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耦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

自耦变压器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5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2882842篇;相关期刊312种,包括电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建设等; 相关会议64种,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变压器技术学术年会、2014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技术专委会学术年会等;自耦变压器的相关文献由1911位作者贡献,包括穆明建、周利军、王辉等。

自耦变压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82842 占比:99.98%

总计:2883488篇

自耦变压器—发文趋势图

自耦变压器

-研究学者

  • 穆明建
  • 周利军
  • 王辉
  • 张健
  • 文劲宇
  • 张栋
  • 于永军
  • 刘强
  • 张陈擎宇
  • 杜振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利军; 周祥宇; 林桐; 吴振宇; 高仕斌; 张陈擎宇
    • 摘要: 以1台含梯级叠铁心自耦变压器的分裂式绕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和均质化建模获得频变下含梯级叠铁心的导磁特性;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绕组电感和电阻的频变特性;再以变压器绕组线饼为单元,在MATLAB中建立考虑频变特性的绕组状态空间方程的解析模型,计算正常及轴向移位故障下绕组的频率响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逐渐增大,变压器叠铁心的各向异性相对有效磁导率和绕组的电感均逐渐减小,而绕组的电阻逐渐增大;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正常、轴向移位故障下绕组频率响应曲线变化趋势一致,这2种情况下考虑频变特性的谐振点频率最大误差分别为-3.35%和5.42%;考虑和未考虑叠铁心梯级影响时,谐振点频率最大误差分别为-3.35%和-8.48%。可见,考虑叠铁心梯级影响后再均质化建模可提高绕组频率响应的建模准确度,有效提高了绕组电感参数计算精度,解析获得频率响应曲线也更加准确。
    • 黄平啟; 陈小强; 王佳荣; 付菊霞
    • 摘要: 基于对多脉波整流系统直流侧谐波抑制的研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软件平台,从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移相角,并分析了移相角对12脉波整流系统中输入侧线电流、输出侧电压纹波、自耦变压器等效容量和系统中其他辅助器件的影响。该软件平台只需输入初始条件便可完成分析,无需公式推导,降低了系统分析复杂度,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分析移相角对12脉波星形连接变压器的影响。
    • 郭蕾; 江飞明; 于兴宇; 王东阳; 周利军; 林桐
    • 摘要: 针对传统的频率响应分析(FRA)法无法识别自耦变压器绕组常见轴向移位故障的问题,提出基于动态分频段的FRA法:首先,搭建自耦变压器轴向移位故障模拟平台,获取不同轴向移位故障下绕组频响数据;其次,将幅频特性曲线波峰点与相频特性曲线C-L过零点频率相同的点作为预备分频点,同时将频响数据动态划分为多个频段,并绘制分频段极坐标图;然后,提取极坐标图的4个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和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参数;最后,通过图形与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自耦变压器绕组的状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动态分频段的FRA法,生成的极坐标图数据点重叠情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图形分析和特征提取;不同绕组发生轴向移位故障时,各频段极坐标图变化趋势明显;同一绕组发生不同程度轴向故障时,极坐标图随故障程度增加差异呈变大的趋势;采用基于动态分频段的FRA法能准确区分自耦变压器轴向移位的故障绕组与故障程度,并能为自耦变压器现场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 杨德飞
    • 摘要: 对于变压器的一次电压与二次电压比较接近,且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联结组别都为星形联结时,通常情况可以将这个双绕组Yy联结组别的变压器设计成自耦变压器。所谓自耦变压器,就是一种一次绕组、二次绕组耦合串接在一起的变压器,它与普通双绕组变压器只有磁的联系不同,它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不仅有磁的联系而且还有电的联系。在同样的额定容量下,如果变压器一次,二次侧电压比较接近时,这种情况下自耦变压器的结构容量最小。所谓的结构容量,是指变压器在要求的容量下设计所产生的外形尺寸。
