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阿甘本

阿甘本

阿甘本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电影、电视艺术、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黑龙江社会科学、外国文学动态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等;阿甘本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蓝江、张一兵、吉奥乔·阿甘本等。

阿甘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3 占比:91.8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81%

专利文献>

论文:9 占比:7.32%

总计:123篇

阿甘本—发文趋势图

阿甘本

-研究学者

  • 蓝江
  • 张一兵
  • 吉奥乔·阿甘本
  • 支运波
  • 蓝江(编译)
  • 韩璞庚
  • 马中英
  • 吴冠军
  • 姚云帆
  • 张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陈珈翎
    • 摘要: 潜能性的“生命”和“生命-形式”是对后疫情时代对阿甘本政治救赎之窥探,试图在后疫情时代的视角下,通过回顾阿甘本在疫情期间发表的在众人看来“不合时宜”的社论,挖掘其政治思想和生命理论中所蕴含的救赎内涵,即潜能性的“生命”和“生命-形式”。这两个概念是阿甘本扭转“神圣人”死亡命运的救赎手段,它们使得否定性、悲剧性的生命扭转至肯定性的生命。纵使阿甘本的政治思想带有着“沉思”“非行动”的局限性,但其理论对后疫情时代下的今天带来了重要的反思价值,即为我们提供了更好地诊断、反思“生命”与“形式”关系的方式。
    • 李美芹; 陈秀蓉
    • 摘要: 南非作家贝西·黑德的小说《雨云聚集之时》体现了生命政治中的“赤裸生命”、潜在性本体论的生命向度,以及对“来临中的共同体”想象。以副酋长玛登格为代表的至高权力为了将马克哈亚、波琳娜·赛比索和白人吉尔伯特·巴尔弗时刻转变成“赤裸生命”,任意创造了分隔性装置来悬置法律,并试图将这种“例外状态”变为常规。然而,“任意的独体”向至高权力发起挑战,拒绝“赤裸生命”碎片化的“生活形式”,从而寻找一种单数“形式生命”。乔治和米里佩德妈妈等人展现了“人类的慷慨大度”,将赤裸生命碎片化的“生活形式”转变为不受至高权力控制的“形式生命”,展示了潜在性本体论的生命向度,从而让“来临中的共同体”成为可能。最终,“来临中的共同体”将村民和波琳娜·赛比索等人从“例外状态”中解救出来。小说以现实性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想象。
    • 苏典娜
    • 摘要: 邵亦杨《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一书中由评论文字和当代视觉图像构成的世界,仿佛为我们打开了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她的文字有着女性的温柔、敏锐与细腻,用边沁(本瑟姆)、福柯、约翰•伯格、阿甘本等人的理论深入浅出地来剖析艺术作品,将一位位当代艺术家的传奇与神话向我们娓娓道来,又像智慧女神一样不断警醒我们,要去反思当代艺术世界的种种现象与问题,而不是随着市场和资本随波逐流。
    • 周志强
    • 摘要: 新的一年到来了。本期一如往年刊发一组盘点文章。苏丹、蓝江对左翼出版的总结,不仅仅是扫描浏览近年来各类哲学著作的状况,更是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当代中国思想的一些状况。无论是阿多诺、梅洛-庞蒂、阿尔都塞、福柯,还是巴迪欧、奈格里、阿甘本、斯蒂格勒、西蒙东,这些西方学者的哲学著作依旧在影响中国学界的思想图形。
    • 王琦; 梁海
    • 摘要: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思想家对共同体的反思和论争,对我们重新反思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及其未来走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让-吕克·南希在解构传统共同体理论的同时,在“存在—于—共通”的基点上重构了以分享、沟通、外展、绽出为本质特征的共同体,通过对“居间”和“共通”的强调将传统共同体发展为“非功效的共通体”。莫里斯·布朗肖在肯定南希共同体之思的基础上,赋予共同体以“不完满原则”,挖掘了死亡共同体和情人共同体的哲理内涵,将共同体定性为“不可言明的共通体”。吉奥乔·阿甘本则通过对存在的自身性、本己性以及“如其本然”状态的强调,充分敞开了处于个体的不可言明性和普遍的可理解性之间的独一性的内涵,乐观地肯定了共同体“正在来临”的基本特征。他们的共同体之思和共同体之辩,既是在巴塔耶“否定的共通体”思想基础上的自为生长,又是彼此共同体思想的相互应和,形成了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同体之思的不同面相。
