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混相驱

非混相驱

非混相驱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1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31007篇;相关期刊38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7年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研讨会、第五次全国深层岩石力学学术会议暨全国石油工程理论与技术进展论坛会议、中国石油学会第一届油气田开发技术大会暨2005年中国油气田开发科技进展与难采储量开采技术研讨会等;非混相驱的相关文献由211位作者贡献,包括迟杰、陈建琪、鞠斌山等。

非混相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31007 占比:99.95%

总计:131078篇

非混相驱—发文趋势图

非混相驱

-研究学者

  • 迟杰
  • 陈建琪
  • 鞠斌山
  • 何建华
  • 江怀友
  • 沈平平
  • 仓辉
  • 孙雷
  • 杨永亮
  • 江良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涛平; 毕佳琪; 孙文
    • 摘要: 为了提高低渗、特低渗油层富气-N2复合驱采收率,选用30cm长的低渗、特低渗2类天然岩心,分别在混相、非混相条件下进行了物模驱油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富气-N2复合驱方式,可获得接近于全富气驱的驱油效果,混相驱复合驱时低渗、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均为0.6 P V;非混相复合驱时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6PV,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4PV;相对低渗透岩心在该试验条件下,低渗、特低渗透岩心中,混相富气-N2复合驱采收率平均比非混相复合驱采收率高10.87%,技术指标具有优势;但非混相复合驱注入压力低、注同样P V数时所需气量少,其投入产出比平均为混相复合驱的1.314倍,经济上具有优势;特低渗透岩心富气-N2复合驱可以获得更好的驱替效果,在混相条件下,采用0.6PV富气+N2复合驱的驱替方式时,特低渗岩心的采收率为73.21%,比低渗岩心的采收率(65.91%)高7.30个百分点;在非混相条件下,特低渗岩心0.4PV富气+N2复合驱的采收率为62.05%,比低渗岩心0.6PV富气+N2复合驱的采收率(54.98%)高7.07个百分点;该研究为富气-N2复合驱在油气开采中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 孔凡群
    • 摘要: CO2驱油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但是受油藏条件的制约,中国大部分油藏CO2驱属于非混相驱,在非混相驱过程中气窜现象对于增产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试验研究压力、温度、注气速度和渗透率级差对CO2非混相驱过程中的气窜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采收率和生产气油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高,CO2驱替逐渐达到混相驱,CO2气窜程度降低,驱油效果变好;随着温度的升高,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CO2驱替气窜时机提前,采收率有一定程度降低;在非混相条件下注入速度和非均质性对CO2驱气窜影响较大,随着注入速度和非均质性的增加,CO2窜流时机提前,生产气油比提高,采收率降低;研究结果可以为CO2非混相驱方案设计和控制气窜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 秦嘉敏; 何永清; 秦建军
    • 摘要: 本文拟以XX油田某区块一典型特低渗油藏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首次研究非混相驱中流体PVT相态和注采参数的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注气方式、注入时机、注气速度等参数的优化,从而提出合理的特低渗油藏非混相驱开发方案,探索非混相驱提高特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可行性,为XX油田特低渗透储层有效动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在XX油田特低渗油藏中非混相驱可以提高采收率,达到油田增产的目的,对XX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涛平; 毕佳琪; 孙文
    • 摘要: 为了提高低渗、特低渗油层富气-N_(2)复合驱采收率,选用30cm长的低渗、特低渗2类天然岩心,分别在混相、非混相条件下进行了物模驱油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富气-N_(2)复合驱方式,可获得接近于全富气驱的驱油效果,混相驱复合驱时低渗、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均为0.6PV;非混相复合驱时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6PV,特低渗透岩心富气合理段塞为0.4PV;相对低渗透岩心在该试验条件下,低渗、特低渗透岩心中,混相富气-N_(2)复合驱采收率平均比非混相复合驱采收率高10.87%,技术指标具有优势;但非混相复合驱注入压力低、注同样PV数时所需气量少,其投入产出比平均为混相复合驱的1.314倍,经济上具有优势;特低渗透岩心富气-N_(2)复合驱可以获得更好的驱替效果,在混相条件下,采用0.6PV富气+N_(2)复合驱的驱替方式时,特低渗岩心的采收率为73.21%,比低渗岩心的采收率(65.91%)高7.30个百分点;在非混相条件下,特低渗岩心0.4PV富气+N_(2)复合驱的采收率为62.05%,比低渗岩心0.6PV富气+N_(2)复合驱的采收率(54.98%)高7.07个百分点;该研究为富气-N_(2)复合驱在油气开采中的实施和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 路盼盼; 徐敏; 杨昌华; 薛龙龙; 王佳俊
    •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细管实验,研究不同压力下注入CO_(2)的采出率、气油比随注入CO_(2)孔隙体积的变化规律,确定南华201区块CO_(2)注入的最小混相压力。结果表明:在非混相驱时,采出程度与注入孔隙体积呈正相关,注入气体突破后,采出程度增加幅度不大;在混相驱时,气油比在注入气体突破后迅速上升,充分表明了注入气的整个过程是经过多次接触并不断使注入CO_(2)更加富化的过程。与非混相驱对比,混相驱的采出程度趋势相同但增加幅度大,采油效果更好。采出程度变化情况与注入压力相关,注入压力不同,采出程度也不相同。南华201区块注CO_(2)最小混相压力为23.7 MPa。
    • 孔凡群
