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5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环境保护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10767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绿色视野、四川动物、花卉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等;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相关文献由2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道德、阿友、任瑛等。

自然保护区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6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10767 占比:99.96%

总计:711024篇

自然保护区管理—发文趋势图

自然保护区管理

-研究学者

  • 杨道德
  • 阿友
  • 任瑛
  • 喻兴雷
  • 孔明
  • 常维毅
  • 张应松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记者
  • 李荣权

自然保护区管理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卓涛; 张玲; 周厚熊; 李谦; 王晓娟; 施小刚; 李兆元
    • 摘要: 利用2017年4月—2018年4月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数据进行空间关联性分析,探讨人为干扰对野生地栖鸟兽的影响。数据显示:保护区内有4种人为活动,包括村民进山,放牧家养黄牛、家养山羊和家养牦牛。村民和家养黄牛与低海拔网络(LAN)的野生地栖鸟兽,家养牦牛与高海拔网络(HAN)的野生地栖鸟兽产生了空间关联,家养山羊与野生地栖鸟兽没有空间关联。分析发现:(1)人为干扰对野生地栖鸟兽多样性有较大影响。(2)村民与野猪(Sus scrof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存在资源竞争关系。(3)黄牛与野猪、红腹锦鸡、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竞争相同资源。(4)牦牛与赤狐(Vulpes vulpes)、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岩羊(Pseudois nayaur)、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存在食物和生境资源竞争关系。基于此,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严格限制村民进山和放牧活动。
    • 王利波
    • 摘要: 在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指导之下,遵循自然规律及经济规律,我国坚持强化资源环境保护,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进行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本文研究主要的目的是探究出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策略。本研究从汇总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成果角度着手,分析自然保护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作用,最终指出野生动物保护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的要点内容。
    • 黄伟潮
    • 摘要: 伴随着社会生态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发展策略,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综合保护与发展的策略目标也变得尤为重视。就目前来讲,自然保护区管理和保护区周边的居民提升生活质量仍处于互相矛盾的状态。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不足与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象发生。本文结合相关真实案例,提出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综合保护管理弊端,以及做出相应分析,供相关人士参考。
    • 曾霞
    • 摘要: 在我国林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稳定的生态环境.同时,野生动植物的延续繁衍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恢复受污受破坏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入手,分析了相关的管理及保护策略,以供参考.
    • 王元庆
    • 摘要: 地理信息技术在大量实践中日渐完善,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不断拓宽的应用范围,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推动作用。在客观分析地理信息技术时,可从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着手,进而促使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实现对信息技术的整体应用。这不仅是提升地理信息技术整体水平与质量的前提条件,也为自然保护区管理顾客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 王成远
    • 摘要: 昌马水库及电站位于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为了认真执行自然保护区条例,更好履行保护义务,水库管理单位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和保护区管理单位玉门市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签署了《昌马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协议》,在法律框架下,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尝试性探索实践协议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
    • 强慧芝
    •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展开研究,先简要说明其实施现状,然后重点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大力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加强自然保护区疫源疫病防控、拓展野生动植物产业、强化监测和管理力度、加强重大灾害处理,旨在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效力,确保林业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 刘超
    • 摘要: 对国家公园进行合理分区和差别化管控是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要求.我国多个试点国家公园实施的分区管控制度呈现出功能分区依据阙如、功能分区类型多元、分区标准各异等弊端.国家公园分区管控有多种立场与标准,法治视阈内的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建构需要综合考量国家公园的立法模式与立法价值.我国选择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决定了我国国家公园立法应采取统一立法模式,拟制定的《国家公园法》应系统规定国家公园分区管控制度体系,针对特定国家公园的地方立法所规定的分区管控措施,应定位为《国家公园法》的执行细则.《国家公园法》应当以人的行为控制为出发点和主线规定二阶结构的分区管控制度:首先以人类行为控制程度进行管控分区,规定核心保护区与一般控制区及对应的行为控制制度;进而在此基础上以人类行为方式进行功能分区,划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科教游憩区和传统利用区,并有针对性地规定行为管控制度.
    • 梁远清
    • 摘要: 随着林业的进一步开发,需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在开发和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认识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促进自然环境的稳定和平衡,本文主要通过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发展。
    • 杨婧; 李春华; 姜秀丽; 穆丽光; 乌力吉; 向昌林; 张书理; 鲍伟东
    • 摘要: 开展生物多样性动态长期监测,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探明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保护措施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10年野生动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新发现保护区分布哺乳动物7种、 鸟类98种,内蒙古鸟类新纪录2种,内蒙古蛇类新纪录1种.但也未发现一些以往有记录的物种,需要进一步强化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探明物种变化的原因.后续监测工作引入了非损伤采集动物粪样提取DNA技术,从而深入了解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长期稳定的遗传学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科技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