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53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9929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中国真菌学杂志、中国社区医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等;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相关文献由29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雅梅、曹爱华、涂惠英等。

马拉色菌毛囊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9929 占比:99.78%

总计:70080篇

马拉色菌毛囊炎—发文趋势图

马拉色菌毛囊炎

-研究学者

  • 赵雅梅
  • 曹爱华
  • 涂惠英
  • 胡亚莹
  • 韦无边
  • 姜健
  • 孙琦巍
  • 李书云
  • 李德平
  • 梁凤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新苹; 郭金兰; 董明亮
    • 摘要: 目的探究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应用中药熏洗联合远红外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8例拉色菌毛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联用组(n=39,中药熏洗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和常规组(n=39,远红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37/39,94.87%)高于对照组(31/39,79.48%),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IgG、IgM及CRP水平(8.21±1.06)g/L、(2.86±0.37)g/L、(5.52±0.98)mg/mL均低于对照组(10.69±2.13)g/L、(3.15±0.62)g/L、(7.29±1.06)mg/mL(P<0.05);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3/39,7.69%)明显低于对照组(10/39,25.64%),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远红外线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更佳,可改善机体免疫及炎症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郭旭光
    • 摘要: 1糖孢子菌毛囊炎验方:生地黄30g,淡竹沥20mL,生姜汁、蜂蜜各适量,白米60~100g。用法:将白米人锅,加水适量,煮成粥,加人其余各味和匀煮沸即可。每日1剂,分2~3次食用。功效: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内热型马拉色菌毛囊炎
    • 闵凡风; 梅成
    • 摘要: 马拉色菌毛囊炎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性损害,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临床主要以口服药物和外用涂抹药膏治疗,但只能缓解症状,治愈率较低。刺血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介绍刺血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验案1则。
    • 田忠新; 李德平; 纪岩文
    • 摘要: 目的:观察三棱火针后外用氯碘羟喹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氯碘羟喹乳膏外用治疗;实验组先给予三棱火针治疗,然后涂氯碘羟喹乳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周和4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棱火针后外用氯碘羟喹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明显,副作用小,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李渊博; 白杨; 赵星
    • 摘要: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和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92例纳入本文实验,将9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通过口服氯康唑治疗,实验组采取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安全性.结果:口服伊曲康唑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口服氟康唑的对照组无极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不大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实验组患者口服伊曲康唑后,出现1例纳差、1例头晕、2例恶心、2例呕吐,对照组口服氟康唑后,出现1例纳差、2例头晕、2例恶心、2例呕吐,两组患者口服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差异,因此伊曲康唑和氟康唑两种药物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时都具有一定安全性,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取伊曲康唑、氟康唑两种药物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效果较好,两种药物治疗安全性较好,患者无过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
    • 芦然; 孔连委; 潘学东; 李娜; 于洪敏
    •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某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诊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观察组使用布替萘芬乳膏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马拉色菌清除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停药时和停药2周后观察组马拉色菌清除率分别为90.4%和96.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替萘芬乳膏能有效消灭马拉色菌,有利于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 程化翠
    • 摘要: 目的:探讨在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中,使用复方苦参洗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其中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并对两组人员的临床疗效进行检测,从而探究复方苦参洗剂联合伊曲康唑对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2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7.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44.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60.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方苦参洗剂联合伊曲康唑治疗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此种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 田忠新; 李德平; 纪岩文
    • 摘要: 目的:观察三棱火针联合复方土槿皮酊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分为三棱火针组、复方土槿皮酊组和联合组各45例.三棱火针组只给予火针治疗,复方土槿皮酊组只给予复方土槿皮酊外涂,联合组在火针治疗后给予外涂复方土槿皮酊治疗.结果:在第2周和第4周,总有效率联合组均高于三棱火针组和复方土槿皮酊组(P<0.05).结论:三棱火针联合复方土槿皮酊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 张颖纯; 杨月
    • 摘要: 目的:观察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面部痤疮合并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面部痤疮合并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观察组30例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合中药面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用药第一周对照组真菌镜检转阴率为23.33%,观察组真菌镜检转阴率为43.33%,两组显效率与真菌镜检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合中药面膜可提高面部痤疮合并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提高患者依从性.
    • 罗雯; 谈园; 罗宏
    • 摘要: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法、派克墨水染色法及KOH湿片法在马拉色菌相关疾病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某医院就诊的344例诊断为脂溢性皮炎和169例临床诊断为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临床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派克墨水染色法及KOH湿片法进行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采用荧光染色、派克墨水染色及KOH湿片法检测脂溢性皮炎中马拉色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68.60%、67.44%、51.16%,马拉色菌毛囊炎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6.33%、74.56%、58.58%。结论荧光染色法及派克墨水染色法用于检测马拉色菌快速有效、检出率高,明显优于KOH湿片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