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袭人

袭人

袭人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4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2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367种,包括南都学坛等; 袭人的相关文献由47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静娴、汪亭、闫红等。

袭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2 占比:99.80%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20%

总计:493篇

袭人—发文趋势图

袭人

-研究学者

  • 赵静娴
  • 汪亭
  • 闫红
  • 王晓君
  • 谢汝平
  • 郭帅
  • 三胡
  • 何红梅
  • 刘媛媛
  • 刘心武

袭人

-相关期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郭帅
    • 摘要: 根据《红楼梦》前八十回作者曹雪芹所留伏笔及与袭人相关的一系列意象、袭人名字由来及袭人“花解语”别称的典故,可以推知一二〇回本《红楼梦》中有关袭人再嫁蒋玉菡的结局是正确的但是不完整的;再根据袭人形象及成长经历可以推测袭人别嫁蒋玉菡不会是喜剧式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悲剧的开始;袭人应遭遇与蒋玉菡或生离或死别后才能为其一生画上不完美但完整的句号,同时这也是作者“伏线千里”的题中之意。尤其袭人无法脱离她的那个时代而独存,故袭人的悲剧结局因带有时代烙印而更具代表性意义。
    • 彭书平
    • 摘要: 自《红楼梦》出世以来,中外传抄者、研究者甚多,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视角也甚多,学者们从不同侧面不同层面拓展了《红楼梦》研究的宽度,挖掘了其深度。袭人是怡红院丫鬟之首,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在《红楼梦》中占据一定地位。把《红楼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已屡见不鲜,笔者以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浅析袭人的性格特征,以冀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
    • 郭帅
    • 摘要: 袭人和晴雯作为怡红院最重要的两个丫头,外形各异,性格不同,才能各有千秋。浑厚雅量的袭人使怡红院祥和安乐,嬉笑怒骂的晴雯又使怡红院生色添彩。她们相伴宝玉左右,通过宝玉视角尤能对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袭人胜在顾全大局,行事大方,明理尽责,但晴雯的快意恩仇,行事磊落,自在无忧同样令人折服;袭人安静守拙,以德代才,凭“贤”自保;晴雯明朗直爽,锋芒毕露,为才所误。真诚的袭人,无私的晴雯,于宝玉不可或缺,于审美不可多得,于艺术不可超越。
    • 刘奕男
    • 摘要: 袭人与黛玉同生于二月十二,在《红楼梦》“二元补衬”的美学设定中,二人在性格心理、与宝玉的缘分、命运轨迹的离合、对应花语等方面呈现出对立而统一的样态,共同表现作品“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主旨。袭人是《红楼梦》中颇受争议的人物,作者和后世评点者对其评价褒贬不一。针对后世较多的指斥,本文也从“二元补衬”的角度分析这一人物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悲剧意蕴,并提出较为客观的理解。
    • 张振贺
    • 摘要: 草长莺飞的季节,笔者走进葫芦岛市建昌县大山深处的头道营子乡后狮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远山如黛,蓝天白云下,宽敞整洁的道路贯通村庄,道路两旁洁白的院墙与青黑色瓦房构成了一幅恬淡静美的水墨画,墙角下鲜花摇曳,花香袭人。时而传来一阵“哞哞”的牛叫声,与蝉鸣蛙鼓合奏出动听的交响曲,给小山村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 吴星(文/图)
    • 摘要: 6月的滁州,热浪袭人,蝉鸣不止。位于滁州市境内的西润湖水库却别有一番景致,水光艳,万颂清波,连天一碧。美景如画的西润湖水库,是滁州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6月22日至24日,省人大常委会赴滁州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实地采访当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 摘要: 乘车一路从河坝来到山顶,海拔也上升到了2300多米。8月10日,走进汶川县灞州镇克枯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的羌式黄色夯土墙民居构成的美景,随着海拔上升,这里还能摆脱袭人的热浪,享受难得的清凉。
    • 戴荣里
    • 摘要: 袭人在《红楼梦》里是有良好结局的人物。和众多女子的悲惨结局相比,袭人的命运有非常独特的一面。袭人的为人处世独辟蹊径,更符合一个封建女子的性格,这也是袭人能有其相对圆满结局的基础。袭人是何许人也?她曾是贾母的贴身丫鬟,因为服侍贾母周到就被贾母推送给宝玉。作为众多丫鬟里的佼佼者,袭人有别具一格的为人处世风格,这个叫花珍珠的女人“细条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这个模样,就是放在当下的社交场合也是贤淑女子的典型形象。被袭人服侍过的史湘云对袭人更是大加称赞,以至于亲姐热妹地称呼。曹雪芹不愧是个大作家,能把袭人这样一个人物通过周围人的烘托描绘地如在目前,的确令读者眼前一亮。
    • 郭帅
    • 摘要: 袭人与平儿无论是在身份地位及处境方面,还是在相貌、品性及才能等形象塑造方面都可见“犯不见犯”笔法的印记。作者或者通过“明犯”,如在回目上二者的成对出现,或者通过“暗犯”,如在不同场景、相似情节下二者遥相呼应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表现来揭示她们形象的异同。同时,“犯不见犯”笔法的运用也有助于深刻把握这两颗犹如双子星般存在的相似人物形象的不同内涵。
    • 拂知
    • 摘要: 昨夜雨摧花落,林苑小径犹如披上了一层海棠花衣。而受了一夜冷落,那花色仍娇艳似火,只可惜未有芳香袭人。久立于窗前的她幽幽叹了□气,随即将窗扉半掩,正好遮去那一片红色残景。她拾起昨日未完的女红,然而还没来得及织就一尾红鲤,便有侍女匆匆赶来,说又有某家公子前来提亲,问她该如何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