    • 胡隽璇; 曾智桢; 韩鸣宇; 刘峪涵; 汪星耀; 周友维; 左文平
    • 摘要: 基于推挽式直流自耦变压器(PPDAT),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单向直流变压器,根据功率传输方向,可划分为升压型PPDAT(UU-PPDAT)与降压型PPDAT(DU-PPDAT)两类单向直流自耦变压器拓扑。首先,介绍了UU-PPDAT与DU-PPDAT的拓扑与工作原理,两类拓扑中都包含桥臂(串联半桥子模块)、四绕组变压器与全波整流电路。基于四绕组变压器的特定属性与桥臂输出电压控制,UU-PPDAT与DU-PPDAT能够实现对各绕组两端电压的精准控制,进而控制全波整流电路对电容的充电功率,维持互联直流系统间功率的正常传输。其次,设计了适用于UU-PPDAT与DU-PPDAT的通用型控制策略,基于功率传输要求得到桥臂输出电压交流分量,结合桥臂输出电压直流分量与阀级控制,得到桥臂中串联子模块开关信号。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单向PPDAT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 林国松; 张硕; 权伟; 李原
    • 摘要: 为研究涌流对牵引变电所距离保护的影响,本文对1次单线AT供电线路的分区所自耦变压器合闸导致牵引变电所距离保护误动作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本次误动线路搭建电路模型,理论分析励磁涌流及和应涌流产生的原因,并对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波形进行阻抗与谐波分析,得出了牵引变电所距离保护误动作的原因。为了避免牵引变电所距离保护误动作再发生,提出采用3次谐波闭锁距离保护的改进方案,可有效避免因2次谐波闭锁失效导致的距离保护误动。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 张波; 丁玥; 郭静媛; 赵智轩
    • 摘要: Boost电路广泛应用于用供电电压低于需求直流电的场合下,但传统的Boost电路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较高的升压比.采用高频自耦变压器替代传统Boost电路中的电感,利用变压器助力实现Boost电路的高升压比.为尽一步提高效率,减少电路的体积重量,在电压较高的场合用SiC器件替代传统的Si器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Boost电路升压比可达30倍以上,采用SiC器件后效率可提升1.5%以上.
    • 周利军; 周祥宇; 林桐; 吴振宇; 高仕斌; 张陈擎宇
    • 摘要: 基于搭建的自耦变压器分裂式绕组故障模拟试验平台,在各独立绕组上模拟短路和轴向移位2种典型故障,测试无故障、典型故障下分裂式绕组的整体频率响应和各独立绕组的频率响应;计算特征频带内故障时相对于无故障时频率响应频率和幅值的偏移量,并模拟分析绕组故障下电气参数,探究频率响应特征及其变化机理.结果 表明:在0~100 kHz低频段,整体频率响应幅值随短路故障程度的增加而增大,但轴向移位不变;在90~110 kHz特征频段内,整体频率响应第1波峰幅值偏移量在S1,C,S2绕组短路时依次增大,频率偏移量均增大;第2波谷幅值偏移量在S2绕组移位下增大,S1绕组移位下基本不变,C绕组移位下减小,频率偏移量在S1和S2绕组移位下基本不变,C绕组移位下增大;短路故障下纵向等值电容和自感均减小,导致中频段整体频率响应幅值减小;S2绕组移位时对地电容增大,导致第2波谷幅值偏移量最大.
    • 摘要: straton的开发是为了满足能源部门对安全性和互连性不断增长的需求,这需要越来越复杂的协议和控制应用程序。涉及所有初级和次级设备,例如变压器,电气自耦变压器或高压断路器。C0PA-DATA正在开发一系列组件,这些组件将本设备的所有基本功能整合在一起,并简化了标准工业协议的配置,以使IEC61131和IEC61850标准完全集成在单个工具中。
    • 王典浪; 曹鸿; 李国艮; 刘晋孝; 陈静; 尹启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GOE系列拉杆式套管拉杆底座缺陷导致的套管或变压器损坏事故,另外,该类套管还存在将军帽内部拉杆螺栓及拉杆头部放电烧蚀、绝缘油析气性导致主绝缘局部放电产生X蜡等问题,为消除拉杆式套管安全隐患,决定对GOE系列拉杆式高压套管进行替换.笔者结合一台500 kV自耦变压器高压套管替换方案,对替换套管电气性能参数选用原则、套管油中尺寸及升高座改造方案、套管尾端接线结构改造方案、套管油中绝缘距离进行了分析;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替换套管尾部油中电场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替换套管尾部径向最大场强约3.94 kV/mm,双环屏蔽出线装置附近最大场强约3.51 kV/mm,电气绝缘裕度值约为5~6倍,套管替换方案能够满足变压器安全运行要求,该方案对同类型隐患套管的改造、替换具有借鉴指导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