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赋存

赋存

赋存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53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地质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96篇;相关期刊205种,包括地质找矿论丛、矿床地质、煤田地质与勘探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山东煤炭学会2011年工作会议暨薄煤层开采学术论坛、“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暨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2003地下水勘察与监测技术方法经验交流会等;赋存的相关文献由139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萍、唐修义、柳波等。

赋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4 占比:62.4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93%

专利文献>

论文:196 占比:36.64%

总计:535篇

赋存—发文趋势图

赋存

-研究学者

  • 陈萍
  • 唐修义
  • 柳波
  • 刘庆
  • 付晓飞
  • 梁彦杰
  • 田善思
  • 丁雪
  • 刘学明
  • 刘昌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云; 舒抒; 罗鑫; 钟琴; 邹华
    • 摘要: 甾体激素是一类强效的内分泌干扰物,早先的研究重点在于最先发现的雌激素,而实际上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的使用量远大于雌激素和雄激素,并且GCs对COVID-19确诊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广泛肯定。在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的大背景下,GCs的使用量还可能持续增加。因此,了解GCs在水环境中的源和汇,掌握其在环境中的赋存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对评估和控制GCs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此进行文献调研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GCs的环境行为研究提供参考。GCs主要来源于制药厂、医院、养殖场以及污水处理厂,其在多个河流湖泊中检出率为50%—100%,水相质量浓度最高可接近500 ng·L^(-1),在沉积物中为1.10—5.85μg·kg^(-1)。GCs的亲水性强于其他甾体激素,其在水环境的迁移性可能更强,因此在地下水中也有检出。在环境赋存和归趋的研究中,未来可重点关注常见GCs的前体物及代谢产物、悬浮颗粒和有机质等对GCs环境行为的影响,以及GCs与其他类污染物在不同环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在毒理研究方面,针对GCs对人体健康以及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对其他营养级生物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影响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开展,这样才能为更科学地评价GCs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支撑。
    • 田黔宁; 张炜; 王海华; 邵明娟; 姚树青
    • 摘要: 世界能源结构正面临着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过渡的第3次转变,氢气作为易燃且燃烧时不产生污染的清洁能源,将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氢的工业生产主要通过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电解水制取,对天然氢的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仅在非洲马里开采出天然氢。但是,天然氢已在世界各地被陆续发现,据相关文献报道天然氢可能来源于深源、水岩反应和水的辐解等非生物成因以及热成因、微生物成因等生物成因;天然氢包括游离氢、包裹体氢和溶解态氢3种类型;全球天然氢分布广泛、潜力巨大,据最新估算,除深源氢以外的天然氢潜在估算量近(254±91)×10^(9) m^(3)/a;目前在马里、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及欧洲的部分国家都已陆续开展了天然氢勘探开发工作。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天然氢有望成为氢能生产的重要部分。基于前人的大量研究,介绍了天然氢成因、分类、以及全球天然氢的发现情况,总结了国外天然氢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中国在地下寻找天然氢的潜力,旨在为我国未来天然氢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 刘云霞; 孙蓓蕾; 刘超; 武杰
    • 摘要: 为针对性分析煤层中锂、镓的分布赋存特征,选取安太堡11号煤层为研究对象,统计了锂、镓在各灰分级别、硫分级别及纵向分层中的分布特征。通过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与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分析了微区范围内锂、镓与常量元素的结合关系,讨论了煤层中锂、镓赋存状态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锂富集于高灰煤中,镓在不同灰分级别与硫分级别煤中含量变化不显著。在纵向煤层中,锂在陆源物质供给充分时具有较高含量,镓分布较为均匀未呈现明显变化规律。微区原位分析中,锂的赋存与铝硅酸盐密切相关,镓可赋存于高岭石、勃姆石、黄铁矿、钠盐和钾盐中。煤层中锂与稳定元素锆的相关性系数为0.894,两者主要来源于物源区酸性岩浆岩。镓由于过渡元素的性质显示亲石性与亲硫性,在高灰煤与高硫煤中均具有较高含量,较强的元素迁移性使其在煤分层中趋于均匀分布。
    • 曹庆一; 杨柳; 钱雅慧; 胡银姐
