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矿含量

骨矿含量

骨矿含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6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0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04446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安徽体育科技、体育科技文献通报、体育科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2013第六次临床中药学学术年会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经验交流会等;骨矿含量的相关文献由8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定焯、余卫、王文志等。

骨矿含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0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04446 占比:99.65%

总计:104813篇

骨矿含量—发文趋势图

骨矿含量

-研究学者

  • 杨定焯
  • 余卫
  • 王文志
  • 马锦富
  • 周波
  • 安珍
  • 徐顺清
  • 王晓红
  • 丁小刚
  • 侯加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栋栋; 任伟民; 陈凯; 胡晓东; 梁玲娣
    • 摘要: 本研究探讨Micro-CT参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选取OVCF患者127例,根据术后6个月骨折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41)与未复发组(n=86)。患者均接受Micro-CT检查,对比两组Micro-CT参数,即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以及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分析各参数与BMD、BMC及术后复发相关性,并评价各参数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复发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低于未复发组,骨小梁间隙(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高于未复发组(P<0.05);BV/TV、Tb.Th与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呈正相关,Tb.Sp、SMI与BMD、BMC呈负相关(P<0.05);将年龄、BMD、BMC等其他因素控制后,BV/TV、Tb.Sp、Tb.Th、SMI与OVCF术后骨折复发显著相关(P<0.05);BV/TV、Tb.Sp、Tb.Th、SMI联合预测OVCF术后骨折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88(P<0.05)。提示Micro-CT参数在OVCF患者中呈异常表达,采用Micro-CT检查可为临床预测OVCF术后骨折复发提供科学指导。
    • 陈瑶; 杨定焯; 张月华; 王文志; 孙蕾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体重组人群[小体重组(60 kg)]的骨矿含量结果,探索体重对骨矿含量及其标化的影响。方法纳入290例50~80岁绝经后女性,按体重大小分为大体重组、标准体重组、小体重组。通对不同体重组人群的腰椎L_(1~4)、股骨的骨矿含量及骨密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年龄、体重作为应变量,腰椎或股骨颈骨矿含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低体重组的腰椎或股骨颈骨密度T值、骨矿含量均明显低于标准体重组和高体重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L_(1~4)及股骨颈骨矿含量均下降,年龄每升高1岁,L_(1~4)骨矿含量下降0.364 g、股骨颈骨矿含量下降0.031 g;随着体重增长,L_(1~4)及股骨颈骨矿含量均升高,体重每增长1 kg,L_(1~4)骨矿含量升高0.548 g、股骨颈骨矿含量升高0.025 g。结论成年女性的体重与骨矿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体重是骨矿含量标化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避免骨质疏松的漏误诊。
    • 杨永贵; 吴秀芬; 陈芳; 延根
    • 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其以骨矿含量降低伴有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并易发骨折的全身骨代谢性疾病[1,2],可有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三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随年龄增加的生理退行性病变,有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osteoporosis,SOP),即Ⅰ型和Ⅱ型。前者属于高转换型,是由于妇女绝经引起雌激素迅速减少,骨吸收速度大于形成,骨量丢失速度加快。后者是由于随年龄增加,机体内骨代谢的变化致使单位体积骨量低于正常,从而导致骨小梁间隙增宽,骨基质含量和骨强度降低[3]。
    • 韦祝梅; 申果; 李振明; 曾勇; 季风; 杨继红
