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专利文献45414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学理论、甘肃理论学刊、品牌等; 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严琼、屈燕、王伟俊等。

绿色经济发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45414 占比:99.80%

总计:45504篇

绿色经济发展—发文趋势图

绿色经济发展

-研究学者

  • 严琼
  • 屈燕
  • 王伟俊
  • 蔡玉冬
  • Liu Lizhai
  • YAO Chang
  • 丁利娟
  • 严驰
  • 于成学
  • 付忠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袁泽棋
    • 摘要: 生态经济区指的是该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且各领域均满足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对生态经济区而言,其特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健全的民主与法制、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等。2014年,国务院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请示进行批复,有力地推动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程。
    • 张学升
    • 摘要: 立足于产业集聚极大影响绿色经济发展这一典型事实,以技术创新为研究视角,在构造省级产业集聚区位熵指数与绿色经济发展的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的基础上,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但可以通过发挥创新效应进行补偿。门限模型显示,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边际效应递增的负向非线性影响,并且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会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减弱。最后,空间杜宾模型显示,产业集聚不但对本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形成抑制作用,还通过外溢作用抑制邻近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研究结果对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以及绿色发展的制度安排均有启示。
    • 魏红香
    • 摘要: 绿色经济发展未来将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趋势之一。文章选取民族地区2005—2019年七个省(自治区)4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计算各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产业结构变动对民族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省(自治区)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差异化,新疆、广西、贵州的绿色经济发展前景最好,内蒙古的绿色经济发展自2014年起开始走下坡路。云南、青海和宁夏的绿色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民族地区的空间联系来讲,产业结构高级化、第二产业专业化和第三产业专业化均能促进本地区的绿色经济发展,其中第二产业专业化影响最为显著,但产业结构的空间滞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尚未形成正向促进作用。
    • 王霞; 田霞
    •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M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三,分区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 摘要: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4月4日发布了第三工作组报告。报告指出,除非所有部门都立即、深度减排,否则1.5°C温控目标将不能实现。对于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来说,2022年可能是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成败攸关的一年。从2010年到2019年,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长,十年的排放年均值处于人类历史的最高水平。从比例上看,这十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了1850年以来全球累计净二氧化碳排放的42%。如果今年未能出台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案进行扭转,那么全人类在未来或将面临极端气候事件。
    • 陈思杭; 雷礼; 周中林
    • 摘要: 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引入脉冲响应函数构建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响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与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短期抑制作用与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较显著;绿色经济发展对环境规制与绿色经济进步具有长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作用程度较小。
    • 摘要: 名山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体”,是浙江省自然和文化资源典型代表,也是景村融合和绿色经济发展高地。自2019年启动首批“十大名山公园”建设以来,浙江省名山公园资源更加丰富,生态更加优质,环境更加优美,产业更加兴旺,品牌更加彰显,百姓生活更加美好。为进一步推广名山公园建设经验,扩大名山公园培育范围,浙江省林业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有关部门共同启动了浙江省第二批“名山公园”网络评选活动。十座名山公园以领先之姿、创新之力、升级之势,引领“自然保护地+”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
    • 摘要: 未来,低碳环保的绿色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成为主流,市场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也会日益增加。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1+N”政策体系框架建立成型,我国碳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期顺利收官。
    • 刘东亚
    • 摘要: 在财政对于绿色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将视角放在财政分权、财政政策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上,或者是研究财政支出结构或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较少有将视角放在具体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绿色经济发展关系上,而研究财政支出结构与绿色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符合中国发展的理念,其能有针对性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将财政支出结构与绿色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程度,进而更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徐昊; 马丽君
    • 摘要: 结合理论和实证深入分析数字经济、资源依赖以及绿色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丰裕的自然资源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产生明显的资源依赖倾向,抑制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这不仅弱化了当前绿色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造成了恶性循环。第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绿色经济发展,而且该效应呈现明显的正向空间外溢性,能够有效弥补资源依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三,中国数字经济与自然资源间关系并非是“互补性资产”而是一种“互斥性资产”,数字经济对资源依赖的具体影响仅体现弥补作用上,数字经济发展不仅没有改变自然资源的使用偏好,反而还加剧了资源依赖倾向,同时该影响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第四,政府环境管制可以通过影响价格机制进而降低资源依赖度,而且不同管制力度下数字经济的“绿色效益”存在明显差异;第五,资源依赖程度取决于要素间替代关系,资源与其余要素间相对价格又是影响要素间替代关系的关键因素,资源价格的提升可以将数字经济与自然资源间“互斥性资产”关系转变为“互补性资产”关系,进而打造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优势,而且该影响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