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赎罪

赎罪

赎罪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62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1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364种,包括中国天主教、民主与法制、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八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等;赎罪的相关文献由518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晗子、俊歌、张达明等。

赎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1 占比:99.8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8%

总计:562篇

赎罪—发文趋势图

赎罪

-研究学者

  • 吕晗子
  • 俊歌
  • 张达明
  • 付昌玲
  • 周涓
  • 李冲
  • 李邑兰
  • 杨予琪
  • 王改霞
  • 王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吴冬璇
    • 摘要: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赎罪》中的女主人公布里奥妮从13岁到77岁的生命历程,即她是如何从稚嫩的少女蜕变为成熟的作家,并成功地完成了赎罪。通过以分析童年、成年、老年三个不同阶段的女主人公布里奥妮为线索,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剖析其犯错的原因,探究其从“犯罪”到“赎罪”的全过程。
    • 刘朴芳
    • 摘要: 《赎罪》中的布里奥妮因指控罗比为强奸犯,从而让罗比承担了本不属于他的罪名,之后布里奥妮用其一生来为自己救赎。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对布里奥妮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揭示出布里奥妮的认知及其行为主要是因为家庭成员身份的缺失所导致的,影射出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
    • 黄伟龙
    • 摘要: 探讨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赎罪》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与创伤主题之间的互动关系。小说伊始的扉页引语具有互文特征,其实是麦克尤恩借助文本指涉来建构误读创伤的期待视野。随着正文故事的展开,叙述视角的拼贴、文本叙述干预、预叙等后现代叙事策略相继出现,与布里奥妮创伤言说的欲言又止、难以平复相得益彰,增强了布里奥妮创伤叙事的后现代性。此外,多种全知叙述视角的切换解构了传统的、单一的宏大创伤叙事结构,使得个体创伤与家庭创伤、战争创伤、社会创伤得以巧妙融合,让后现代创伤叙事策略深入地参与到现代社会多元创伤主题的表达之中。
    • 徐月华
    • 摘要: 2001年,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赎罪》问世,震动了整个英美文坛。小说在开篇第一部分,就仿佛带领读者重回简·奥斯汀创作时代的英国乡村庄园,而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伊恩·麦克尤恩将《赎罪》称为他的“简·奥斯汀”小说,可见简·奥斯汀的小说对这部作品确有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作立场、叙事风格和诉求传达上。然而,《赎罪》后续部分的文体转换,又使读者迅速抽离出身,待到读完整个故事,读者甚至能从中窥见整个英国小说历史的发展痕迹。显然,作为一部实验性作品,它不仅继承于简·奥斯汀小说,更是对简·奥斯汀小说、甚至是整个英国传统小说的突破和创新。它的成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 李雪; 张超博
    • 摘要: 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共同作用于麦克尤恩的《赎罪》之中,并在三个维度上构建了空间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物理空间与人物塑造和情节、心理空间与成长、社会空间与命运。人物的行动和命运受其所处空间的影响和制约,故当主人公在其所处空间无法完成赎罪时,因其赎罪的需求,新的空间得以生产并完成赎罪。麦克尤恩正是通过三种空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关系的呈现,提供一种以空间生产进行救赎的范例。
    • 刘安琦; 梁艳
    • 摘要: 《赎罪》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布里奥妮因为感情上的挫折而做出伪证,造成了一生难以挽回的后果的故事。本文通过结合弗洛姆异化理论下的自我异化和人际关系异化角度,围绕"赎罪"这一主题,分析布里奥妮犯下滔天罪过的原因。
    • 石凤龄
    • 摘要: 英国作家伊恩 ? 麦克尤恩的《赎罪》运用多重式内聚焦的叙述模式讲述了一个罪与赎的故事。小说聚焦于主人公布里奥妮年少犯罪到成年赎罪的心路历程,具有自我反思和成长的意味。同时,元小说结尾体现麦克尤恩对小说的虚构和历史的真实之间思考和尝试,是小说家的后现代语境下创作意识的成长。
    • 邹菲菲
    • 摘要: 利用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从主题、故事情节、写作风格等方面分析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旨在结合语料库,探究传统研究方法中尚未发现的文本意义和特征,重新审视布里奥妮自我救赎的心路历程.首先,选取麦克尤恩其他16部作品作为参考语料库,利用Antconc提取出主题词进行归类并分析其特征,发现《赎罪》中的主题词以人物角色为主,包括了与赎罪主题以及战争等相关的词;进而将《赎罪》词丛分别与麦克尤恩其他作品、同时代其他作家作品的词丛对比.结果表明:该小说三词和四词词丛的特征反映出麦克尤恩更偏向于使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最后探讨《赎罪》主题词和高频率词丛对小说赎罪主题的作用,得出以人物角色为主的主题词推动了赎罪故事情节的发展,与赎罪主题相关的特有词丛更凸显了这一主旨.
    • 张巧娣
    • 摘要: 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善于以细腻的文笔描写人物内心的不安与惊恐,其许多作品反映了人性的本能。本文主要基于其小说《赎罪》,借助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面分析主人公布里奥妮的行为与动机,旨在探寻小说女主人公的内心需求。
    • 付昌玲
    • 摘要: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通过多视角叙事重塑了人物与故事情节,并给主人公布莱奥妮的叙述附上了自我辩护的色彩;通过元小说式自反叙述,让读者领略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独特的辩证关系;小说又借由布莱奥妮这个人物实现了对于罪行的救赎、心灵的净化以及意义的建构作用,从而向读者诠释了艺术的多重功能.这种叙事诗学建构方式反映了麦克尤恩全新的小说创作观念,体现了他对于世界的独特体悟和感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