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陈立夫

陈立夫

陈立夫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0篇、专利文献4945篇;相关期刊296种,包括福建党史月刊、四川统一战线、炎黄春秋等; 陈立夫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汪幸福、陈立夫、李伟新等。

陈立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0 占比:10.98%

专利文献>

论文:4945 占比:89.02%

总计:5555篇

陈立夫—发文趋势图

陈立夫

-研究学者

  • 汪幸福
  • 陈立夫
  • 李伟新
  • 林颖曾
  • 佚名
  • 刘力
  • 张伟
  • 范小方
  • 何桐森
  • 刘仰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珊琦; 邓向雷
    • 摘要: 湘雅村突发“逼宫案”张院长执意让贤1939年4月,湘雅在石硐坡建临时校舍,竣工后迁入授课,该地从此叫湘雅村。是年7月2日,湘雅举行贵阳临时校舍落成仪式。学校虽流落异乡,却已站稳脚跟,初具规模。1940年6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决定湘雅医学院由私立改国立时,当然会考虑院长一职的人选。据湖南省档案馆的馆藏记载:是月16日,张孝骞院长特意致函部长陈立夫,陈述湘雅的沿革、人事的变迁。
    • 黄珊琦; 邓向雷
    • 摘要: 私立改国立时的定名之争心系湘雅医学院国立之事的张孝骞院长,自1939年12月9日赴重庆向教育部提交湘雅国立案申请、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原则上同意接受起,至1940年5月,他得到的消息是:民国政府国务院拟将湘雅医学院定名为“国立湖南医学院”,但张院长力争保留“湘雅”名称,应为“国立湘雅医学院”。为此张院长于1940年6月4日就学院国立和定名之事特致专函给在长沙的止斋兄,足可见其苦心。
    • 张天宇
    • 摘要: 陈立夫知道,照片本身就是一张纸,真正珍贵的是照片背后承载的记忆,以及照片里面的人物。帮助今天的人,寻回过往褪色的记忆,这也是陈立夫认为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所在。广东汕尾,存真肖像馆。不大的门脸里,顾客向陈立夫讲述着脑海中的那些记忆。陈立夫是一名90后老照片修复师。简单来说,他的工作就是通过修复残破的老照片,帮助人们寻回褪色的记忆。每天,大约有数十张照片传到他的手里。修复一张老照片的过程往往是繁琐的,陈立夫需要在修图软件里耐心地复原图像的每一处细节,反复进行一些操作。因为父亲经营肖像馆的缘故,陈立夫很早就接触到了照片修复这一行。"我小时候,父亲常坐在电脑前修复照片、处理人像,耳濡目染中,我对照片修复也产生了兴趣。"
    • 李学通
    • 摘要: 国防科学技术策进会由顾毓琇最初倡议,在蒋介石的推动下于1942年末成立。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积极活动,意欲使之成为由其掌控的科学研究实体机构。该会组织章程草案历经数度更改,最后“定位为社会团体”。由于在职掌及工作内容和方式上都与最初的设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际上从成立之日起就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虽然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之下该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挥了相当作用,但是由于战时环境艰难以及经费不足等原因,策进会的工作受到各种制约而“壮志难酬”。
    • 柳清文; 林劲
    • 摘要: 1935年6月6日至1935年11月21日,钱穆在《益世报(天津版)》上分五期连载《近百年来之读书运动》,积极参与了陈立夫、吴铁城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倡导的“读书运动”,论证了为何要读书、如何读书、读哪些书等问题。钱穆有关读书问题的论说在报纸上连续发表,一方面反映了陈立夫等人倡导的“读书运动”影响之大,参与人员之多;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民国教育的发展使得阅读教育的传播从学校层面逐步扩展到报纸层面。梁启超在《饮冰室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中指出:“大抵国民识字多者,当利用报纸。”
    • 蒋兵魁
    • 摘要: 关于《小学识字教本》在陈独秀生前未能出版的原因,许多著作、文章或者归咎于时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的阻碍,或者认为是出于陈独秀对书名的坚持.根据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上述说法有待商榷.主要理由为:《小学识字教本》受到陈立夫阻碍导致无法出版的观点证据稍显薄弱;陈立夫没有阻碍出版的动机;《小学识字教本》是学术著作,国民党没有阻碍出版的动机;商务印书馆不是反对出版的幕后因素;抗战期间,"时局不安,物质供给匮乏,可能是造成《小学识字教本》无法出版的原因";陈独秀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影响出版的潜在原因.
    • 李敖
    • 摘要: 禅宗和尚说,菩提达摩东来,只为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为什么找不受人惑的人这么难?因为一般人常常都在自欺、欺人、被人欺的状态里面3当年陈立夫去美国的时候,蒋介石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说:“立夫同志,昨晚匆匆话别未尽词意,请早回国,愈早愈好,但请保重身体为第一。革命建国事业方始,努力奋斗之时正长,故体力之保养最为重要3不可以因疾病而影响精力,时刻留意健康,勿使劳动过度也。”
    • 唐宝民
    • 摘要: 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鹤山坪定居,因当时正值抗战时期,物价飞涨,所以他一直在穷困中度日。陈独秀编写了一本《小学识字教本》,时任国民党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对此很感兴趣,亲自批示,预支了20000元稿费给陈独秀。但后来,陈立夫认为这本书的名字不妥,于是写信给陈独秀,建议其改名,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以此征求陈独秀的意见,但陈独秀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一个字也不改,两个人因此闹翻了。
    • 蒋兵魁
    • 摘要: 关于《小学识字教本》在陈独秀生前未能出版的原因,许多著作、文章或者归咎于时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的阻碍,或者认为是出于陈独秀对书名的坚持。根据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上述说法有待商榷。主要理由为:《小学识字教本》受到陈立夫阻碍导致无法出版的观点证据稍显薄弱;陈立夫没有阻碍出版的动机;《小学识字教本》是学术著作,国民党没有阻碍出版的动机;商务印书馆不是反对出版的幕后因素;抗战期间,“时局不安,物质供给匮乏,可能是造成《小学识字教本》无法出版的原因”;陈独秀的身份和地位也是影响出版的潜在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