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花生品种

花生品种

花生品种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经济、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2911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中国种业、种子世界、花生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亚洲精细农业会议暨第五届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海峡两岸花生学术研讨会等;花生品种的相关文献由960位作者贡献,包括梁炫强、周桂元、张智猛等。

花生品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1 占比:2.0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2911 占比:97.96%

总计:23388篇

花生品种—发文趋势图

花生品种

-研究学者

  • 梁炫强
  • 周桂元
  • 张智猛
  • 戴良香
  • 陈小平
  • 洪彦彬
  • 丁红
  • 吴继华
  • 慈敦伟
  • 李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蕾; 张小乐; 孙世中; 贾昱靖; 郭嘉航; 唐光美; 张福琼; 黄晶心; 官会林
    • 摘要: 为了筛选对铅、镉耐性较强的花生品种,探究油料作物在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利用方面的潜在应用,通过温室栽培实验,研究了潍花八号、红花12号和黑丰一号3个品种花生在不同铅、镉浓度下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片酶活性变化的抗性效应.结果表明,土壤铅、镉污染抑制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P<0.05),3种花生的种子萌发率、株高、生物量、茎基直径、叶绿素含量均随铅、镉质量分数升高而降低.相对于另外2个花生品种,潍花八号在铅(5、10、20 mg·kg^(-1))和镉(1、5 mg·kg^(-1))处理下有更高的植株高度(P<0.05);在铅(0、5、10 mg·kg^(-1))和镉(1、5、10 mg·kg^(-1))处理下有较高的茎基直径;在铅(5、10、20mg·kg^(-1))和镉(1、5、10 mg·kg^(-1))处理下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最高.铅、镉胁迫下3个花生品种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质量分数均提高,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潍花八号在镉(1、5、10 mg·kg^(-1))处理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在镉(1、5 mg·kg^(-1))处理下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在铅(5、10 mg·kg^(-1))和镉(1、5、10 mg·kg^(-1))处理下脯氨酸质量分数最高.研究表明,相对于另外2个品种,潍花八号对铅(5、10、20 mg·kg^(-1))、镉(1、5 mg·kg^(-1))抗性最强,在铅、镉重金属污染土壤综合利用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价值.
    • 郭志铭
    • 摘要: 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广泛种植花生,当地花生需求量十分巨大。目前,朱桥镇花生种植产业稳定发展,收益提高,但在具体种植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花生质量偏低、产量下降,选种不精良等。本文分析了花生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以期为当地花生种植产业发展提供参考。1花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1.1选种与种子处理要想提高花生质量与产量,必须在播种前选取质量高、籽粒饱满的种子。根据山东省莱州市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优先选用山花9号、花育33号、潍花8号等花生品种。对种子进行筛选,去除颜色、形态较差的种子,同时去除霉变、携带病虫害的种子,防止出现弱苗病苗现象。
    • 赵雪飞; 范燕; 刘晓光
    • 摘要: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几年我国花生育种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面临花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针对目前花生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根据不同加工产品和市场需求,唐山市农科院充分利用现有优异花生种质,应用品种间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选育出了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蛋白花生新品种唐6417,经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产量表现优异、抗逆性好。
    • 摘要: 1.湘农小籽由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珍珠豆型早熟花生品种,登记编号为“GPD花生(2021)430139”,全生育期约129天。荚果为蚕形,小果,壳薄易脱;籽仁呈桃形,种皮为粉红色,有光泽,无裂纹及油斑,质地细松;百果重约120克,百仁重约48克,出仁率72.2%~73.4%,籽仁含油量达49.57%,蛋白质含量达26.77%。
    • 姜涛; 倪皖莉; 朱晓峰; 王嵩; 夏利娟; 谢明惠; 任学祥
