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麦后复种

麦后复种

麦后复种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1683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现代农业科技、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宁夏农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第五届(2018)中国草业大会 等;麦后复种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忠平、梁更生、何文寿等。

麦后复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1683 占比:99.91%

总计:81753篇

麦后复种—发文趋势图

麦后复种

-研究学者

  • 张忠平
  • 梁更生
  • 何文寿
  • 傅廷栋
  • 刘俊青
  • 刘国宏
  • 刘定辉
  • 吕经邦
  • 孔庆全
  • 安玉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苟志文; 殷文; 柴强; 樊志龙; 胡发龙; 赵财; 于爱忠; 范虹
    • 摘要: 【目的】针对干旱灌区传统生产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低等问题,研究小麦间作玉米集成麦后复种绿肥的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表现,结合试区常规种植模式,评价不同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对于干旱灌区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2018-2020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春小麦间作玉米小麦收后复种绿肥(W-G//M)、春小麦间作玉米(W//M)、春小麦复种绿肥(W-G)、单作玉米(M)、单作春小麦(W))对生产系统叶日积、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灌溉水生产力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综合以上相关指标,对各种植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随着试验年度的延长,春小麦收后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主栽作物全生育期的总叶日积。W-G//M较W//M的叶日积提高了7.7%-7.8%。间作较单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模式均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但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的投入。2018和2019年,W-G//M处理和W//M处理的混合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而2020年,W-G//M处理较W//M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了8.7%。W-G//M处理较M、W-G和W处理的纯收益分别提高16.7%-26.5%、78.5%-132.2%和35.9%-78.8%。2018年,W-G//M较W//M处理的纯收益降低了7.2%,但是2019和2020年,二者的纯收益无显著差异,且产投比也具有相似的趋势。复种绿肥能显著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W-G//M处理较W//M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7.2%-14.1%;W-G处理较W处理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23.5%-52.1%。W-G处理较W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显著降低,降低了48.6%-54.3%(灌溉水利用效率)和30.9%-39.8%(单方灌溉水经济效益),而W-G//M处理和W//M处理的灌溉水生产力无显著差异。综合3年试验结果,W-G//M处理较其余4个处理的可持续性显著提高。【结论】在干旱绿洲灌区,间作以及麦后复种绿肥能提高主栽作物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且灌溉水生产力和光能利用率也随之提高,进而使得该模式的可持续性提高,因此,春小麦间作玉米结合小麦收后复种绿肥技术可作为提高资源利用以及农民收益的可持续种植模式。
    • 朱倩倩; 刘国宏; 付彦博; 房世杰; 许咏梅; 魏亚媛
    • 摘要: 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新疆地区在小麦收获后的光、热、水、土资源,还能扩大饲草供应;但饲料油菜生产加工技术尚不成熟,难以将饲料油菜加工成优质饲草,因此亟需适宜新疆滴灌复种饲料油菜的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本文作者通过对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技术的不断优化,提出滴灌小麦复种饲料油菜生产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刈割时期、青贮利用、裹包利用等内容。
    • 摘要: 宁春62号小麦品种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于2014年出面定系选育而成,2021年10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麦20210001)o宁春62号是兼具早熟、优质、高产特性的春小麦新品种,可适应宁夏灌区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下麦后复种对早熟品种的需求:同时,可满足生产需要,提高种植效益,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 亢锦奇; 何文寿
    • 摘要: 为引进适宜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的优新油菜品种,以福油128、福油158、宁杂19、金油杂158、金油杂6号、华油杂62、华油杂158、华油杂388、华油杂68、绿油2号、甘早油一号、观花品种I、观花品种II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13个饲料油菜品种在相同的种植及田间管理制度下的株高、茎粗、SPAD值、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鲜草产量和收获期油菜品质。结果表明,甘早油一号、观花品种I花期最长,生长性状优良,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做景区观赏,发展旅游业。在收获期,福油158茎粗最大,为20.57 mm;观花品种II、福油128、绿油2号、宁杂19次之,且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华油杂62。华油杂62株高最高,为162.40 cm,观花品种I、甘早油一号、金油杂6号、金油杂128、华油杂158次之,且与华油杂62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福油128的SPAD值最大,为48.4,华油杂388、华油杂158、金油杂6号、华油杂62次之,以上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华油杂62单株干物质累积量最大,为19.29 g/株,华油杂158为18.71 g/株,与华油杂62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华油杂62鲜草产量最高,为77872.5 kg/hm^(2)。华油杂62、金油杂6号、华油杂158、金油杂128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油菜产量。综合分析可知,华油杂62、宁杂19、金油杂6号、华油杂158的饲草品质适宜做饲草;华油杂62、金油杂6号、华油杂158、金油杂128适合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引进。
