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诗文创作

诗文创作

诗文创作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817篇;相关期刊267种,包括徽州社会科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炎黄纵横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四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诗文创作的相关文献由35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仲、王定璋、王永波等。

诗文创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0 占比:29.64%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1.19%

专利文献>

论文:817 占比:69.18%

总计:1181篇

诗文创作—发文趋势图

诗文创作

-研究学者

  • 李仲
  • 王定璋
  • 王永波
  • 邹进先
  • 金荣权
  • 雷建平
  • 刘守安
  • 叶蕾
  • 多洛肯
  • 姜兆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摘要: 《清代蒙古族女性诗人诗歌艺术审美脞说》通过对蒙古族女性诗人诗歌艺术审美的梳理,探讨其诗歌创作审美空间场域中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文章认为:蒙古族女性诗人用少数民族的身份与视野,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在长时期的中华文化熏陶中,用汉语进行诗文创作,建构了诗意的文学精神家园;她们以独有的女性意识和诗学理念进行情感生命的诗化与开拓,使生命与诗歌完成融合,拓展出一片属于蒙古族女性诗人独有的审美空间,进行自我灵魂的建设与探索,最终确立了作为女性文学书写存在的永恒价值;她们诗化、艺术化的人生追求,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的多重交融的理解,突出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认同。
    • 黄江玲
    • 摘要: 洪亮吉因诗文出名,但科场不顺,四十五岁才得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随即出任贵州提督学政。持节黔中三年,精心琢育人才,大振黔中学风,创造出空前的业绩,唯有晚清的严修可与比肩。又得江山之助,在黔中创作大量诗文作品,其中不少篇章是洪氏毕生代表作,更是贵州文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值得珍视和传扬。
    • 琚佳文
    • 摘要: 台湾地区内渡文人是乙未割台后内渡大陆的一个特殊文学群体,而汪春源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员。就内渡而言,汪春源面对割台表现出强烈的抵制行为以及深厚的民族意识,有充满激昂不平之气的文章。当他远离故土沦为“弃民”时,迷惘失落的漂泊之感涌上心头,然而汪春源并没有沉溺于哀痛之中不能自拔。他的作品中留下的不只是对自己遭逢而发的心声,而是更多地借助创作来调适和抚慰自己心理上的失衡,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
    • 宣莉
    • 摘要: 马世俊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画家,有《茅山记》《登燕山记》《方山记》《匡庵诗文集》等多种著述存世,但目前学界对马世俊著述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从文献学的角度出发,立足基础史料,通过对马世俊著述的版本与内容进行考辨,可以对其生平经历与生活态度有进一步的了解,亦有助于古代文献的整理。
    • 皮凌斐
    • 摘要: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其诗文气象广大,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在这磅礴气象之下,也零星地记载着韩愈对自我个体的描述,“饥”“寒”“贫”“穷”等字眼出现于诗文之中,更有《送穷文》具体列出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结合其生平可知,其“穷”主要体现在前半生的经济窘困上,即“身穷”;其“困”主要表现在为官之后的伟大志向不被满足,即“志困”。这种身穷志困的现实经历对其身体健康、诗文创作和道统思想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刘凤坤; 任一寰
    • 摘要: 如今,很多学生面对作文,望而却步,但求高山流水遇知音。身为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课,如何在学生的心湖上重新激起醉人的涟漪,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在此,笔者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效果,总结出激励学生作文的三种方法,分述如下:一、教材导航引诗情天地诗心,诗文创作是写作的一部分,在绚烂多姿的文学圣殿中,诗词之美是无与伦比的。
    • 贺莉莉
    • 摘要: 文章通过梳理提炼公安派三袁昆仲在不同时段的诗文创作,归纳晚明特殊时代背景下三人创作的共性表征.三袁之间,既有共同推动晚明文学思潮革新的鲜明价值诉求,也有面对传统压力下同路寻求自适与解脱的情感依托,呈现出围绕性灵书写相互影响、整体互承的动态发展趋势.三人思想与创作上的相系相袭,有意形塑,不但提升了晚明公安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在客观上强化了三袁这一特殊家族文人群体在晚明思潮及文坛格局中的认知与评价.
    • 李仲
    • 摘要: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江西诗派的宗师和领袖。他所阐述的诗文创作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对读书治学的思考,至今仍能为我们指点迷津。宋代崇宁二年,即公元1103年,年届花甲的黄庭坚将自己多年诗文创作实践的思考倾注于笔端,写在了给外甥洪驹父的信中。
    • 张书宁
    • 摘要: 易代之际的诗文书写是林纾复杂心态的现实流露.一方面,诗文的大量出现代表了林纾由文学翻译到文学创作的实践转向,这一转向也间接地表明林纾对于文学意图的改变和重塑;另一方面,林纾的诗文多以战乱之惨烈、个人之悲怆为旋律,在文学书写中凸显作者在易代时期的价值定位,进而展现战乱因素对于林纾"共和老民"与"大清遗老"的身份影响.在这双重身份的摇摆之间,林纾内心深处的酸楚、惊恐与无奈跃然纸上,令人动容.因此,解读易代时期的林纾诗文是研究晚清遗民之身份形成及选择的重要方式.
    • 周子颐; 罗秉相
    • 摘要: 苏轼作文,往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强调“有为而作”,他的书法创作与他的诗文创作可谓一脉相承,也强调“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渴望摆脱形式上的束缚,追求随心所欲的创作状态。文学、艺术创作虽然载体不同,但都浸透了诗人人生境遇和艺术激情,其贯通一气的内在精神应该是一致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