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耕地质量评价

耕地质量评价

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43969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上海土地、资源科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DCDF2010第七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与溯源技术研讨会、第三届地理信息系统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等;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由295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月明、朱德海、倪九派等。

耕地质量评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3969 占比:99.94%

总计:144055篇

耕地质量评价—发文趋势图

耕地质量评价

-研究学者

  • 胡月明
  • 朱德海
  • 倪九派
  • 周悟
  • 娄斌
  • 孙婷
  • 孟丹
  • 岳彦利
  • 张慧
  • 彭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龙小翠; 刘京; 徐仲炜; 尉芳
    • 摘要: 耕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掌握耕地数量与质量状况是合理利用区域耕地资源的前提。以位于陕西渭北旱塬东部的韩城市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耕地质量评价模型、区位指数模型与重心迁移模型,分析韩城市2009—2018年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9—2018年研究区耕地空间分布变化不明显,耕地重心主要在东部平原区,耕地数量呈现西少东多、自东南向西北分散的分布格局。(2)减少耕地主要分布于龙门镇中部、新城与西庄镇交界处、金城东部和芝川镇东部,耕地减少主要原因包括城镇化进程加快、政策实施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10 a间各耕地质量等级面积两极分化且变化明显,高多低少,各级耕地均向更高级耕地转移,以中等地转为高等地最显著。(4)耕地质量区域性显著,质量等级自东部黄河沿岸向西北方向逐渐降低,以黄河沿岸与平原区为主,自上而下呈低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三段式。(5)研究区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粮食产量下降,耕地质量分布格局影响粮食生产区位,小麦、玉米生产区与中、高质量耕地分布区重合,分布重心迁移方向一致。
    • 谭思佳; 蔡立群
    • 摘要: 为了科学准确评价甘肃省金塔县耕地质量各项指标水平状况,提升耕地质量管理水平。依据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和《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GB/T33469-2016)的相关要求,综合运用层次分析、空间分析、综合指数和模糊数学等具体方法,对金塔县的耕地质量等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金塔县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为一等至六等共六等级,一等地至六等地占金塔县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3.90%、27.70%、26.75%、16.63%、8.28%和6.74%,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2.98等;金塔县耕地主要土壤类型为草甸土、潮土、风沙土以及灌淤土。此评价反映了金塔县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基于耕地质量相关问题进行了合理分析,对金塔县的耕地质量监测和保护提供了诸多参考依据。
    • 陈梦军; 舒英格; 杨永奎; 申玲; 王旭莲; 肖盛杨
    • 摘要: 为深入分析国内在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了解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科学指导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开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有关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结果 表明,国内在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中广泛采用地块法划定评价单元;评价因素沿用了农用地质量分等因素,采用田块规整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田间道路通达度、农田防护林网密度、电力设施配套率评价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利用土壤养分元素、单位产量和生产组织管理分别作为表征土壤内部肥力、产能核算和生产管理的补充评价因素;运用特尔菲法或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权重;采用加权评价模型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 张梦莹; 蔡立群
    • 摘要: 为了研究河西走廊范围内的耕地质量现状,打好耕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在对耕地的剖面性状、养分状况、耕层理化性状和土壤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用特尔斐法确定隶属函数,以玉门市为研究区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耕地质量评价和研究.结果表明,玉门市2018年耕地总面积为58416.56 hm2(876248.40亩),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其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5.27等.中等地(四、五、六等地)的耕地面积为51311.14 hm2,占玉门市总耕地面积的87.84%;耕地等级分布从一等地到八等地,各等级耕地比例差异较大,其中面积占比最大的为五等地,占玉门市耕地面积的50.05%;从各等级分布的特征来看,耕地等级的高低与土壤类型、养分含量和障碍因素等密切相关.
    • 程传胜
