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出水

产出水

产出水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7875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科技成果纵横、石油天然气学报、煤田地质与勘探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天然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研讨会、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产出水的相关文献由560位作者贡献,包括琚宜文、刘新春、李向东等。

产出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875 占比:99.37%

总计:17988篇

产出水—发文趋势图

产出水

-研究学者

  • 琚宜文
  • 刘新春
  • 李向东
  • 张新妙
  • 秦勇
  • 冯启言
  • 刘研萍
  • 吴建光
  • 唐书恒
  • 张绍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晨; 秦勇; 易同生; 马东民; 王生全; 师庆民; 鲍园; 陈跃; 乔军伟; 卢玲玲
    • 摘要: 煤层气合采是提高多煤层区煤层气开发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成藏作用的特殊性决定合采方式与产能效果复杂多变,高效开发面临较大挑战。我国煤层气地质工作者围绕多煤层煤层气成藏与合采可行性开展大量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取得丰富的阶段性成果,为深化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推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叠置煤层气系统成藏机理、合采地质约束条件、合采可行性判识方法、合采储层伤害4个方面,系统分析评述我国煤层气合采地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开展、工程实施与产业建设提供参考。主要认识可概括为:(1)深化了叠置煤层气系统成藏的层序控气机理以及成岩作用与地应力的后期改造效应;构建了煤系地下水环境化学封闭指数,为判识含气系统叠置性及流体动力条件提供了新的参数,结合流体压力剖面识别出3类含气系统叠置地质模式(增长型、衰减型和稳定型);进一步将叠置煤层气系统理念扩展到煤系气范畴,提出煤系复合储层叠置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应用于煤系气合采先导示范工程,取得初步应用成效;(2)华北石炭-二叠系(太原-山西组)与黔西-滇东上二叠统(长兴-龙潭组)是煤层气合采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热点区域(层域),压力系统及渗透性差异是合采中最受关注的地质因素。华北山西组、太原组的水动力系统与供液能力差异是制约合采效果的重要因素,黔西-滇东地区合采煤层的最大层间跨度、累计煤厚、煤体结构受到更多关注,表层水干扰是制约织金区块煤层气合采效率的关键;(3)产能分析、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产出水地球化学分析是煤层气合采可行性与干扰判识的重要方法,提出了基于产出水地球化学解析合采井产出水源和判识干扰程度的基本思路、技术图版和评价流程及基于产能曲线分峰剥离的产层贡献分析方法,技术方法的不断成熟、创新为煤层气合采方案、工艺优化与效率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4)煤层气合采对地质条件与工程扰动更为敏感,易诱发储层伤害,涉及产层暴露诱发的贾敏效应与气锁伤害,压力系统与渗透性差异诱发的应力与速度敏感伤害。均一化储层改造、分压力系统开采(分时间或分空间)、精细化排采设计与管控是降低储层伤害的有效途径。
    • 王敬威; 刘研萍; 琚宜文; 琚丽婷; 刘新春
    • 摘要: 针对具有含盐量高、硬度大和浊度高等特点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区块煤系气田产出水,经实验与工程论证后拟采用“预处理—反渗透—MVR”的方案使处理后的水符合农田灌溉水标准。实验模拟“硬度去除—絮凝—过滤—超滤”的预处理过程探究硬度和浊度去除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_(2)CO_(3)的硬度去除效果优于NaOH,当投加量为15000 mg·L^(-1)时,硬度去除率最大,为99.39%;响应面法以浊度去除率为响应值建立的数学模型较为显著(P<0.0001),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pH 8.85、PAC投加量148.34 mg·L^(-1)、PAM投加量6.51 mg·L^(-1),该条件下除浊率预测值为83.32%,实际除浊率为82.77%,实际值与预测值拟合度高。预处理工艺参数优化有利于工程的精细化调控从而降低成本,并为后续的反渗透脱盐处理提供保障。
    • 谢友友; 琚宜文; 刘新春; 刘研萍; 饶玉凤; 兰淼; 琚丽婷
