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荧光定量RT-PCR

荧光定量RT-PCR

荧光定量RT-PCR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33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肿瘤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23090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医学研究杂志、动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2第四届中国兽药大会、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论坛等;荧光定量RT-PCR的相关文献由1540位作者贡献,包括岳华、汤承、严菊英等。

荧光定量RT-PCR—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5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3090 占比:99.73%

总计:123422篇

荧光定量RT-PCR—发文趋势图

荧光定量RT-PCR

-研究学者

  • 岳华
  • 汤承
  • 严菊英
  • 卢亦愚
  • 史雯
  • 茅海燕
  • 冯燕
  • 徐昌平
  • 王志亮
  • 程小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施开创; 谢守玉; 赵晶; 莫胜兰; 刘惠心; 尹彦文; 司红彬; 屈素洁; 陆文俊; 冯淑萍; 粟艳琼
    • 摘要: 为建立鉴别检测A型塞尼卡病毒(SVA)与O型、A型、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FMDV)的方法,针对SVA 3D基因与O型、A型、亚洲Ⅰ型FMDV VP1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SVA与O型、A型、亚洲Ⅰ型FMDV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所建立的方法能特异性扩增SVA及O型、A型、亚洲Ⅰ型FMDV,与其他主要猪源病毒无交叉反应;对SVA与O型、A型、亚洲Ⅰ型FMDV质粒标准品的检出下限分别为2.50×10^(1)、2.50×10^(2)、2.50×10^(2)、2.50×10^(2)copies/μL;组内与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所建立方法检测2019年来自广西的30份临床疑似样品,SVA和O型FMDV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0%和70%,而未能检出A型和亚洲Ⅰ型FMDV。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为SVA与O型、A型、亚洲Ⅰ型FMD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特异、敏感、高效的技术手段。
    • 沈艳; 何长生; 刘华; 王维; 朱良强
    • 摘要: 为了解安徽省禽群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2021年3—11月从12个县(市、区)17个家禽屠宰点和1个农贸市场收集472份喉头气管组织样本,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诱发家禽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未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H5、AIV-H7)核酸阳性外,新城疫病毒(ND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禽偏肺病毒(aMPV)均有核酸阳性被检出,平均阳性率分别为9.96%、27.54%、1.06%、5.51%;NDV、IBV、aMPV的春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夏季检出病原种类最多;皖南、皖中和皖北区域均有NDV阳性被检出,皖南区域的IBV阳性率最高,皖南、皖中区域均检出aMPV阳性,而ILTV阳性仅在皖北区域被检出;鸡群中的NDV、IBV、ILTV、aMPV阳性率高于鸭群。病毒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占比为86.89%;单一感染中,IBV单一感染占比最高,为66.67%;混合感染中,IBV+NDV和IBV+aMPV双重感染占比较高,分别为45.83%和50.00%,仅检出1份三重感染样本(NDV+IBV+aMPV)。结果表明:安徽省家禽禽流感防控效果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NDV、IBV、ILTV、aMPV流行,其中IBV最为严重,且这些病原存在一定的季节和区域流行特征。因此,安徽省不同区域应根据不同病原流行特点,采取各有侧重的防控策略,完善疫病监测机制,在重点区域和高发季节加强疫病防控。
    • 杨明明; 陈泽鹏; 邓海滨; 沈会芳; 杨祁云; 林壁润; 阮小蕾
    • 摘要: 为揭示复合亚氯酸钠(500 mg/L)杀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机理,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药剂处理后的病毒CP基因和Rep基因表达量,并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TMV CP的破坏程度;同时接种心叶烟,通过枯斑数统计分析了TMV的侵染活性;利用大片段步移RT-PCR检测TMV相关基因片段的损伤,并使用透射电镜观察药剂处理后病毒粒子被破坏的情况。结果显示:①药剂处理30 min可以完全抑制TMV CP基因的表达,处理60 min可完全抑制TMV Rep基因的表达。此时,TMV CP被完全破坏,病毒也完全丧失了对枯斑寄主心叶烟的侵染能力。②药剂处理30 min时,TMV的183kDa-1、183kDa-2、183kDa-3、183kDa-4、54kDa、CP&MP基因编码区等6个区域中的183kDa-2、183kDa-4和CP&MP区域首先被损伤,但接种叶叶脉和接种叶叶柄上的这3个区域可以正常扩增。处理45 min时,接种叶叶脉、接种叶叶柄和接种叶上部叶片的183kDa-1、183kDa-3和54kDa区域可以正常扩增,而其他3个区域不能正常扩增;对照叶、茎、接种叶下部叶片的6个区域均不能正常扩增。处理60 min时,各部位的基因组片段扩增结果均呈阴性。因此,可以确定药剂处理导致的CP损伤是造成病毒侵染性丧失的主要因素,核酸损伤与病毒失活无关。③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药剂处理1.5 h后病毒粒体完全断裂成碎片状。
    • 贺有超; 赵超; 于颖; 周美琪; 赵磊飞; 石鑫鑫; 石晶静; 和玉婷; 赵鑫; 王瑞; 王超
    • 摘要: 成束状阿拉伯半乳糖蛋白(FLAs)在木质部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对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alba var.pyramidalis)FL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及其在山新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筛选与木质部发育相关的FLA基因,为鉴定其调控山新杨材性形成的调控机制及分子改良奠定基础。利用拟南芥FLA家族蛋白序列在山新杨基因组序列中进行比对,共获得11条PdbFLAs,编码区长度为540至1 440 bp。对其蛋白理化性质、高级结构、系统进化、基序分布、启动子元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结构和基序分析可将PdbFLAs分为3个亚类,每个亚类的蛋白结构和基序组成较为保守;系统进化分析可将PdbFLAs分为4组,这其中PdbFLA1、PdbFLA2、PdbFLA4、PdbFLA9与毛果杨、拟南芥中调控本质部发育相关基因聚为一组,推测该组内的PdbFLAs也具有类似功能;在PdbFLAs启动子中发现了与光、脱落酸(ABA)、胁迫响应和次生壁形成相关的重要顺式元件。对人工弯曲处理的山新杨木质部表型进行分析,发现树干出现偏心生长,应拉木组织被染成绿色,显示其纤维素质量分数高于对应木和直立木,木质化程度有所降低。利用荧光定量RT-PCR对PdbFLAs在根、茎、叶以及应拉木、对应木和直立木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dbFLA1在茎和应拉木中高度表达,说明在山新杨木质部发育过程中PdbFLA1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陈浩; 鞠永政; 王文文; 尹明荣; 李阳; 王一新