    • 摘要: 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是煤炭地质、地球化学、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了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研究的相关成果。与世界煤相比,我国煤中Co、Mo、Pb、Sn、Th、U、V、Zn的平均含量较高。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极不均匀,且各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有所差异。我国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呈现出由北到南逐渐递增的分布特征,同时全国范围内存在局部地区含量异常富集的情况。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物源区母岩的性质、生物沉积作用、热液作用、地下水作用等。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赋存机制十分复杂,是影响有害物质脱除和元素迁移转化的根本原因。大数据方法是新时代下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补充,煤炭大数据对于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潜在价值。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具体化学形态、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环境效应、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大数据管理等内容仍是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 于少川
    • 摘要: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矿鉴定,结合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矿物组成测定、钨元素嵌布粒度测定、主矿物单体解离度测定等赋存状态及其分布规律,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可知,瑶岭周边矿区钨矿石属于石英脉型钨矿石。
    • 方莹莹; 王颖; 史建波; 阴永光; 蔡勇; 江桂斌
    • 摘要: 活性气态汞(Reactive gaseous mercury,RGM),在大气环境中通常被认为是气态的氧化汞,主导大气汞沉降过程,对汞的全球循环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RGM的多种采样和分析方法,讨论并比较了当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对RGM在大气中的生成、赋存、清除等环境过程以及相关的机制进行了梳理,并探究各过程在大气汞循环过程中的贡献.针对当前RGM分析的难点(如赋存浓度低、采集困难)与关键科学问题(如赋存形态与转化),需着力发展实际环境中RGM采集和形态分析的可行方法,进而深入探究其环境行为.大气中RGM的分析方法和环境行为研究是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将是未来大气汞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深入理解RGM在大气汞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邓延慧; 王正文
    • 摘要: 指出了湖泊沉积物氮磷赋存转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尤其在湖泊外源营养盐输入得到有效控制后,其内源过程将严重制约湖泊生态的修复.因此,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湖泊营养盐循环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对近30年(1991~2020)湖泊沉积物氮磷赋存转化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赋存形态、含量及分布特征、界面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水质和生态效应等方面,提出了未来还需要拓展同位素示踪等研究方法,加强多要素协同下影响机制的研究.
    • 王文峰; 王文龙; 刘双双; 白洪阳; 王昱龙; 段飘飘; 秦可敏; 陈义林
    • 摘要: 煤炭与铀两种资源在空间配置和成矿上有关联性,其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控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基于大量文献调研及前期研究成果,探讨了铀在煤中赋存分布及其在洗选、燃烧、淋滤过程中的迁移特征,取得一些认识:①煤中铀的富集成矿与成煤大地构造演化相关联,西南富铀煤主要与峨眉山玄武岩及断裂构造有关;西北富铀煤一般分布在拗陷和断拗陷盆地开阔地带一侧并与上覆砂岩型铀矿有关.②煤中铀主要与煤中有机质(主要是腐殖酸)结合,富铀煤中铀可以微细粒含铀矿物形式存在,并与有机硫、硫化物紧密共生,故在选煤过程中,无论重选还是浮选,其洗选脱除率均不高(最高为68.3%),部分煤浮选时铀甚至富集到精煤中;在煤燃烧过程中,铀或多或少都会以气相形式挥发到大气中.③富铀煤一般也同时富集V、Mo、Se、Re、Cr等高价态变价元素,这与有机体深埋分解造成的强还原环境有关,对于那些不变价元素如Sc、Y、La等的沉淀富集主要与腐殖酸形成的酸化条件有关;这些共生组合元素,在富铀煤的分选及煤矸石的淋滤过程中表现出一致的迁移行为.④电厂燃煤过程中铀主要富集(呈数量级的增加)到飞灰和底灰中,粉煤灰中铀淋出浓度一般随淋滤液pH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其萃取率随灰化温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研究结果为铀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 张喜峰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龙江县区域地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重点扇形平原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北部后陵区基岩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了仔细分析,找出地下水开采利用条件,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确保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熊希瑶; 贺聪聪; 焦啸宇; 王成俊
    • 摘要: 作为最广泛应用的塑化剂之一,邻苯二甲酸酯(PAEs)化合物不可避免地排放到环境中,它的化学结构与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类似,由于高脂溶性而在生物体内有极强的富集作用,会破坏生态环境并威胁人体健康.为此,系统阐明了水生态环境中PAEs塑化剂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关于PAEs塑化剂在水体、沉积物、微生物等水生态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代谢途径及行为归趋,最后对环境中PAEs塑化剂的防治控制技术提出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