    • 摘要: 以煤层气、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共存为特征的煤系"三气"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区块煤系"三气"合采产出水的超高盐度和高浊度等特点,首先研究了 原位水样的处理工艺,然后采用加载絮凝-微电解-纳滤-反渗透方法进行了中试处理,并对预处理阶段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絮凝单元出水浊度和p(COD)分别为11.66 NTU和1711 mg/L,去除率分别为98.9%和34.57%;微电解单元的COD去除率为66.9%,出水电导率为52.5 mS/cm.再经过纳滤-反渗透处理后,出水可达到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
    • 郭呈宇; 崔光辉; 冯华伟
    • 摘要: 煤层气开发与常规天然气、致密气和页岩气开采机理不同,造成的环境污染差异较大,产出水的处理和排放尤为明显。国内煤层气开发井距小、井网密集,加之多位于丘陵山区,产出水的收集成为难题。通过对我国煤层气主要采区产出水水质、水量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产出水的水质、水量差异性大。根据不同区域产出水的水质、水量特点及各地执行的排放标准,采用不同的收集方案和处理工艺,分析了制约产出水回用的关键原因,并对产出水的综合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刘纪勇; 陆红锋; 萨日娜; 刘玲
    • 摘要: 建立了阀切换-离子色谱测定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含乙二醇产出水中氯离子、硫酸根的方法,采用ICS5000+双通道离子色谱系统,配制双六通阀系统,以DionexTM IonPacTM UTAC-ULP1超痕量阴离子浓缩柱为捕获柱,对将氯离子、硫酸根进行在线捕获,再以超纯水将流路中的乙二醇溶液冲洗至废液,达到在线去除乙二醇的目的.分析柱为Dionex IonPac AS18-Fast阴离子色谱柱,选择25.5m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淋洗液对氯离子、硫酸根进行了定量分析,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氯离子和硫酸根能够很好的分离,在0~100 m 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93,检出限分别为0.0085mg/L和0.0214mg/L,回收率分别为96.8%~100.6% 和99.1% ~101.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应用于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产出水等含水溶性有机物样品的分析.
    • 原红超; 贾慧敏; 王汉雄; 安玉敏; 闻伟; 蒋世民
    • 摘要: 为消除煤层气井产出水中的固体颗粒,提高产出水重复利用率,研制了煤层气井产出水固体颗粒过滤装置,该装置包括缓流系统、竖流沉降系统和排污系统,现场试验表明该装置能够有效的过滤煤层气井产出水中的固体颗粒,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无杆泵动力液及井筒清洗煤粉用水.
    • 陈雁南; 王永光; 万用波; 吴萌; 李强
    • 摘要: 油气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产出水,产出水处理后的再次利用于配制压裂液会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产出水中含有大量化学组分,不同组分对压裂液影响的程度不同.因此,通过对产出水成分的分析确定各成分的含量范围,并对各组分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结果可以为油气田产出水的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 孙立辉; 瞿定祥; 魏世举; 吴小薇
    • 摘要: 针对马寨油田产出水"四高一低"的特点及污水处理污泥量大的问题,马寨污水站微生物水处理技术采用活性污泥法,"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处理工艺,达到提高出水水质、减少污泥量的目的.应用该工艺技术后,马寨污水站出水水质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239—2012)中要求的Ⅰ级标准,污泥量减少95%,综合运行成本降低0.43元/m3,消除了环保隐患,满足了马寨低渗、特低渗油藏精细注水开发需要.
    • 孙立辉; 瞿定祥; 魏世举; 吴小薇
    • 摘要: 针对马寨油田产出水"四高一低"的特点及污水处理污泥量大的问题,马寨污水站微生物水处理技术采用活性污泥法,"微生物+低能耗管式膜"处理工艺,达到提高出水水质、减少污泥量的目的。应用该工艺技术后,马寨污水站出水水质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239—2012)中要求的Ⅰ级标准,污泥量减少95%,综合运行成本降低0.43元/m^3,消除了环保隐患,满足了马寨低渗、特低渗油藏精细注水开发需要。
    • 摘要: 2020年4月17日,涪陵页岩气田产出水处理站建设工地一派紧张忙碌景象,工人们正进行站内设备安装工作。据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涪陵页岩气田产出水处理工程是中国石化重点项目,是全国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工程。该工程共建设150km长的产出水收集管网,关键核心工程是日处理能力达2400m3的产出水处理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