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义法

义法

义法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2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62种,包括前线、保密工作、文史知识等; 义法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微、张高评、万陆等。

义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2 占比:99.07%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93%

总计:214篇

义法—发文趋势图

义法

-研究学者

  • 吴微
  • 张高评
  • 万陆
  • 劳伦斯·A·布克曼
  • 史蒂文·M·罗森撒尔
  • 吕美生
  • 周桃玉
  • 张伟
  • 张琼
  • 张迪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弘韬
    • 摘要: 清乾隆年间林明伦评注的《韩子文钞》是其为指导州人士子学习古文而刊刻的,此书的选编、评说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文中有评有注,注者简明扼要,用质实明晰的语言段注义法、句法,用直音法进行音注。篇后评语画龙点睛,有集前人之说者,一则可以帮助士子理解文义,二者通过对前人评说的遵从与指疵,提高士子的理解能力。明伦己评则对文义、章法都有精彩的评说,是指导士子阅读韩文、学习古文的好书。
    • 方盛良
    • 摘要: 吴闿生是桐城派晚期的代表人物,所著《左传微》继承了桐城派从《左传》中阐释义理和文法的传统.其借用纪事本末体例,改变以往分年割裂的做法,加重了文法分析,提供了新的义理解读可能.其提出的文法"四端"与"正言若反""诡词"等,从章句层面具体而微地评点《左传》,证明文法在阐释义理之外还具有自身的文学独立性.这些与吴闿生关注社会、政治和学术的新变有着密切的关联.《左传微》赋予了桐城义法新的内涵,也表现出对改变"世衰文敝"和"自造于高明之境"的殷切期望.
    • 刘骏勃
    • 摘要: 清末民初的旧派学者孙德谦晚年撰成《太史公书义法》一书,从宏观的角度推阐《史记》著述之意,总结出49条"义法",其中对《史记》撰作宗旨、记述原则等偏于"义"的部分的阐说值得重视.同时孙氏对《史记》中一些疑难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孙氏关于"正《易传》"及《史记》成书时间等问题的论证颇堪商榷.
    • 王先霈
    • 摘要: 方苞在论述其"义法说"的过程中,提出、阐释和实践了"史法",即历史书写的原则和方法,其实也就是一种叙事理论.他主张叙事要事信而言文,既要坚持正当的叙事伦理,也要具备高超的叙事技巧,这正是叙事学的两个重点.针对当时文坛史界"曲附"、"凿空"的恶劣风气,他鲜明地提出反谀佞,反对虚夸溢美.针对当时叙事作品的平庸钝拙与空洞浮泛,他将今文经学"常事不书"的命题改造为文学叙事学的命题,要求情节的提炼和细节的精致安排.这对于今天叙事伦理的建设和叙事技巧的创新,有借鉴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义法说"具有叙事学上的意义和价值.
    • 吴微
    • 摘要: 桐城派以古文见长,其为文之法名传遐迩.方苞所定"义法",实乃桐城派大厦之基石.同时,桐城文人学行程朱,文章韩欧,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是他们坚信不疑和坚定不移的信仰,其文章之义理主要就是"孔孟程朱"和与之相关的"人伦亲情".因此,桐城古文义理阐扬与义法演绎如何运作,值得深究.
    • 张高评
    • 摘要: 一、叙事之书法与属辞比事之《春秋》教孔子以六经教化天下,而《春秋》自有其法,"独与《五经》不同,所谓属辞比事是也"(赵汸《春秋属辞·序》)。《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史记·太史公自序》),其中多刺讥褒讳挹损之辞文,不可以书见。由于推见至隐,故藉属辞比事之法以见义。如此一来,指义见之于行事,自较载之空言深切著明。而且,《春秋》书法寓含的微辞隐义,容易藉由属辞比事而考索推明。
    • 叶当前
    • 摘要: 虽然学科分工越来越细,但桐城派研究界不同专业学者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史互证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文学研究学者在桐城派政治思想史、家族史、中外交流史、学术发展史、文学编年史等领域的耕耘更加精细,历史研究学者在桐城派史料、史学思想、桐城派与近代社会等领域的阐释更加清晰。持续推进文史研究的沟通与碰撞,在桐城文章中发掘史料、提炼史识、总结史法,在历史语境中对话桐城文章、思考桐城义法,当是桐城派跨学科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 10. 清季国文教育中的古文门类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陆胤
    •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清末国文教育所涉及的文章分类问题.壬寅、癸卯两学制和早期选本型教科书沿袭真德秀《文章正宗》以来按功能归大类的趋势,多将古今文章分为“叙记”与“论说”两种.受到修辞学和新式教授法启发,一些教科书改变了姚、曾选本论辨类居先的惯例,将“叙记文”为作文入门.限于课堂讲授实际,新式国文教育主要在“义法”层面传授更具操作性的功能类别,以《古文辞类纂》和《经史百家杂钞》为楷模;亦有个别读本标榜《古文四象》的秘传,致力于声音诵读之学的承续,从“声气”或“体性”的角度进行古文辨体.古文类别之学在清末新教育界的延续,为新型文体系统的引进准备了接受媒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