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卒中急性期

脑卒中急性期

脑卒中急性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7696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中国中医急症、浙江中医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暨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等;脑卒中急性期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威、周琦、徐华等。

脑卒中急性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7 占比:1.2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696 占比:98.77%

总计:17916篇

脑卒中急性期—发文趋势图

脑卒中急性期

-研究学者

  • 刘威
  • 周琦
  • 徐华
  • 施海红
  • 李明
  • 肖林
  • 代伟
  • 冯星
  • 刘惠芳
  • 刘耀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珂; 吴明华
    • 摘要: 最近一项欧洲指南提及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其中达到A级证据(明确疗效)的有: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手部运动恢复的对侧M1的低频(LF)-rTMS;达到B级证据(可能有效)的有:同侧M1的高频(HF)-rTMS用于促进脑卒中后急性阶段的运动恢复[1]。
    • 周人龙; 张洪蕊; 刘陵鑫; 朱保亮; 张强
    •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振动治疗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卒中后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局部振动疗法。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感知被动运动阈值角度、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患者的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感知被动运动阈值角度、MAS、FMA-LE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患者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角度与感知被动运动阈值角度均较治疗前减小(均P<0.05),MAS、FMA-LE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各评定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局部振动治疗结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庞晓丽
    • 摘要: 目的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护理中应用认知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予以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护理对干预组患者予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护理后,干预组MMSE量表评分(24.2±2.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19.3±3.9)分,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9,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5.7±3.8)分、(39.6±3.5)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46.8±4.2)分、(52.7±3.8)分,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8、3.386,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 张志慧; 安俊岐
    •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给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中医体质干预,对照组150例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试验结束后对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评分、血脂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予中医体质辨证干预治疗效果确切、显著.
    • 卢珊珊; 陶菊
    • 摘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急性期营养护理对肢体功能恢复存在的影响.方法:采集10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据营养护理应用情况分成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常规护理+急性期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营养护理在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预防提升方面存在积极影响.
    • 汤文洁
    •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68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刘惠芳
    •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经临床确诊并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2例,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1,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n=31,常规康复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综合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12.38±2.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5,P<0.05);观察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分别为(37.45±8.74)分、(23.52±4.7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32±8.53)分、(15.12±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3、7.140,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别为(69.23±6.94)分、(84.45±6.2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0.35±7.16)分、(65.85±6.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2、11.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总评分(69.39±4.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5.03±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7,P<0.05).结论 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理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惠芳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经临床确诊并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2例,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1,常规康复护理)和观察组(n=31,常规康复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综合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12.38±2.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85,P<0.05);观察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分别为(37.45±8.74)分、(23.52±4.7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32±8.53)分、(15.12±4.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3、7.140,P<0.05);观察组患者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别为(69.23±6.94)分、(84.45±6.2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0.35±7.16)分、(65.85±6.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2、11.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总评分(69.39±4.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5.03±5.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67,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理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庞晓丽
    • 摘要: 目的 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护理中应用认知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常规组患者予以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护理对干预组患者予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MMSE量表评分(24.2±2.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19.3±3.9)分,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9,P<0.05);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为(35.7±3.8)分、(39.6±3.5)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46.8±4.2)分、(52.7±3.8)分,两组患者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8、3.386,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 冯云萍; 牟立睿; 孟丽红
    • 摘要: 目的:观察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吞咽障碍治疗中采用康复治疗手段与吞咽言语治疗仪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5月81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以治疗方式分组,A组41例,联合治疗,B组40例,常规用药治疗.通过洼田饮水试验测评吞咽功能,以MRS评价生活质量,统计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析疗效影响.结果: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比较,A组改善显著,B组改善较低,差异有可比性(P<0.05);MRS评分比较,A组评分降低,前后差异显著(P<0.05), B组改善不明显(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A组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结合康复治疗手段,可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吞咽障碍改善,提升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优化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