    • 张金霞; 刘雨田; 梁万鹏
    • 摘要: 本研究比较了麦后复种青贮玉米与饲用高粱2种作物的生物性状、产量,以期筛选出适宜庆阳市麦后复种的高产、优质饲草品种.结果表明,麦后复种青贮玉米有效生物产量达47.76 t/hm2,明显高于饲用高粱的43.58 t/hm2(P<0.05),豫青贮23号青贮玉米适宜庆阳市及同类区域麦后复种.
    • 张力; 张占琴; 杨相昆
    • 摘要: 为探讨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最佳施肥方式和施肥量,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施底肥+生育期不施肥、不施底肥+生育期少量施肥、不施底肥+生育期正常施肥、施底肥+生育期不施肥、施底肥+生育期少量施肥、施底肥+生育期正常施肥共6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施底肥与否对饲料油菜产量影响不显著,生育期是否施肥对饲料油菜产量影响显著,其中以生育期正常施肥饲料油菜产量最高.通过经济效益对比分析,饲料油菜生育期少量施肥或正常施肥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周鹏; 焦敏娜; 何文寿; 李惠霞
    • 摘要: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多样性,以福油128(P1)、福油158(P2)、宁杂19(P3)、金油杂158(P4)和华油杂62(P5,对照)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饲料油菜品种在相同播种量处理下的株高、茎粗、SPAD值、单株干质量、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饲草产量.结果 表明:收获时,P4的单株干质量与P5的无显著性差异;P4、P3、P2的株高、茎粗、SPAD值与P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油菜生长过程中氮磷钾养分含量下降,但养分累积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本试验中,P1的地上部鲜草产量最低,为46 200 kg/hm2,P5的鲜草产量最高,为57 200 kg/hm2,P3、P4的鲜草和干草产量与P5的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P4、P3、P2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
    • 孔庆全; 郭晓晴; 赵存虎; 贺小勇; 陈文晋; 田晓燕; 张自强; 洪钟; 杨杰; 陈景莲
    • 摘要: [目的]了解内蒙古土默川地区实现小麦、菜豆一年两熟耕作的可行性,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方法]2017—2019年在土默川地区于小麦收获后,采用复种穴播的方式开展鲜食菜豆种植试验,对菜豆的农艺性状和鲜荚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麦后复种鲜食菜豆的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在小麦收获后,复种菜豆采摘鲜荚3年平均产量为6006.5 kg/hm2,与单种小麦相比平均增收45673.50元/hm2,平均纯增收益37999.38元/hm2.[结论]在内蒙古土默川地区气候条件下可以进行小麦、菜豆一年两作生产,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比单收小麦效益明显提高.
    • 孔庆全; 赵存虎; 贺小勇; 陈文晋; 田晓燕; 张自强; 洪钟; 杨杰; 陈景莲; 郭晓晴
    • 摘要: 【目的】了解内蒙古土默川地区实现小麦、菜豆一年两熟耕作的可行性,有效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方法】2017—2019年在土默川地区于小麦收获后,采用复种穴播的方式开展鲜食菜豆种植试验,对菜豆的农艺性状和鲜荚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并对麦后复种鲜食菜豆的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在小麦收获后,复种菜豆采摘鲜荚3年平均产量为6006.5 kg/hm^2,与单种小麦相比平均增收45673.50元/hm^2,平均纯增收益37999.38元/hm^2。【结论】在内蒙古土默川地区气候条件下可以进行小麦、菜豆一年两作生产,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基础上,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比单收小麦效益明显提高。
    • 朱倩倩; 刘国宏; 许咏梅; 杨金钰; 张彦红
    • 摘要: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氮对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分析了不同水氮处理下油菜产量及其4个典型饲料品质指标的变化特征.试验设置灌溉定额和施氮量2个因素:灌溉定额设置3000 m3·hm-2(低水)、4500 m3·hm-2(中水)和6000 m3·hm-2(高水)3个水平;施氮量设置140.6 kg(N)·hm-2(低氮)、187.5 kg(N)·hm-2(中氮)和234.4 kg(N)·hm-2(高氮)3个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氮供应对饲料油菜单株鲜重、干重、产量、品质有显著的互作优势,水氮供应量过量或者不足,互作优势减弱.相同灌溉定额下饲料油菜单株鲜重、干重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施氮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单株鲜重、干重和产量逐渐提高;提高灌溉定额的增产效应优于增氮,高水+中氮处理较低水+低氮处理产量提高86.90%.施氮量和水氮互作显著影响饲料油菜品质,中水中氮处理粗蛋白含量较高水高氮处理提高36.91%.中水低氮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32.66%,显著低于高水高氮处理;而高水低氮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24.74%,较高水高氮处理低16.49%.高水高氮处理的粗脂肪含量最高(1.45%).综合考虑产量与品质,新疆南部地区饲料油菜适宜的水氮措施为中水高氮[6000 m3·hm-2,187.5 kg(N)·hm-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