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性

道德性

道德性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5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伦理学(道德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7篇;相关期刊356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南风窗、知识经济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孔孟儒学历史传承与转化创新学术研讨会等;道德性的相关文献由482位作者贡献,包括南方朔、叶飞、星云大师等。

道德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6 占比:84.3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1.13%

专利文献>

论文:77 占比:14.56%

总计:529篇

道德性—发文趋势图

道德性

-研究学者

  • 南方朔
  • 叶飞
  • 星云大师
  • 严存生
  • 王苇琪
  • 蒋永学
  • 费霏
  • W.布拉德利·温德尔
  • 余京华
  • 刘惊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巫小芳; 张先连
    • 摘要: 幼儿的品格教育对于人的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责任感作为幼儿一种重要的道德性品格,一直被家长、教师及教育研究学者广泛关注。在责任感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诸多方面都需要家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责任感的发展。但是我们发现,家园共育中存在家园双方地位不对等、教育资源浪费、评价片面等问题,导致在幼儿责任感培养的过程中,无法实现有效的家园协同。为了解决责任感培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多方互助、资源共享、多方互评的三维家园共育策略。
    • 赵海亮
    • 摘要: 后现代性冲击着传统教育的价值体系,导致教育惩戒的存在危机,缺乏普遍通约的程序性与规范性话语成为教育惩戒的存在假相,使其处于一种存在意图不明和价值需求混乱的状态。对教育惩戒的存在论追问包含“戒以为何”的存在价值追问与“何以为戒”的存在样态追问。合乎教育目的的教育性、符合教育过程的道德性与实现教育结果的正义性构成了教育惩戒的存在之道,其中,教育性是存在之基,道德性是存在之本,正义性是存在之根,三者共同构成了教育惩戒的存在价值,不可须臾相离;从教育惩戒要素出发回答惩戒存在的应然样态,只有符合其存在之道,具备生生之样态,才能使其保持“永”在与“善”在,从而生生不息。
    • 李菲
    • 摘要: 教材融科学性、人文性、道德性为一体,具有权威性、代表性、核心性、主导性的地位和作用。教材不但界定了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了学生学的任务,它是保证学校基本教育质量的“依靠”和“凭借”。我国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科书革命”的口号:“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材是知识、智慧、精神的载体,理所应当成为真善美的传承载体。
    • 郭瑞琪
    • 摘要: 为探求如何能使设计变得更加具有包容性、道德性和可持续性,文章通过对设计方法论相关文献及案例的查阅检索,分别从设计概念、特征分析和设计策略等不同角度介绍了目前包容性、道德性和可持续性设计的概况,重点研究了适用于我国包容性、道德性和可持续性设计的应用尺度,以期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高锋; 鲁兴树
    • 摘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有道德的人。要培养有道德的人,教育必须是道德的,学校必须是道德的。然而,在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常常会出现不道德现象,产生不道德问题。因此,要落实“立德树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提升学校教育自身的道德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基于学校的文化传统,江苏省常州市河海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河海实验小学”)把建设一所有道德的学校作为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的愿景和目标。
    • 风伊万
    • 摘要: 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朱里奥·杜黑在上世纪初提出的“制空权”论述中,特别推崇战略轰炸的决定性作用,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得以实践。尽管对于大规模轰炸的实际效果和空袭平民目标的道德性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不分昼夜的狂轰滥炸,尤其是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所产生的震撼,让所有人不寒而栗。冷战时期,作为核威慑的重要一环,美苏两国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就给全球天空笼罩上挥之不去的恐怖阴云。
    • 高义吉; 王夫艳
    • 摘要: 道德性是大学教学的固有属性,指向大学教学的道德理性、道德准则与道德责任.道德性使大学教学必须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但在现实中,大学教学的道德性在实践中被不同程度地消解,体现在教书育人目的的遮蔽、消极的教学"行为示范"、教学发展的去道德化等方面.大学教学要回归道德性,需廓清教学质量的完整内涵,凸显大学教学的道德品格,建构专业问责机制,提升大学教学的道德责任,发展教学道德知识,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理念与能力,发展教学学术,建构大学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身份认同.
    • 高义吉; 王夫艳
    • 摘要: 道德性是大学教学的固有属性,指向大学教学的道德理性、道德准则与道德责任。道德性使大学教学必须承担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但在现实中,大学教学的道德性在实践中被不同程度地消解,体现在教书育人目的的遮蔽、消极的教学"行为示范"、教学发展的去道德化等方面。大学教学要回归道德性,需廓清教学质量的完整内涵,凸显大学教学的道德品格;建构专业问责机制,提升大学教学的道德责任;发展教学道德知识,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理念与能力;发展教学学术,建构大学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身份认同。
    • 肖芬芳
    • 摘要: 学界之前认为叶适的"天"仅仅是物质自然之天,事实上,叶适思想中的"天"更为首要的是其宗教超越性和道德性的内涵.叶适的天论思想继承了上古敬天、畏天的传统,主张顺着宗教超越意义的"帝、天"而敬天、畏天、奉天、法天;其"天德"思想及其将"德"视为天命归属之唯一根据的论断,鲜明地体现了天的道德性.此外,不同于宋代理学以"道德"统合天人时注重个人之心性与"天"相贯通的作圣之学的理论和工夫,叶适以"道德"架构的天人关系,主要是落在政治视域下"君""臣""民"与"天"的相互沟通.但这种沟通并不是民众心性的上达于天,而是在君臣共治的政治实践中,通过政治事业来传达的.因此,叶适的天论思想承接了上古以天论为现实政治之基础的传统,表达了君臣在保持对宗教超越之天的敬畏下,以"德"为纽带,共同构建王道政治的意涵.
    • 陈翔; 温潘亚
    • 摘要: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在新时代,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有力而深刻地形塑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与样态,展现出一种价值观和一种道德观.其政治伦理意蕴主要包含:德法手段调节制度环境,伦理秩序规约生活形式,道德尺度衡量政治善恶,价值取向彰显人民至上.它所追求的道德性与秩序性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其核心是一整套稳定、成熟的政治架构及内在机理.研究这种政治架构和内在机理,可以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而言,如何理解和推进自我革命,我们认为必须回到自我革命的认知取向中,因为不管是理性之思,还是情感认同,它都是现实的政治道德行为不可或缺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