    •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在施氮量300、150、60 kg/hm;三个水平下,以24个不同基因型花生品种为供试材料,分析花生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百果质量、百仁质量、产量等农艺性状,根据产量和增幅大小初步筛选出氮高效花生品种。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施氮水平中所有参试品种产量均值大小为:中氮水平>高氮水平>低氮水平;编号PZ-008、PZ-010、PZ-011、PZ-020等9个品种为三高效型品种,编号PZ-017是双高效型品种,编号PZ-003、PZ-009和PZ-015等5个品种为单高效型品种,并且氮高效型花生品种都有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
    • 郭凯; 李红梅; 蔡金兰; 母俊; 蒋相国
    •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4个花生品种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吸收和分配特征,旨在为花生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期4个花生品种对N、P、K的吸收量均表现为N>K_(2)O>P_(2)O_(5),花生播后50~77 d和77~110 d是花生氮、磷、钾养分吸收的高峰期,其中氮素的吸收高峰出现在结荚期(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46.72%),钾素吸收高峰出现在花针初期(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47.69%),磷素在花针初期、结荚期的吸收量分别占磷素总吸收量的39.56%、32.22%。不同花生品种生产100 kg荚果所需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3.18~4.62、0.34~0.49、1.25~1.80 kg,中花16、冀花16每生产100 kg荚果产量所需营养元素显著低于开农1760、豫花37,养分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也较高,是养分高效利用品种;而开农1760、豫花37是养分需求较多的品种。
    • 王涛; 蒋晓霞
    • 摘要: 易花0910是保定市易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国内登记的第一个加工型高油酸小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实现了高油酸、高产、早熟和加工性状的融合统一,填补了国内高油酸兰娜型花生品种空白。2019年通过了国家花生新品种登记。
    • 邓露; 王坤; 马富姣
    • 摘要: 一、播前准备1.土壤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通风良好、适宜灌溉、土层较深的地块。本地小籽花生种子饱满,脂肪含量高,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是保证种子整齐出苗的基础。整地要做到细致均匀,使花生处于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中。2.挑选良种宜选择果皮薄、籽粒饱满的本地特色小籽花生品种,选种剥壳后对种子进行筛选,挑出谷壳种子、小种子、破碎种子、感染种子和霉变种子等,保证花生出苗率。
    • 白冬梅; 薛云云; 黄莉; 淮东欣; 田跃霞; 王鹏冬; 张鑫; 张蕙琪; 李娜; 姜慧芳; 廖伯寿
    • 摘要: 低温寒害是限制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花生品种芽期耐寒能力的强弱是决定花生出苗整齐度和高产高质的重要保障。本研究利用品种综合指标值、权重、隶属函数值、D值对62个花生品种芽期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值越大,其耐寒性越强,反之耐寒性越弱。系统聚类分析可将62个品种分为5类,第I类为高耐寒型;第II类为耐寒型;第III类为中间型;第IV类为敏感型,第V类为高感型。相关性分析表明,油酸含量与D值及其他4个耐寒性指标值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花生油酸含量和花生芽期耐寒性强弱无关;各相对指标值与D值及各相对指标值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花生芽期耐寒性相对指标值之间具有一致性。通过对相对指标特征值、贡献值及权重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可作为花生芽期耐寒性鉴定的正向指标,相对发芽率越大,其芽期耐寒性能力越强,反之耐寒性能力越弱。本研究筛选出5个高耐寒性品种,建立了以相对发芽率作为花生芽期耐寒性的评价指标,对花生芽期耐寒性的高效鉴定和耐寒性新品种培育及其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和高效鉴定方法。
    • 陈小姝; 赵跃; 郭峰; 李美君; 高华援; 刘海龙; 吕永超; 宁洽; 李春雨; 孙晓苹; 张志民; 王飞
    • 摘要: 为了筛选出适合机械化联合收获的花生品种,本研究对22个花生品种(系)的荚果力学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2个花生品种(系)的结实范围平均值为9.63cm,其中冀农花15号最大为14.30cm,花育9621最小为5.42cm,15个花生品种(系)的结实范围在8~12cm之间。收获后第1至第5天,22个花生品种(系)的果柄强度大小差别较大,均值变幅为7.92~14.64N,拉力总趋势为先下降再升高又下降,收获后第4天拉力最大,秧蔓-果柄拉力大于荚果-果柄拉力。荚果立面、侧面、正面3个方向的果壳强度分析显示,皖花12、吉花11号、徐1313等19个品种(系)的果壳强度表现为:侧压>正压>立压。对同一品种(系)3个不同方向挤压果壳压力位移值进行比较,19个花生品种(系)立压位移值最小,20个品种(系)的侧压位移值最大。两个节点(荚果-果柄、秧蔓-果柄)的果柄强度、果壳强度与位移值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但果柄含水率、结实范围与其它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根据果柄强度和果壳强度等相关指标,选出18WH2007、H20-127、阜花38、吉花20、远杂9307共5个适合机械化联合收获的花生品种(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