    • 摘要: CO_(2)驱油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但是受油藏条件的制约,中国大部分油藏CO_(2)驱属于非混相驱,在非混相驱过程中气窜现象对于增产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试验研究压力、温度、注气速度和渗透率级差对CO_(2)非混相驱过程中的气窜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采收率和生产气油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高,CO_(2)驱替逐渐达到混相驱,CO_(2)气窜程度降低,驱油效果变好;随着温度的升高,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CO_(2)驱替气窜时机提前,采收率有一定程度降低;在非混相条件下注入速度和非均质性对CO_(2)驱气窜影响较大,随着注入速度和非均质性的增加,CO_(2)窜流时机提前,生产气油比提高,采收率降低;研究结果可以为CO_(2)非混相驱方案设计和控制气窜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 李梦越; 刘颖; 王力; 盘潇潇; 柯亚勇
    • 摘要: 为明确CO2非混相驱波及特征与其影响因素,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低渗岩心取样并进行CT扫描构建其二维微观孔喉模型.在此基础上,借助Comsol流体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从微观角度对比了CO2驱和水驱的波及特征与区别,并对不同岩石润湿性下的CO2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观孔喉内水驱形成单一流通通道,油水界面分明并以活塞式驱油的方式流动,而CO2驱则形成多个流通通道,油气界面存在明显过渡段并以顶替原油的方式流动;不同的孔喉壁面润湿性会对油相流动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岩石由亲油向中间润湿性转变后油相流动效果变好,亲油岩石向疏油性转变后油相流动效果变差.
    • 苑志旺; 杨宝泉; 杨莉; 顾文欢; 尚凡杰
    • 摘要: 针对传统气驱特征曲线未能有效描述地层中实际渗流的流体(注入气)和被驱替原油的关系,在分析油藏注气开发驱替过程基础上,分别描述了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油气渗流特征.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出了地层中实际渗流流体(注入气)和被驱替原油的关系式,即累积注气量-累积产油半对数关系,命名为新型气驱特征曲线,分析了该曲线的适用条件.应用实例,研究了注采井网和驱替机理变化对气驱曲线形态特征的影响.在已知注气量的条件下,利用该曲线可实现长期及阶段产量预测,且在注气开发较早阶段便可应用.%Because the conventional gas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fails to effectively describe actual seepage fluid (injected gas) in stratum and displaced crude oil,displacement process of gas injection development is analyzed and oil and gas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miscible flooding and immiscible flooding are represented,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steady seepage theory,the rela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actual seepage fluid (injected gas) in stratum and displaced crude oil is derived,which is a semi-logarithmic function of cumulative gas injection volume and cumulative oil output;this is termed the new gas flood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nd its applicable conditions are analyzed.Relevant examples are appli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hanges to the injection production pattern and displacement mechanism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as flooding curve.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given volume of gas injection,this curve can be used to accomplish long-term and stage-yield prediction,and can be applied at the initial stages of gas injection development.
    • 马国军
    • 摘要: 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极强,递减率大、前期主要依靠弹性驱动,采收率较低.2005年以来形成了针对单井单元的注水替油和多井单元的注水开发技术,但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注水效果越来越差,为此2012年4月开展了注气三采提高采收率试验.利用最新的动静态资料,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结合前期地质认识,研究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机理.通过对注入气源的选择、地面注入工艺的优化、井口及管柱优化,成功实现了气水混注降压工艺及多轮次注气—机抽生产转换工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时效,减少了施工风险.
    • 李会会; 李文杰; 周生福
    • 摘要: 选择塔河油田典型油藏区块(稠油S48单元和稀油S86单元)碳酸盐岩缝洞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层流体高压物性测试实验及细管实验论证注气混相驱在塔河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CO2改善地层油物性参数的效果比干气好;稠油S48单元注气驱替无法达到混相条件,只能实施注CO2非混相驱;稀油S86注CO2可以实现混相驱,其最小混相压力为26.30 MPa,该压力值远小于本单元的原始地层压力,并取得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