    • 摘要: 目的研究食蟹猴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骨骼生长发育特点,为使用食蟹猴作为骨骼模型动物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19岁283只食蟹猴,分为雄性和雌性不同年龄段:1岁≤年龄<3岁组、3岁≤年龄<5岁组、5岁≤年龄<7岁组、7岁≤年龄<9岁组、9岁≤年龄<11岁组、11岁≤年龄<13岁组、13岁≤年龄<15岁组、年龄≥15岁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X-ray bone density instrument,DEXA)测量不同年龄段的雄性和雌性食蟹猴骨密度(bone mineraldensity,BMD)和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结果雄性食蟹猴1~12岁BMC从67 g增加到399 g,BMD从0.32 g/m2增加到0.57 g/m2;12~15岁雄性食蟹猴的BMC和BMD相对稳定,≥15岁BMC维持在(367.51±7.17)g,BMD维持在(0.56±0.06)g/m2。雌性食蟹猴1~10岁BMC从58 g增加到233 g,BMC最高值仅相当于雄性食蟹猴的58%;BMD从0.31 g/m2增加到0.47 g/m2,最高值相当于雄性食蟹猴的80%。雌性食蟹猴从10岁开始BMC显著下降,≥15岁的BMC维持在(166.63±6.21)g,BMD维持在(0.46±0.04)g/m2,分别相当于雄性食蟹猴的45%和80%。结论雄性食蟹猴12岁之前BMC和BMD逐年增长,是骨骼发育期;12~15岁的BMC和BMD相对稳定。雌性食蟹猴10岁之前BMC和BMD逐年增长,是骨骼发育期;从10岁开始BMC显著下降,10~15岁BMD相对稳定。雌性食蟹猴骨量峰值和BMD比雄性食蟹猴低。
    • 高欢; 路瑛丽; 徐建方; 张漓; 高炳宏; 冯连世
    • 摘要: 目的:探讨4周限制饮食结合低氧训练对骨健康相关指标及血清瘦素、内脂素的影响.方法:身体健康的世居平原超重或肥胖青少年,随机分为常氧运动组(简称"常氧组")和低氧运动组(2300 m高住高练低练,简称"低氧组").运动干预持续4周,每周运动6天,常氧组每天运动和生活均在平原环境;低氧组每天晚上7点至次日晨居住在模拟2300 m海拔高度的低氧环境中,并且每天在相同海拔高度的低氧环境中运动2 h,其他安排与常氧组相同.以静息代谢率为基础适当控制饮食.运动强度控制在低强度有氧耐力范畴.以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结果:1)4周干预后,全身骨矿含量仅常氧组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升高(+1.85%,P=0.006),组间无显著交互效应;2)4周干预后,常氧组、低氧组全身骨密度均显著升高,组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常氧组骨密度升高幅度显著高于低氧组(+3.09%vs+1.29%,P=0.011,η2=0.176);3)4周干预后,脊椎骨矿含量、骨密度仅常氧组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升高(+3.64%,P=0.025);4)4周干预后,血清内脂素的变化两组间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常氧组vs低氧组:+31.87%vs-18.76%,P=0.033,η2=0.143);5)4周干预后,血清内脂素的变化与全身骨密度的变化呈中等显著负相关(P=0.04,r=-0.37).躯干脂肪质量的变化与血清内脂素的变化呈中等显著正相关(P=0.02,r=0.38).结论:4周限制饮食结合低氧训练在有效减重减脂的同时,总骨密度显著升高,未对骨健康相关指标造成负面影响.但低氧对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内脂素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梁宇; 焦秀敏; 张星光; 郝平; 吕肖锋
    • 摘要: 背景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大幅升高与肥胖和超重人群的不断增加有关,并以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人群为主.因此,T2DM患者的诊疗目标不应该只是降糖,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及控制体脂也十分重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超重T2DM患者脂联素水平和体脂分布及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8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住院的超重T2DM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达格列净治疗组和甘精胰岛素对照组,各30例.达格列净治疗组患者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甘精胰岛素对照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联素,体质指数(BMI)、腰臀比、全身体脂情况(包括全身总脂肪百分比、全身总脂肪质量、全身总瘦质量)、全身总骨矿含量(男性)、内脏脂肪含量所占比率(A/G),身体各部分(包括左臂、右臂、左腿、右腿、主干)体脂情况(包括脂肪质量和瘦质量),男性患者身体各部分骨矿含量及L1~4骨矿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FPG、HbA1c、TC、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格列净治疗组患者SBP、DBP、TG低于甘精胰岛素对照组,脂联素高于甘精胰岛素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BMI、腰臀比、全身总脂肪百分比、全身总脂肪质量、A/G低于甘精胰岛素对照组(P0.05).两组男性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左臂骨矿含量、右臂骨矿含量、左腿骨矿含量、右腿骨矿含量、主干骨矿含量、L1~4骨矿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甘精胰岛素相比,达格列净在降糖效果相当的情况下还能改善超重T2DM患者的血压、血脂以及明显减少患者的腹部脂肪沉积,增加脂联素的生成,同时具有不影响患者肌肉含量和骨矿含量的优势.
