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考试文化

考试文化

考试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596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管子学刊、青年与社会、当代教育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等;考试文化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盛秦陵、张亚群、王中男等。

考试文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1.8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596 占比:98.18%

总计:6718篇

考试文化—发文趋势图

考试文化

-研究学者

  • 盛秦陵
  • 张亚群
  • 王中男
  • 边际
  • 张红妮
  • 程介明
  • 胡向东
  • 刘付昌
  • 张奠宙
  • 张怡

考试文化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亚群
    • 摘要: 考试文化是对考试活动的理性认识,它包括考试的观念、制度、行为方式、媒介载体等构成要素,发挥文化整体的功能.运用文化学理论,阐释考试文化的内涵、类型、特征和教育影响,可为当今基础教育考试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实施"双减"政策,需要构建良好的考试文化,以科学理性、公平公正、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转变考试观念,淡化竞争,重视反馈;变革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改进考试功能;选择适宜的考试内容,提升考试质量;科学规范校外培训项目,保障学生的教育公平和学习权益.
    • 张娟; 何莲珍
    • 摘要: 回望以科举考试为代表的中国考试文化,对了解我国社会追求考试公平的历史动因、反思我国现行的语言测试实践、深化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大有裨益.我国封建社会文官选拔体系彰显的公平理念在取士标准、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及录取原则4个方面均有体现,对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语言测试实践而言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应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完善我国的语言测试实践:1)结合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依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内容,考试构念优先,兼顾测试方法;3)合理运用技术手段,保证程序公平;4)合理使用考试结果,力求决策公平.
    • 刘海峰; 蔡正道
    • 摘要: 考试文化是指因考试而形成和衍生的文化,或者说是与考试相关的文化,考试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考试观念文化中,最重要的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考试改变命运三个观念.考试制度文化具有严密、刚性的特征.考试礼仪、考试崇拜或考试信仰、考试习俗等,则是从考试习俗文化方面,使得考试在社会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考试机构文化体现了考试机构的精神面貌、价值标准和文化素质,影响着考试机构的效能和形象.考试价值观最核心的部分可以概括为"至公至正,明远明察".
    • 宋永林
    • 摘要: 考试文化是指将考试作为甄别个体差异的主要方式及围绕考试活动而产生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约等要素的复合文化体系.从历史的视角审视科举考试文化,其发展轨迹呈现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和公平性的特征.科举考试文化对当今考试文化建设的启示主要体现在立足社会发展大局、构筑中国特色的考试核心价值观、推动分类分级考试实施、育才与选才相结合、强化考试管理等方面.
    • 胡向东
    • 摘要: 中国考试发展至民国时期,随着社会情势的巨变和西方考试文化的引入,发生了制度重构和文化转型的双重深刻变化.在制度建设和实施方面,民国考试分类发展十分迅速,从单一的科举文官考试种类扩展为文官考试、社会考试和教育考试,大大拓展了考试制度文化的内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独立的考试行政管理机构,构建了繁复的考试法规体系.在观念文化方面,民国考试文化总体上仍沿袭着科举考试文化所带有的浓厚政治色彩,注重考试贯彻国家意志、强化政治教化的作用,考试观念由狭隘走向开放,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向近代化考试转型.民国考试文化融合在呈现守正开新整体特征的同时,由于政府权威缺失和社会失序,又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和曲折性.
    • 王慧君; 赵紫薇; 李宇婷
    • 摘要: 基于证据的学业评价不仅是一种评价方法,也是一种评价理念,对变革传统学业评价具有革命性意义.基于证据的学业评价强调证据理性,强调基于证据的逻辑推理和价值判断.e-ABC学业评价框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操作性框架,有助于基于证据学业评价的推广与普及.基于证据的学业评价实践路径包括:提升教师的证据意识与评价素养,促使应试文化的消解与评价文化的形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业评价中的积极作用,利用评价反馈切实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 李木洲; 刘子瑞
    • 摘要: 教育考试文化是影响教育考试事业发展的深层内因.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考试文化的功利导向影响,造成了教育应试化、发展单一化、评价唯分化等多种弊病,严重制约我国学校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深化改革.新时代,我国教育考试文化的创新在于树立质量导向的价值理念,以促进教育素质化、发展全面化及评价综合化的深入推进.引领教育与考试改革是我国新时代教育考试文化的历史使命,具体包括落实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除唯分取人历史窠臼和促进高质量育人评价体系建设.
    • 冯用军; 赵雪
    • 摘要: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特大问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回答的新时代课题.以科举为代表的考试制度是国家抡才大典,其投牒自进、明经取士、为国求贤的传统考试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考试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考试理念标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界定科举制度、科举文化、科举文化遗产等核心概念基础上,系统论述科举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分析科举文化的正能量与负效应,凝练科举文化的现代价值,提出建构新型考试文化体系、夯实考试学科文化基础、创新考试内容和形式、坚定中国特色考试道路等观点.
    • 潘正凯
    • 摘要: 本文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深度推进过程中“教师负担重”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进一步引导社会充分认识综合素质评价的理念与意义;促进课程、教学、评价的融合协同,推动评价的常态化实施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凸显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科学、合理地分配评价职责与任务;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培养教师积极开展评价的意识与专长;科学建构并合理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发现学生优势潜能、推进学校课程生长的核心作用等针对性解决策略。
    • 许艺
    • 摘要: 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朝译经院。至明清时期,翻译人才考核制度已初具雏形。回顾宋元明清时期翻译人才培养,梳理其翻译人才选拔要求、考试内容与形式、翻译教师选聘与考核、翻译取士制度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当今语言与翻译人才培养与考评的启示是:1)翻译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应立足国家与现实需求;2)翻译考试内容应多元化和专业化;3)翻译教学应完善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核体系;4)翻译师资考核评价机制应进一步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