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舆论战

舆论战

舆论战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53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军事、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3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西安政治学院学报、军队政工理论研究、对外传播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坛研讨会等;舆论战的相关文献由407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兴华、杨继成、王林等。

舆论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1 占比:84.3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63 占比:15.14%

总计:416篇

舆论战—发文趋势图

舆论战

-研究学者

  • 姜兴华
  • 杨继成
  • 王林
  • 侯宝成
  • 孙利
  • 熊蕾
  • 王志伟
  • 王握文
  • 盛沛林
  • 蔡世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振虎; 张璇娜; 李少辉
    • 摘要: 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广泛赞誉。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场中始终充斥着谣言与政治偏见,其本质是美西方对华舆论战的延续和翻新。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偏差以及文化争议引发的舆论碰撞,也给我国国际传播带来不少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舆论环境,我国媒体应进一步强化舆论斗争意识,建立攻防“统一战线”;敢于出击,转守为攻展开反制;巧用文化符号,提升国家形象亲和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谋求国际价值共识,积极拓展对外话语空间,多措并行优化对外传播战略布局,提升国际舆论战斗力。
    • 张文宗; 胡畔
    • 摘要: 美国政府视中国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并进行遏制打压,激起中国的强烈反对,而舆论战是中美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两国舆论战涵盖的议题广泛,影响波及全球,并发展到意识形态对抗和互相驱逐媒体从业人员的地步。中美双方的舆论攻势和各自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的特点息息相关,其阶段性效果与中美既有的国际影响力相匹配。在美国对华大打舆论战的情况下,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形象受损,但在国内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提振了士气。未来,美国可能仿效针对苏联和俄罗斯的做法,将舆论战更多地和心理战、政治战相结合,以服务其遏制中国的目标。为增强自身的国际传播力,更好地服务与美国的舆论战,中国需要维护好政治安全,提高话语和叙事能力及舆论反击效果,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融合,并将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传播的重点,以逐步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 罗昕
    • 摘要: 当前中国网民数量世界第一,呈现出网民年龄上更具成熟理性、网民城乡数字鸿沟逐渐缩小、互联网应用新业态高速增长的结构性趋势特征。在中国国际传播行动者网络中,网民群体与其他传播主体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在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我们要在战略上把中国网民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舆论话语权优势,通过提高网民国际传播素养、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传播网络、建设网络公共外交战线等引导策略,充分发挥中国网民群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 刘俊; 江玮
    • 摘要: 面对当前复杂的媒介生态与国际形势,以舆论战、信息战、认知战等为代表的传播语境、观念、方式和战法变革,成为了影响当前国际传播成效与影响力的关键因素。这要求我们亟需将国际传播工作提升至战略传播的高度,并且运用精准传播的方式更好提升传播效能。其中,战略传播方略需要注意政策布局的顶层性、资源调配的协同性、目标群体的针对性、价值输出的共识性、重点领域的统筹性,精准传播实践需要注意储备智能化技术、指向聚焦化群体、细分区域化目标、建设替代性渠道。
    • 喻国明; 杨雅; 颜世健
    • 摘要: 此次俄乌冲突,首次在虚拟空间的社交媒体平台开辟了舆论战的新战场,虚拟空间的数字孪生技术从身份、社交以及全链条结构上再造了现实社会的舆论战场景和生态:1.舆论主体呈现出扁平化、碎片化、层级化与智能化的特征;2.传播内容表现为诉诸恐惧情绪与人道主义框架,以及谣言噪音推动意见极化;3.舆论渠道表现为核心技术与控制文化形成信息偏见和话语垄断;4.信息受众呈现出流动性、圈层化、分布式的特征;5.舆论反馈表现为线上线下的信息动员、资源动员与情感动员。因此,社交媒体时代舆论战的关键操作是,因应舆论战的新特点,诉诸民众的情感共振和关系认同,同时提供有利的替代性方案;而切入点则在于,应融入全球传播格局,积极参与国际舆论新格局构建,把握信息作用机理的层次框架,争取多层次话语空间,走出中国道路。
    • 周晓锋
    • 摘要: 舆论通过传播才能产生,而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传播得以实现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送代特别是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战争与舆论的结台越来越紧密,由此形成的舆论战必然要遵循战争和传播的双重规律。由美国主导的近几场局部战争,将舆论战的运用发挥到了较高水平。
    • 王林
    • 摘要: 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前后,除了物理层面的战场外,双方也在舆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较量。通过研究历史资料、网络资料、新闻报道等,梳理俄乌战争前后舆论战发展过程和作战方法,分析其特点和效能,并总结其政策启示的结果表明,舆论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战式。我国对当代舆论战尚缺少实战经验,研究俄乌舆论战的过程、特点、吸收其成功经验,对维护我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赢得可能的舆论战,我国应借鉴他国经验,未雨绸缪地把握舆论战功能,加强舆论法律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作战力量建设,切实发挥舆论战作用。
    • 徐凌验; 房毓菲; 单志广
    • 摘要: 俄乌“数字战场”冲突空前激烈,呈现出网络战、信息战、舆论战、科技战、金融战、心理战等新型战争形式,重构了战争规则。美西方将数字领域的博弈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因素紧密挂钩,对俄全方位、多角度、围剿式制裁的做法须引起我国警惕。本文归纳了俄乌冲突中数字战争的六类表现形式,提出俄乌数字战争对我国的四方面启示,并探索提升我国数字竞争力的政策路径。
    • 徐斌
    • 摘要: 即墨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乐毅、田单等历史名将在此役中相继登场,为我们“上演”了一出斗智斗勇的“战国大戏”。特别是田单以临菑小吏的身份、舍我其谁的精神,主动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大任,使得“田单复齐”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经由司马迁“好奇”之笔的尽情描摹之后,后人出于对田单的个人“崇拜”,多以离间计、火牛阵等计谋盛赞田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这场战争的理性考察。作为《史记》中的战争名篇,《田单列传》值得我们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军事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并注重发掘即墨之战中那些亘古不变的胜战之理。
    • 肖剑
    •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美对华涉南海岛礁问题舆论战特点规律,分析了美开展对华舆论战的战略企图、常用方式手段和对我现实影响,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应对策略,预期可为加强美对华涉南海岛礁问题舆论战实案化及有关应对行动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