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脾虚泄泻

脾虚泄泻

脾虚泄泻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850篇;相关期刊147种,包括吉林中医药、江苏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方剂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等;脾虚泄泻的相关文献由431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林、杨景云、李丹红等。

脾虚泄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3 占比:19.1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66%

专利文献>

论文:850 占比:80.19%

总计:1060篇

脾虚泄泻—发文趋势图

脾虚泄泻

-研究学者

  • 卢林
  • 杨景云
  • 李丹红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伦翠
  • 康安
  • 徐珊
  • 朱珊
  • 林一帆
  • 汪受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轲; 牛淳; 刘文娟; 姚万玲; 纪鹏; 华永丽; 魏彦明
    • 摘要: 旨在探讨电针百会穴对脾虚泄泻大鼠的影响。选取64只Wistar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百会组和阳性对照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造模组以灌胃番泻叶浸液造模,待造模组出现脾虚泄泻症状后,百会组电针百会穴,阳性对照组灌胃蒙脱石散,持续2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所有大鼠的症状体征、体质量和腹泻指数。试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D-木糖、淀粉酶(amylase,AMS)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剖取脾和胰腺,并测定脾脏和胰腺指数。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型消瘦,神情呆滞,被毛杂乱,不愿走动,排水样稀便,稀便通常黏附于肛周及尾巴。电针百会穴可逐渐恢复大鼠的一般行为状态,显著提高雄性大鼠体质量(P<0.05);降低脾虚大鼠的腹泻指数(P<0.05);升高血清中D-木糖及AMS含量(P<0.05);降低血清IL-2、IL^(-1)2、TNF-α含量(P<0.05)。综上表明,电针百会穴可以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的症状体征,升高体质量、调节脏器指数、提高消化吸收功能及缓解炎症情况,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为临床治疗脾虚泄泻提供方便快捷的治疗手段,也可为研究百会穴的功效及其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王静; 杜渊; 冉志玲
    •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脾虚泄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予以口服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为91.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73.3%,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1.1%,治疗组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次数及性状改善的初始时间对比,治疗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小建中汤联合神阙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林晓楠
    • 摘要: 目的 研究脾虚泄泻仔猪应用益气健胃散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80头脾虚泄泻仔猪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五味健脾颗粒治疗病猪,干预组使用益气健胃散治疗病猪,对比两组用药的疗效与生长性能.结果 干预组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体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虚泄泻仔猪应用益气健胃散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提升疗效,利于仔猪生长,值得推广应用.
    • 王静; 冉志玲; 杜渊; 王新雪
    •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建中汤对脾虚泄泻幼鼠肠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幼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A组)12只,造模组36只(模拟生大黄致脾虚泄泻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幼鼠随机分为3组,脾虚泄泻组(B组)、小建中汤高剂量组(C组)、小建中汤低剂量组(D组),取幼鼠小肠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肠粘膜SlgA、IL-2、IL-4的含量,同时测定各组的胸腺指数、脾指数.结果 脾虚泄泻幼鼠的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较正常幼鼠均下降(P<0.05),予以小建中汤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脾虚泄泻幼鼠的小肠粘膜组织分泌的SlgA、IL-2下降(P<0.05),而IL-4升高(P<0.05),小建中汤干预后,可以升高SlgA、IL2水平,而降低IL-4的水平,小建中汤高剂量组对SlgA、IL-2的调节作用优于小建中低剂量组(P<0.05).结论 小建中汤可以通过改善脾虚泄泻幼鼠的胸腺指数、脾指数,促使小肠粘膜组织对IL-2、SlgA的分泌,抑制IL-4的产生,提高脾虚泄泻幼鼠的肠粘膜免疫功能.
    • 何先林; 赵婵娟; 鄢行安; 韩凯
    • 摘要: 为了观察苓术止泻汤在兽医临床上治疗牛脾虚泄泻证的效果,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病例1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苓术止泻汤)67例和对照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噻呋钠)65例,疗程均为5d.并对各组病例治疗前后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粪便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表明:苓术止泻汤治疗后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苓术止泻汤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8%.上述结果表明苓术止泻汤对牛脾虚泄泻证有很好的疗效.
    • 贺鹏程; 万喜太
    • 摘要: 泄泻是家畜的一种常见病,种类多,分寒湿泄泻、湿热泄泻、伤食泄泻、脾虚泄泻、肾虚泄泻和肝气乘脾泄泻6种,本文从临床症状、症候分析,治疗措施和典型病例4个方面总结了牛脾虚泄泻的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 赵婵娟; 何先林; 鄢行安; 肖国生; 曹立亭; 韩凯
    • 摘要: 本试验旨在观察苓术止泻口服液对脾虚泄泻大鼠结肠黏膜结构、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 mRNA表达的影响.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20g/(kg·bw)]、苓术止泻口服液高、中和低剂量组[40、20g/(kg·bw)和10 g/(kg·bw)],采用"破气+苦下+饥饱失常"法复制脾虚泄泻大鼠模型,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和D--酸(D-LA)的水平,以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显示,苓术止泻口服液和阳性药物能不同程度修复大鼠受损结肠黏膜组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DAO和D-LA水平显著升高(P<0.05),受损结肠中的Claudin-1、Occludin和ZO-1蛋白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苓术止泻口服液组和阳性药物组的大鼠血清中DAO和D-L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中Claudin-1、Occludin和ZO-1蛋白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药物组相比,苓术止泻口服液中剂量组大鼠结肠中Claudin-1和ZO-1蛋白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DAO、D-LA水平和Occludin蛋白基因的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苓术止泻口服液能修复脾虚泄泻大鼠受损的结肠黏膜组织,降低结肠黏膜的通透性,这可能与结肠Claudin-1、Occludin和ZO-1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 李芳芳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脾虚泄泻接受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研究时间及对象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诊的60例脾虚泄泻患儿,分为:观察组(纳入30例,行小儿推拿+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纳入3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对照分析组间中医症状积分.结果:组间中医症状积分(大便频次、大便性状、腹痛腹胀)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积分更低,P<0.05.结论:对脾虚泄泻患儿行小儿推拿+穴位贴敷治疗,可以尽快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
    • 闫志强; 翟少钦; 张邑帆; 陈春林
    • 摘要: 为考察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将24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饮食失节加苦寒泻下法进行人工复制脾虚泄泻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结束时,采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微生物总DNA,采用通用引物对细菌16S rDNA基因的高可变V3-V4区进行PCR扩增,运用Hiseq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测序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表明脾虚泄泻大鼠与正常大鼠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门水平上,2组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模型组较对照组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及螺旋体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均增加,而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2组的核心菌群均为产粪甾醇真细菌属,模型组较对照组产粪甾醇真细菌属、Jeotgalicoccus的平均相对丰度升高,其中Jeotgalicoccus的显著升高(P<0.05),而罗姆布茨菌属、拟杆菌属、Odoribacter的平均相对丰度降低,其中Odoribacter的显著降低(P<0.05);PICRUSt基因功能预测表明,大鼠肠道微生物以代谢功能为主,主要包括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辅酶和维生素代谢等,2组间各类代谢功能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脾虚泻泄能引起大鼠肠道内菌群的多样性变化,并显著降低肠道内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