    • 陈琦
    • 摘要: 阿甘本生命政治的前期计划因受困于否定性逻辑而沦为形式主义的决断论,究其根源是他讨论的权力问题脱离了具身性的要素,忽略了身体的物质实践在参与人主体化构成中的能动作用。进入2000年以后的阿甘本借《亵渎》《裸体》《身体之用》等论作恢复了身体本体论的视角,并紧随晚期福柯开启对主体伦理学、身体技术等问题的研究,由此“身体”成为他后期理论工作依托的核心术语,成功解决了个体为权力意识形态无限收编的理论困境。通过还原阿甘本生命政治理论的具身性特点和身体谱系学的路径,可以开发出身体内在性力量所启示的诗学解放实践。
    • 韩振江; 张玉玲
    • 摘要: 20世纪“现成物”与波普艺术的出现挑战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由此引发了艺术和美学领域关于艺术本体论的探讨。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阿甘本指出了当代艺术的三重危机,即艺术家与观赏者的分裂、好品味与坏品味的分裂以及艺术形式与内容的分裂。通过对艺术词源的追溯,阿甘本得出了艺术危机的根源在于艺术原有的生产制作性质的丧失的结论,其中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现成物”与波普艺术。一方面,二者颠覆了以往人们关于艺术的想象;另一方面,从二者再次统一工业生产与艺术的企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所暗含的寻回古代技艺的诉求。阿甘本独特的研究视角为当下人们思考艺术本质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
    • 潘源文
    • 摘要: 在《书斋纪》中,阿甘本回到了语文学的注疏传统,在21篇文章中品读了跨越7000年的画作与雕塑。这本篇幅短小的品艺录构成了管窥阿甘本美学思想的一份提纲,本身也可视为一部有待读者进一步注疏的未完成作品。
    • 张泽宇
    • 摘要: 当人类步入数字时代,意味着生命政治也走向了数字时代的生命政治。数字技术成为一种新型治理术为生命政治进行数字化的“生命治理”。与此同时,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数字化交往为内核的数字共同体正日趋完善,但在此进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数字共同体成员资格被承认的问题,数字“神圣人”问题日益凸显。数字“神圣人”即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能得到数字共同体的承认,其生命被数字共同体纳入性地排除,同时他们也无法得到现实共同体的承认,其生命被置入双重排斥的暴力体系之下,生命状态呈现出一种赤裸化的困境,而例外状态的常态化(新冠疫情)更将数字“神圣人”生命赤裸化困境暴露在我们面前,这成为数字化生命治理的重大现实挑战。走出这种困局需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域,构建数字时代下肯定性的生命政治,走向真正的数字共同体。
    • 王彦军; 王雅萍
    • 摘要: 潜能思想一直贯穿于阿甘本的政治哲学思想之中。在解读梅尔维尔的小说《抄写员巴特尔比》时,阿甘本借由对主人公巴特尔比的口头禅“我情愿不”的解析,深入阐释了“潜能”概念和“赤裸生命”思想。阿甘本认为巴特尔比无作性的行为和话语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最高形式的反抗。并由此揭示出了巴特尔比纯粹潜能的存在形式对现代社会权力装置反抗的彻底性。这种巴特尔比式的无作性行为和话语方式,正是现代社会例外状态常态化条件下,阿甘本所提倡与追寻的赤裸生命的救赎之路。本文旨在以阿甘本的解读为切入点,从“纯粹潜能”“抵抗”和“赤裸生命”三个角度分析巴特尔比身上所展现出的纯粹而又彻底的生命救赎方式,寻求其成为阿甘本阐释潜能和生命政治思想绝佳例证的深层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