    • 摘要: 为快速、准确、灵敏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以PEDV N基因为靶标设计引物,建立了一种PEDV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的病毒核酸,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δ冠状病毒和猪轮状病毒等胃肠道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在2%以内,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运用该方法对2018—2019年采集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猪场的161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RT-PCR方法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说明,本试验所建立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PED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良好工具和技术支持。
    • 徐锐权; 吴文俊; 王可欣; 王悦源; 曹颖雯; 寇晓霞
    • 摘要: 目的了解2016-2018年广州地区儿童腹泻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控提供可靠数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和门诊的腹泻12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856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确定是否感染阳性,并从患者感染年龄、性别、时间等方面比较分析。结果856例腹泻标本中,诺如病毒感染阳性259例,阳性率为30.25%;其中不同年龄段腹泻儿童的诺如病毒检出阳性率依次分别为0~1岁组35.11%(构成比53.28%),1~2岁组30.13%(构成比16.99%),2~3岁组32.47%(构成比19.31%);0~3岁儿童阳性率构成比共占89.58%;以每年11~12月(冬季)和1~3月(春季)为发病高峰期(5个月构成比为81.47%);从病毒不同基因型分析,GI型和GII型诺如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0.9%和19.4%。结论诺如病毒是导致儿童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0~3岁儿童是诺如病毒的易感人群,以冬春季节为流行高峰,GII型为主要基因型。
    • 李敏; 周潇潇; 黄云川; 林鑫; 李桂黎; 李原野; 李俐睿
    • 摘要: 为了解猪巴氏杆菌病在成都地区猪群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2020年2~12月,笔者从成都地区三个无害化处理厂采集了1037份病死猪的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混合样品,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猪巴氏杆菌病病原.结果显示:猪巴氏杆菌病核酸阳性的有93份,阳性率达8.97%,表明猪巴氏杆菌病感染存在于成都地区的猪群中.
    • 郭艳飞
    • 摘要: 目的 研究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检测GⅠ、GⅡ型诺如病毒,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210例腹泻患者粪便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特异性均较强,与轮状病毒、札幌病毒、星状病毒之间无交叉反应,相同体系GⅠ、GⅡ型诺如病毒之间无干扰.常规RT-PCR的最低检测下限是103 copies/μL,荧光定量RT-PCR的最低检测下限是102 copies/μL.常规RT-PCR的检测率为5.71%(12/210),符合率为66.67%(12/18),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率为8.57%(18/210),符合率为100.00%(18/18);对18例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均证实为诺如病毒.结论 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均能快速检测诺如病毒,荧光定量RT-PCR更加灵敏,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 杨国祥; 陈全姣; 周豪; 朱功良; 李勇; 蔡华锐; 张俊; 陈婧; 陈光; 冯伟
    • 摘要: 为满足高通量快速检测野鸟中禽流感病毒的需要,本研究针对A型流感病毒M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一对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A型禽流感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鸡胚分离和RT-PCR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和耗时短等优点,可用于检测野鸟中携带的禽流感病毒.
    • 雷宇平; 赵凯; 张昱; 王仲兵; 图门巴雅尔; 张仲萍; 王锦; 宁艳; 雷冲; 胡明明; 孙杰; 王治维
    • 摘要: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H7N9亚型流感病毒的通用荧光RT-PCR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基因组序列,应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合成针对H7和N9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该方法开展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H7和N9核酸片段最低检测限均为1.7×103 copies/mL;使用该方法重复检测10次,H7和N9核酸片段检测的变异系数(CV)<1%,说明稳定性良好;利用第二代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样品,测得该方法灵敏度为100%(10/10)、特异度为100%(20/2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7N9亚型流感病毒荧光定量RT-PCR方法快速、准确、稳定性高、特异性好,为控制流感病毒传播增添了技术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