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D2D通信

D2D通信

D2D通信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铁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11743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电讯技术、电信科学、电子与信息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6年供用电设计技术交流会、陕西省通信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等;D2D通信的相关文献由688位作者贡献,包括钱志鸿、向铮铮、王雪等。

D2D通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11743 占比:99.97%

总计:711965篇

D2D通信—发文趋势图

D2D通信

-研究学者

  • 钱志鸿
  • 向铮铮
  • 王雪
  • 罗俊
  • 蒋创新
  • 鲁照华
  • 黄开枝
  • 倪艺洋
  • 唐虹
  • 康小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蔡艳; 吴凡; 陆音; 朱洪波
    • 摘要: 针对移动边缘系统低功耗的需求,基于随机几何理论,研究了不同场景下D2D协作边缘缓存系统中移动设备的能耗。将请求用户和空闲用户的动态分布建模为相互独立的齐次泊松点过程(Homogeneous Poisson Point Process,HPPP),综合考虑移动设备的平均能耗与请求业务卸载概率、空闲设备激活概率和D2D通信重传概率的关系,推导出与缓存数量相关的请求设备平均能耗、空闲设备平均能耗的表达式,并仿真探讨了不同用户密度和不同内容流行度下移动设备能耗和缓存数量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场景下优化缓存数量可以有效降低D2D协作边缘缓存系统移动设备的能耗。
    • 朱政宇; 侯庚旺; 黄崇文; 孙钢灿; 郝万明; 梁静
    • 摘要: 为满足智能信号处理和物理层安全需求,针对频谱资源紧缺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超表面辅助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资源分配算法。D2D用户通过复用蜂窝用户频谱资源实现通信,考虑D2D传输速率、基站发射功率和RIS发射相移约束,构建了用户保密速率最大化问题。为了解决该非线性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以得到最佳资源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保密速率,且明显优于其他基准算法。
    • 左清念; 肖海林; 邱斌; 刘小兰; 张文倩
    • 摘要: 针对异构网络中密集部署小蜂窝基站(SCBSs)而导致的负载分配不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以最小化基站能源成本为目标,提出融合社交属性D2D通信的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优化策略。该策略首先考虑现实场景中用户间具有社会关系且满足D2D通信要求的用户建立D2D通信链接;接着,结合可再生能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样性,将剩余蜂窝用户与可再生能源自适应感知的基站关联;最后,引入带宽分配比例系数,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法对各基站总的发射功率之和进行优化以实现系统基站总能源成本最小化。通过数值仿真模拟验证该算法能有效降低电网能耗,与最大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算法和基站喜好偏置因子算法相比较,系统基站总能源成本分别降低了54.8%和25.8%。
    • 陈浅浅; 汪汉新
    • 摘要: 目前,D2D通信的中继选择方法主要考虑如何提高系统容量和降低中断概率,但很少考虑中继设备对转发数据带来的安全问题。因此,笔者提出基于数据安全的D2D通信中继选择算法。首先分析D2D中继用户的剩余能量、联系深度和社交关系对中继转发数据的安全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从候选中继用户中选择能够保证转发数据安全性更高的中继用户;其次利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优化中继选择和系统容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不仅能保证中继转发数据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D2D通信系统的总容量。
    • 王准; 许驰; 王倚天; 徐文彪; 夏长清; 金曦
    • 摘要: 面向工业5G网络的超可靠强实时传输要求,研究基于设备到设备通信(device-to-device,D2D)的多跳多中继辅助传输方法。基于随机几何理论,采用泊松点过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建模,并划分中继选择区域。多跳中继过程中,每一跳中继选择信干噪比最大的节点进行解码转发,充分考虑层叠部署的多条D2D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干扰以及随机噪声,推导出端到端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仿真分析了中继节点部署密度、发射功率、路径距离等因素对端到端中断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多跳多中继辅助的D2D传输可以大幅降低工业5G网络的端到端中断概率,提高传输可靠性。
    • 张湘婷; 张福鼎
    • 摘要: D2D通信可以实现距离相近的两个设备,不需要基站中继而通过复用通信资源进行直接通信,这种方式尽管能够提高传输速率,但是用户之间存在的干扰也不能忽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D2D通信资源分配的系统,利用Q学习的方法,在动态环境下将动作-状态构建成Q值表,系统通过执行的动作产生回报值,不断更新Q值表,最终趋于收敛,获得最大化效益。系统通过Q值表选择使得利益最大化的动作执行,给蜂窝小区内的用户分配信道和功率等级,减少干扰。从仿真来看,在算法的控制下,资源利用率获得了大大提高,降低了干扰。
    • 吴舒婷; 贺玉成; 张良梅; 周林
    • 摘要: 该文研究了D2D辅助的协作中继NOMA(DC-NOMA)网络,在中继用户(RU)转发信息的第二时隙,利用RU到蜂窝中心用户(CCU)的D2D通信链路传输新的信号。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设计了新的信号检测策略,通过完全利用边缘信息消除了用户间的干扰。基于新的信号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两阶段中继选择策略(TSRS)。在满足蜂窝边缘用户(CEU)可靠接收的中继集合中,选择使CCU成功解码概率最大的中继。为了评估所提出的DC-NOMA方案,推导了每个用户的确切中断概率且通过仿真得到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高信噪比区域,该文所提出的基于新的信号检测策略的DC-NOMA在TSRS方案下的中断性能优于部分中继选择方案(PRSS)和传统的DC-NOMA。特别地,增大中继数量可有效提高DC-NOMA系统的中断性能。
    • 甘臣权; 刘安棋; 张祖凡; 祝清意
    • 摘要: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中信息传输过程不仅受物理通信条件影响,还与用户动态属性密切相关。为探讨信息传输与用户意识扩散之间的内在关系,该文将信息传输与用户意识扩散视作两种传播过程,并引入过程影响因子刻画两者相互作用。进一步地,建立了一种信息与用户意识耦合传播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中,理论分析证明了模型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及其全局稳定性,这揭示了D2D通信中信息与用户意识耦合传播的最终状态。实验分析也验证了该理论结果。同时,与传统模型和未考虑过程影响的传播模型对比发现所提模型能扩大信息传播规模且能更准确刻画信息传播过程。
    • 杨特; 洪佩琳; 李润洲
    • 摘要: 无线信息与能量同步传输(SWIPT)作为一种重要的射频能量采集技术,可使能量受限设备在通信的同时采集射频能量补充电能。针对蜂窝网络下的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系统,研究D2D接收端利用功率切片技术同时进行信息解码与射频能量采集时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保证D2D接收端在高射频能量采集需求下的高信息解码速率,提出D2D通信一对多的频谱复用方案,允许D2D设备复用多个蜂窝上行链路频谱进行通信,网络中的所有用户设备作为分布式的射频能量来源对D2D接收端充电。在此场景下,对包括频谱匹配,功率控制和功率切片控制在内的系统资源分配进行联合优化,在保证D2D接收端射频能量采集需求和各通信链路速率需求条件下最大化D2D通信总速率。以上优化问题为非凸形式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问题,难以求得最优解。因此基于贪心思想和凸逼近理论提出两层资源分配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对比其他资源分配策略,在满足用户设备能量和速率需求前提下显著提升了D2D通信总速率。
    • 李鹏; 承林涛
    •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下,5G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进步,通信行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将大数据技术用于5G通信网络中,掌握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同时阐述D2D通信、毫米波通信以及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的实践案例,保持通信网络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