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灸

药灸

药灸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5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专利文献72801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技术与市场、双足与保健、河北中医等; 药灸的相关文献由547位作者贡献,包括马玉侠、高树中、杜冬青等。

药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72801 占比:99.88%

总计:72885篇

药灸—发文趋势图

药灸

-研究学者

  • 马玉侠
  • 高树中
  • 杜冬青
  • 王秀英
  • 郝菊
  • 高翔
  • 冯杰
  • 张兆寿
  • 白新珍
  • 郝钦忠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悦; 刘满君; 温丽辉; 张明慧; 魏琳楠; 齐雪
    • 摘要: 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心理疗法对气滞血瘀型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治疗组30例予雷火灸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予雷火灸法治疗,止痛药组30例予口服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治疗,3组均治疗6 d。比较3组术后3、5、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评分及术后14、20 d创面愈合率。结果3组术后5、7 d疼痛VAS均较本组术后3 d降低(P<0.05),3组术后7 d均低于本组术后5 d(P<0.05),且治疗组术后3、5、7 d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止痛药组同期(P<0.05),止痛药组术后3、5、7 d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对照组术后5 d及3组术后7 d水肿评分均较本组术后3 d降低(P<0.05),3组术后7 d均低于本组治疗5 d(P<0.05),且治疗组术后3、5、7 d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止痛药组同期(P<0.05),对照组术后3、5、7 d水肿评分均低于止痛药组同期(P<0.05)。治疗组、对照组术后14、20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止痛药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心理疗法对缓解气滞血瘀型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且安全性高,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张凌凌; 戈盾
    • 摘要: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隔药灸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和早期肾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68例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34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134例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隔药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脂指标、血压变异性指标、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和早期肾损伤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79%(123/134),对照组总有效率76.12%(102/1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心悸评分外,其余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SBP变异性(SBPV)、DBP变异性(DBPV)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一氧化氮(NO)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WF、ET-1、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胱抑素C(CysC)、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隔药灸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改善眩晕、头痛、头如裹等症状,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延缓肾损伤进程,降低血压变异性,提高临床疗效.
    • 翟春苗; 李强; 王国栋; 石占利
    • 摘要: 目的 观察督灸配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口服养肺益肾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督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各项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I)、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及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分、mMRC、CAT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FN-γ、IL-4水平均显著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和血清IFN-γ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分、mMRC、CAT评分、各项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FN-γ、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督灸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COPD稳定期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平衡.
    • 郭李梦; 周运波; 孔小娟; 卓彩虹; 刘彬
    • 摘要: 目的 观察雷火灸对原发性痛经(PD)寒凝血瘀证患者痛经症状及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2例PD寒凝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后脱落1例)予经期服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3 d,治疗组41例(后脱落2例)予雷火灸治疗,经期灸3 d,经期后1周后再灸10 d.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1个月随访1次.比较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PGF2α水平.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VAS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CMSS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对照组CMSS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随访时对照组CMSS持续时间、严重程序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2组PGF2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治疗PD寒凝血瘀证可缩短痛经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雷火灸调节血清PGF2α水平有关.
    • 王娟; 吴扬; 于金凤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药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扬州市中医院门诊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药灸治疗)及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等。结果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组内比较,6个月的疾病复发率高于3个月(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可降低疾病后期的复发率,安全性较高,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 白平; 胡陵静; 郭婷婷; 刘楠; 何苗
    • 摘要: 目的 观察药灸、针刺联合腹腔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腹腔灌注rmhTNF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药灸、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在腹水控制率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33.33%(P<0.05).在功能状态改善方面,治疗后观察组卡氏评分(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较对照组均有减轻,尤其腹胀、小便短少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药灸、针刺联合腹腔灌注rmhTNF治疗恶性腹水安全有效,能提高腹水控制率和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显著减轻中医临床证候.
    • 张敏; 宋立媛; 王博; 杨添淞
    •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联合神阙药灸治疗气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CrS)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谷维素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神阙药灸治疗.从疲劳程度、躯体及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炎症与免疫情况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方面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S-14评分、SPHERE评分、PSQI评分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及IFN-γ表达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联合神阙药灸可以显著改善气虚质CFS患者的疲劳程度、躯体及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炎症与免疫情况及中医临床症状.
    • LI Yawen
    •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该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7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方法,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Wagner分级变化以及症状改善情况,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5.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83.3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足护理可有效提升疗效,易被患者所接受,是糖尿病足护理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 张珊
    •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 选取56例糖尿病足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每组28例, 对照组行湿敷西药、改善微循环、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 观察组则给予艾灸、中药内服联合足部护理,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89.29%) 显著高于对照组 (67.8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患者, 采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干预, 能减轻足部不适, 加速溃疡面康复, 临床应用价值高.
    • 汪雯; 邱根祥; 方昉
    • 摘要: 《灸法秘传》是一本汇集银盏隔姜灸法、太乙神针、雷火针的临床实用型艾灸专著.该文通过探析《灸法秘传》学术特色,为临床灸法应用丰富思路.该书首载银盏隔姜灸法,详述该法器皿的制作、操作及注意事项;该书主治病症范围广,选穴精炼达要,辨病选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卷末附录太乙神针和雷火针,与银盏隔姜灸法类似,适应证广泛.《灸法秘传》涵盖清代特色灸法,值得临床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