    • 杨念恩; 王娜
    • 摘要: 目的:寻求有利于骨量积累和提高峰值骨量的运动方式,并探讨不同冲击性负荷对骨合成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C57BL/6小鼠48只,分成下坡跑台(DT)组、平坡跑台(T)组、游泳(S)组和对照(C)组,每组12只.DT组、T组和S组小鼠每组8只,分别进行下坡跑台训练、平坡跑台训练和游泳训练,C组小鼠不训练.训练8周后,取左后肢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胫骨骨矿含量,取右后肢用荧光定量PCR法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每组4只小鼠,取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后诱导分化,用于成骨细胞基因表达、ALP染色和Von Kossa染色.结果:(1)8周运动后,与C组相比,DT组(P0.05).在3个运动组比较中,DT组钙和磷含量提高最多.(2)8周运动后,不同方式运动对Wnt信号通路中Fz、DVL、β-catenin、Rock、JNK的mRNA表达产生显著影响(P<0.05);(3)4组小鼠原代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后ALP和OCN基因表达差异显著,ALP活性及矿化结节也明显不同.结论:高冲击性负荷运动显著提高生长期小鼠胫骨骨盐中钙和磷元素含量,提高骨强度.不同冲击性负荷运动调节骨合成代谢的途径不同,高冲击性负荷运动激活Wnt/PCP信号通路,下调通路中效应蛋白ROCK和JNK的基因表达,促进骨合成代谢;低冲击性负荷运动运动激活经典Wnt信号通路,调节骨合成代谢.高冲击性负荷运动对ALP和OCN基因表达影响更显著,通过ALP活性和骨矿化调节骨的理化特性.
    • 李春霄; 赖江; 郝平生; 黄莺
    • 摘要: 目的:观察三黄固本汤对激素干预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骨密度、骨矿含量及脂代谢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探索其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室微观证据.方法:选择8~10周的雌性MRL/lpr小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即模型组、对照组(泼尼松组)、治疗组(泼尼松+中药组),每组各10只.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先以泼尼松饲养7 d,待其进入SLE慢性缓解期后,治疗组再加入中药进行干预,8周后用小动物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各组小鼠治疗后骨密度及骨矿含量进行测定.同时针对脂肪代谢相关指标对各组小鼠治疗前后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基于骨密度、骨矿含量、TG、CH、HCL的测定,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固本汤可以防止使用激素干预治疗下的SLE小鼠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出现减少,并且可调节脂代谢相关指标,其防治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此靶点而实现的.
    • 孙蕾; 李晓丹; 张月华; 徐健; 王文志; 杨定焯
    • 摘要: 20多年来面积骨密度(areal bone mineral density,aBMD)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和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的不完全标准化及与骨生物力学负荷原则的不适应,导致漏、误诊增多.因此,骨生物力学研究中提出了更好的表观密度(体积骨密度-volumetric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指标,vBMD是适合骨生物力学要求的形态学指标,可能是获得活体骨强度的过渡指标.vBMD排除了个体骨大小不同对骨量的影响,增强了个体间的可比性.vBMD在临床应用上拓宽了正常参考值的应用范围(儿童和成人共用),提高了诊断OP的准确性(避免了BMD指标引起的漏、误诊).vBMD具有多种优越性,是值得进一步开发的中线骨骨质疏松诊断指标.
    • 王俊发; 张鑫杰; 郭永昌; 林辉; 郭志华
    • 摘要: 目的:分析骨密度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02 ~2021-03我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进行骨密度测量的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骨矿含量、骨密度值,观察骨密度测量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结果,以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作为检验"金标准",计算骨密度测量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矿含量、骨密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测量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特异度为82.14%、敏感度为70.83%、准确度为78.75%.结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缓解进行骨密度测量,可以区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与健康人,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