射功率为300W~400W。
    • 刘丹敏; 施展; 张国庆; 张永哲
    • 摘要: 二维半导体材料如石墨烯、黑磷、过渡族金属硫化物,因其尺寸小、易集成、光电性能优良等优点,是现阶段微型化光电器件的良好沟道材料.但材料存在不利于实际应用的一些缺点,如石墨烯的“零带隙”、黑磷的易降解、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本征迁移率低.加之在器件制作过程中需要调节势垒高度,因此通过掺杂来对二维半导体材料进行调节极为必要.掺杂是通过引入杂质原子,达到调节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类型和浓度、带隙、稳定性等目的.对二维光电器件材料的主要掺杂方法、掺杂对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根据掺杂原子的占位情况分为位于原材料晶格中和表面两大类进行讨论.在两大类中,介绍了多种掺杂方法,包括气相输运法、离子注入法、表面沉积法和化学旋涂法,并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 孙春强; 王卓超; 姬栋超; 曹文鑫; 朱嘉琦
    • 摘要: 激光诱导向前转移技术(LIFT)是一种新兴数字打印技术,利用脉冲激光束透过石英基板辐射供体材料,进而推动部分材料于受体表面沉积成膜。LIFT技术具有打印膜层精度高、非接触式沉积、操作环境限制低和可操作性高等特点。LIFT技术印刷材料跨度大意味着更广泛的激光诱导向前转移技术应用领域,从表面微结构到印刷电极,从化学传感器到航空航天设备。随着各种功能化材料的需求出现,LIFT技术不断创新,目前包括吸收层LIFT技术、气泡驱动LIFT技术、动态释放层LIFT技术和基质辅助脉冲激光蒸发直写技术等。针对固相与液相的薄膜材料,从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及转移的机制方面进行了归纳,综述了LIFT技术在制造各种功能器件的研究进展,希望为该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以应对在多尺度多材料应用平台开发相关材料的挑战。
    • 唐红霞; 王昌文; 杨倩; 白曦龙
    • 摘要: 碳量子点以其发光稳定性好、无漂白性、低毒性、细胞相容性良好等多种优点已成为研究焦点。文章利用水热合成法,通过加入草酸等修饰剂,使碳点表面含有更多羧基、羟基等官能团,合成了粒径均在10nm以下的蓝绿光碳量子点,同时研究了在100°C-200°C之间不同反应温度下制备的碳量子点的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制备的碳点发光稳定性良好,这将有利于在水热法条件下,为碳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另外,利用所得碳量子点成功制得了荧光粉,这为利用碳量子点做LED背景光源创造条件,表明低毒、成本低廉的碳点有望替代传统稀土类或半导体量子点成为新一代光电器件材料。
    • 杜淼; 郑霄; 胡明悦; 马元; 杜青青; 段悦娜
    • 摘要: 钙钛矿因具有可调性结构、低缺陷密度、高载流子迁移率以及带隙可调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器件领域。二维钙钛矿材料由于维度和厚度尺寸减小,引起量子限域效应,使得电子-空穴相互作用增强,激子结合能增大。因此,二维钙钛矿材料与其块体材料相比表现出了更优异的光电特性,并且稳定性增强,迅速成为二维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剥离法、液相法和气相法等3种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二维钙钛矿材料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开发一种简单可行的大规模生产大尺寸、高质量、环境友好以及高稳定性的二维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3种制备方法中气相法是非常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生产大尺寸、高质量二维钙钛矿材料的有效途径,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通过改进工艺条件来提高二维钙钛矿材料的生长速度;2)二维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器、LED等光电器件领域已经表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精确调控材料形貌与发光性能等这些基础研究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也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 周延; 李月锋; 林晓艳
    • 摘要: 该文探讨了开展"光电器件建模与设计"校企合作课程时教学内容的实施方式,以及在授课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该文提出通过及时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授课效率,尝试将该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录制下来并制成精品课程,以更好地服务其他专业学生.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以有效体现"光电器件建模与设计"课程的价值.
    • 姚文乾; 孙健哲; 陈建毅; 郭云龙; 武斌; 刘云圻
    • 摘要: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特性获得了持续且深入的探索与发展,以石墨烯、六方氮化硼、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相关研究层出不穷.随着二维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探索的不断发展,单一材料性能的不足逐渐凸显,研究者们开始考虑采用平面拼接和层间堆垛所产生的协同效应来弥补单一材料的不足,甚至获得一些新的性能.利用二维材料晶格结构的匹配构建异质结,实现特定的功能化,或利用范德瓦耳斯力进行堆垛,将不同二维材料排列组合,从而在体系里引入新的自由度,为二维材料的性质研究和实际应用打开了新的窗口.本文从原子制造角度,介绍了二维平面和范德瓦耳斯异质结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光电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应用于异质结制备的常见二维材料的分类及异质结的相关概念,然后从原理上分类列举了常用的表征方法,随后介绍了平面和垂直异质结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光电性质及器件应用做了简要介绍.最后,对领域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