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0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42802篇;相关期刊446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2010中国(西安)中医药国际论坛、2008年全国儿科热点研讨会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祝会、第九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体外反搏的相关文献由2098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振声、伍贵富、唐兴明等。

体外反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0 占比:2.39%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2802 占比:97.56%

总计:43872篇

体外反搏—发文趋势图

体外反搏

-研究学者

  • 郑振声
  • 伍贵富
  • 唐兴明
  • 解尧
  • 陈宏凯
  • 代贞勇
  • 李剑
  • 杜志民
  • 解启莲
  • 余洪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黄容; 张璐; 王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35 d的早期康复锻炼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5~7 d体外反搏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最大氧耗量(VO_(2)max)、最大运动负荷(Wmax)、最大氧搏量(O_(2)pulsemax)和无氧阈(AT)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动脉血氧分压(PaCO_(2))、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可改善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与运动耐力,改善负面情绪。
    • 王中超; 李风雷
    •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方结合体外反搏治疗,两组均治疗3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MRC)、生存质量评估测试评分(CAT)、COPD临床结局量表评分(COPD-PRO)。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MRC、CAT、COPD-PRO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体外反搏治疗COPD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丁美娜; 蔡婉琼; 时永超; 杨献军
    •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联合简易腰枕对体外反搏治疗合并腰痛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4例行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合并慢性腰痛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进行整体护理配合简易腰枕。评估两组腰部功能障碍情况(Roland-Morris量表)、腰部疼痛情况(NRS数字分级法)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9.2±1.3)分]低于对照组[(13.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7,P<0.01);观察组NRS[(2.9±0.8)分]低于对照组[(4.5±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4,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合并慢性腰痛的冠心病患者的体外反搏治疗中,将整体护理联合腰枕作为辅助性手段,能更好地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也能增加患者满意度。
    • 王中明; 郑献召; 郑海军; 张丽华; 晋辉; 曾辉; 韩风杰; 邱翠婷; 刘静; 朱艳霞
    • 摘要: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采用体外反搏结合尼可地尔治疗对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大学附属焦作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100例,采用电脑盲选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体外反搏+尼可地尔治疗),每组各50例。对比分析两组心功能、运动耐力、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6min步行试验距离、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小板黏附率、血浆比黏度、血浆中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尼可地尔用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增强运动耐力,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王志伟; 薄倩澜; 王亚辉; 魏子斌; 韩燕芬; 鲍军强; 孔祥增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CP)联合丁苯酞(NBP)治疗症状性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及患侧肢体的康复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ECP治疗,共治疗5 w,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HAMD、NIHSS评分及MEP、CMCT检查结果均较前有一定程度改善,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改善幅度显著(均P<0.05)。结论ECP联合NBP治疗症状性非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杜峰; 毛华; 郭艳丽; 刘廷筑; 李羚; 沙忠心; 黎姗姗; 郭美琴; 罗坤
    • 摘要: 目的研究体外反搏联合运动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及moesin抗体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8月本院心脏康复中心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被纳入到对照组(仅服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25例)、运动治疗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加运动治疗,29例)及体外反搏组(二级预防药物联合运动治疗及体外反搏治疗,49例)三组。用运动平板实验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量指标(运动总时间、最大负荷量、运动诱发ST段下移0.1 mv时间);治疗10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入选者血清moesin抗体,对其moesin抗体阳性检出率及OD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moesin抗体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其OD检测值运动治疗组及体外反搏联合运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体外反搏联合运动治疗组明显低于运动治疗组(P<0.05);三组患者的运动总时间、最大负荷量、运动诱发ST段下移0.1 mv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体外反搏联合运动治疗组运动总时间及运动诱发ST段下移0.1 mv时间最长,最大负荷量最大,运动治疗组次之,对照组时间最短,负荷量最小。结论体外反搏联合运动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Moesin抗体表达;体外反搏联合运动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 胡珍珍; 李杨
    •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心血瘀阻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府逐瘀汤结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疗程均为30 d。评价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积分及运动平板试验Duke评分变化;ELISA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30 d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治疗组其余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提高临床疗效。
    • 尚福顺; 史宏伟; 孙春丽; 王丽媛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 pulsation,ECP)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对患者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5月秦皇岛市工人医院收治的冠心病U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EC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微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s,PMPs)表面膜糖蛋白(CD62p、CD63)、活化血小板糖基化复合物(glycopropean complex of activated platelets,PAC-1)及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表达水平及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ECP辅助治疗UA可以提高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依赖的舒缩功能有关。
    • 包金丽; 林琳; 郝园园; 冯娟; 李北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对于冠状动脉3支病变病人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2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冠心病3支病变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规律的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麝香保心丸和体外反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的变化,焦虑、抑郁变化情况,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结果治疗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WT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状动脉3支病变病人的心绞痛发作和情绪心理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 罗建文; 徐二喜; 林衍锦
    •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实施体外反搏的康复效果。方法180例PCI术后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血流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治疗效果、康复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I(3.55±0.43)L/(min·m^(2))、SV(71.56±7.98)ml、CO(6.12±0.44)L/min大于对照组的(2.93±0.34)L/(min·m^(2))、(62.45±8.67)ml、(4.98±0.42)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53.65±5.78)%大于对照组的(50.68±8.53)%,LVEDD(45.27±6.12)mm小于对照组的(51.26±7.2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T-proBNP(128.68±11.32)ng/L低于对照组的(144.25±15.32)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6MWT距离(280.42±44.32)m长于对照组的(242.36±41.24)m,生活自理能力评分(76.22±5.63)分、满意度评分(95.16±2.14)分高于对照组的(70.24±5.36)、(92.23±2.22)分,住院时间(8.65±2.32)d短于对照组的(10.22±4.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反搏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优化血流情况,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疾病康复效果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