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莜麦

莜麦

莜麦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轻工业、手工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93篇;相关期刊142种,包括农业开发与装备、宁夏农林科技、农业科技通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1年全国化学与光谱分析会议、2010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建会30周年庆祝大会等;莜麦的相关文献由67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才、徐惠云、张新军等。

莜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73.2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3.28%

专利文献>

论文:93 占比:23.48%

总计:396篇

莜麦—发文趋势图

莜麦

-研究学者

  • 杨才
  • 徐惠云
  • 张新军
  • 李成雄
  • 周海涛
  • 李天亮
  • 王建雄
  • 王盼忠
  • 韩美善
  • 韩启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浩楠; 韩启亮; 张成龙; 王星醒; 景玉川; 王毅
    • 摘要: 晋燕21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五寨站以自主创新的皮裸杂交后代‘9306-11’为母本,五寨莜麦‘三分三’为父本,通过种间杂交,采用系谱法历经6年选择、鉴定培育而成的中晚熟品种。2014-2015年2年区域性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18.3 kg/hm^(2),较对照晋燕8号平均增产8.8%,表现出高产、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的特点。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审定。
    • 于文龙
    • 摘要: 民间故事说,远古时,炎帝是种植五谷的始祖,他遍尝草木,发现了植物适应气候冷暖的程度,于是,给植物封地:江南水乡让稻子去,中原大地让小麦去,黄土高原让谷子去。可惜,高寒地区植物都不去,炎帝给莜麦披.上御寒的麦芒,赐了三杯壮行酒,从此,莜麦在塞外扎根,成为一大主食,名列“口外三件宝”——莜面、山药与大皮袄。
    • 刘伯洋
    • 摘要: 张北莜麦籽粒长8毫米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多为纺锤形,有腹沟,表面有细小茸毛,整体圆润饱满、大小均匀、富有光泽。加工后的莜麦面粉粉质细腻,麦香浓郁。莜麦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后来逐渐成为北部高寒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从唐代始,从内蒙、新疆、西藏等处被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美国等国家,最少有2500年的种植历史。莜麦在各地称呼很多,如“油麦”“稞燕麦”“玉麦”“苏鲁”等。
    • 韩启亮; 王星醒; 张浩楠; 景玉川; 王毅
    • 摘要: 莜麦新品种五燕18号,是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五寨试验站于2007年以“静乐莜麦”作母本、“永74-4”作父本,采用人工有性杂交,通过连续7年的选择、培育和品系稳定性测产鉴定,选育出圃的莜麦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5 d,平均株高109.9 cm,千粒质量26.1 g,抗旱、抗寒、抗病,适应性较广,2017年—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10.5 kg/hm^(2),较对照“晋燕8号”2032.5 kg/hm^(2)增产8.8%,适宜在山西秋莜麦产区种植。
    • 皇甫红芳; 李刚; 杨富; 苏占明
    • 摘要: 对晋北地区莜麦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探讨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为莜麦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和育种提供帮助。以从5个省引进的10个莜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莜麦产量有关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都存在差异,变异范围为7.62%~14.32%;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千粒质量、穗铃数、穗粒数、穗粒质量和株高呈正相关,其中,千粒质量和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穗铃数与穗粒数、穗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穗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7个农艺性状对莜麦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质量>穗铃数>穗粒数>株高>穗长>穗粒质量>生育期,千粒质量、穗铃数和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说明莜麦产量育种应选用千粒质量大、穗铃数多、穗粒数多的种质资源利用,并适当重视穗粒质量和株高。
    • 李松; 刘广才; 马彦
    • 摘要: 在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的基础上,引用粮食作物种子、农作物种子贮藏、耕地质量标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肥料合理使用准则以及有机肥料等规范性文件,规定了甘肃省莜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的宽幅匀播、宽幅匀播机以及莜麦等术语和定义.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规范了莜麦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
    • 郑亚军; 王贤; 侯雅馨; 李艳; 史攀琪; 吴晓洁; 朱玲芳
    • 摘要: 采用连续提取法提取莜麦球蛋白、谷蛋白-1、水溶性清蛋白和谷蛋白-2,分析4种蛋白质对亚铁离子的螯合能力,最终筛选出莜麦谷蛋白-1的螯合能力最高(螯合率为29.55%).以莜麦谷蛋白-1酶解物(naked oat glutelin-1 hydrolysates,NOG-1H)为原料制备肽-亚铁螯合物,并探讨酶的种类、亚铁离子用量、螯合时间等因素对NOG-1H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莜麦谷蛋白-1经碱性蛋白酶结合风味蛋白酶水解后,水解产物的水解度(15.32%)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45.26%)均最高;当螯合时间为90 min,pH值为2.0、温度为30°C、亚铁离子浓度为1.25 mg/mL时,NOG-1H均表现出较高的亚铁离子螯合率.
    • 唐杏拴
    • 摘要: 由于莜麦通常在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下生存,因此出现了莜麦不耐水、不耐肥的现象,使得莜麦的产量大幅度降低,应当加强莜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探究了莜麦新品种晋燕17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以及种植地区,还从轮作播种、水肥管理以及收获三方面分析了晋燕17号的栽培技术.
    • 侯富财
    • 摘要: 莜麦也被称作燕麦,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莜麦不但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还可被当作饲料使用.根据山区旱地莜麦栽培的特点与生产特性,对其种植技术和栽培措施等问题进行论证,经过对莜麦栽培技术实践的探究分析,细致对莜麦种植和收获后如何管理进行探讨.总结出一些有利于莜麦高产的实践经验,为提高莜麦的产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梁俊萍
    • 摘要: 以旱地莜麦为研究视角,研究了其栽培技术,探索其栽培工艺的推广方法.栽培技术具体包括:选种、轮作、密植、田间管理等.推广措施包括:加强工艺规范性管理、提升栽培宣传工作有效性、制定标准化食品生产体系.探究旱地莜麦栽培方法,以期提升莜麦种植产量,凭借有效的推广措施,以此提升莜麦农业种植的整体效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