    • 摘要: 土地整治是陕北风沙草滩区提高耕地质量和实现新增耕地的主要措施,结合定边县贺圈镇五兴庄和马团庄村土地开发项目工程措施,采用耕地质量分析体系,将项目区划分为5个评定单元,针对土地整治后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自然质量等为6等、省级利用等指数为6等、省级经济等指数为4等,国家自然等、国家利用等、国家经济等为12等,量化该项目新增耕地质量状况,对后期陕西省内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提供参考,对后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土地资源动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陈宇; 周悟; 胡月明; 谢健文
    • 摘要: 在耕地质量数据调查与采集过程中会由于人为、环境等因素造成数据缺失,而目前数据缺失填充方法都存在适用性不足的问题,为完善耕地质量数据库从而提高耕地质量评价精度,对耕地质量评价缺失数据填充方法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耕地质量数据库为样本集,根据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将数据集划分为空间关联性数据集和非空间关联性数据集,利用多种填充方法对其进行缺失填充模拟,采用十字交叉法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选取数据整体异常值比例不足1.2%,且高程、气温、有效锌等25组因素具有空间相关性。对空间关联性数据填充精度最高的是四象最近邻算法,在缺失率20%以下时精度仍高达80%,精度随缺失率增大而降低,其次为K最邻近(KNN)算法、期望最大化法、多重填充法、回归模型算法,四象最近邻算法相较于KNN算法在数据密集时精度更好。对非空间关联性数据填充精度最高的是相似聚集填充算法,在缺失率25%以下时精度超过80%,其次为期望最大化法、多重填充法、回归模型算法。综上,本研究提出的四象最近邻算法和相似聚集填充算法相比其他算法在耕地质量评价缺失数据填充中精度更高,效果更稳定,且实用性更广。
    • 王清华
    • 摘要: 运用ArcGIS等软件,以轨道号H27V05的耕地范围为研究区域,利用MOD09A1遥感影像数据与DEM数据,提取出研究区域内的耕地坡度、土壤水分指数、土壤退化程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等5个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之后运用ArcGIS中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耕地质量评价,以期为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战略、促进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 陈宇; 周悟; 胡月明; 谢健文
    • 摘要: 在耕地质量数据调查与采集过程中会由于人为、环境等因素造成数据缺失,而目前数据缺失填充方法都存在适用性不足的问题,为完善耕地质量数据库从而提高耕地质量评价精度,对耕地质量评价缺失数据填充方法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以广州市从化区耕地质量数据库为样本集,根据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将数据集划分为空间关联性数据集和非空间关联性数据集,利用多种填充方法对其进行缺失填充模拟,采用十字交叉法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选取数据整体异常值比例不足1.2%,且高程、气温、有效锌等25组因素具有空间相关性.对空间关联性数据填充精度最高的是四象最近邻算法,在缺失率20%以下时精度仍高达80%,精度随缺失率增大而降低,其次为K最邻近(KNN)算法、期望最大化法、多重填充法、回归模型算法,四象最近邻算法相较于KNN算法在数据密集时精度更好.对非空间关联性数据填充精度最高的是相似聚集填充算法,在缺失率25%以下时精度超过80%,其次为期望最大化法、多重填充法、回归模型算法.综上,本研究提出的四象最近邻算法和相似聚集填充算法相比其他算法在耕地质量评价缺失数据填充中精度更高,效果更稳定,且实用性更广.
    • 何迅; 胡群中; 任文海
    • 摘要: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查清土壤资源,为因土种植、因土改良、因土施肥,以及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先后经历了从第一、二次土壤普查到区域性地力调查,再到全国统一标准的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其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成果积累也更加丰富,它见证了湖北省持之以恒做好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走过的不平凡发展历程。
    • 黄翠婷; 王东杰; 黄梓浩; 李科强; 文泰斌; 关桂芳
    • 摘要: 科学、全面地开展耕地质量评价,是满足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和耕地资源管理需求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范(试用稿)》中的推荐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选取评价指标并确定权重,运用修正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和广东省吴川市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并与农用地分等结果和不考虑生物特性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索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中选用土壤蚯蚓数量指标表征耕地生物特性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仁化县、新兴县、吴川市的耕地质量等别分别集中在良等和中等、中等和低等、中等和低等;2)3个研究区的耕地质量指数与农用地分等结果中的国家自然质量等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为0.01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066、0.068、0.506),未使用生物特性修正的耕地质量指数与农用地分等结果中的国家自然质量等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水平为0.01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5、0.530、0.591);3)3个研究区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均低于未使用生物特性修正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