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1篇、会议论文151篇、专利文献3712274篇;相关期刊440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广东园林、现代园艺等; 相关会议82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绿地系统的相关文献由2052位作者贡献,包括金云峰、张浪、傅涵杰等。

绿地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5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12274 占比:99.97%

总计:3713526篇

绿地系统—发文趋势图

绿地系统

-研究学者

  • 金云峰
  • 张浪
  • 傅涵杰
  • 姜广萌
  • 孙攸莉
  • 徐孟孟
  • 戴菲
  • 梁勇
  • 汪伟
  • 王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良慧
    • 摘要: 公园城市是践行生态文明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沙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新的发展方向。以金寨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在分析其绿地系统建设现状与公园城市指标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城绿生态格局融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彰显、全域生态网络构建、全景游憩系统营造等规划策略,以期为其他需要创建公园城市的同类型地区绿地布局规划和长远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 刘骏; 向泠霓
    • 摘要: 厘清山地特征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的发挥,强化其在城市特色塑造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时70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件进行解读,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山地特征呈现脉络;对比规划实施与建设效果,讨论规划指导下山地特征在建设中实现的方式及路径;进而提出从规划管控、空间管理、评价反馈体系3方面形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山地特征响应机制,健全城市体检评估体系,探索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从规划到建设落实的有效途径。
    • 邸桃元
    • 摘要: 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园林绿化,园林绿化程度已经影响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效果。城市生态系统本质上是绿地系统,其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人为主观创造出来的,同时受到人为活动的直接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为城市居民创造了和谐的生存环境,现阶段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速度较快,显著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特点是稳定性较低、植物极易出现病虫害等。
    • 黎佳君; 廖秋林; 沈守云; 刘小儒; 廖菁芃
    • 摘要: 为了验证绿心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运用2008、2013、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当量因子法、格网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变差贡献率分析等,研究绿心地区ESV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绿心地区的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林地面积明显增加;ESV在早期呈下降趋势,但2013年后转为上升趋势;生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和气候调节功能增长明显;土地利用变化与ESV的相关性排序为:林地>耕地>水体>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变差贡献率中,林地、水体和耕地的贡献率较大,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贡献率较小。研究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绿心地区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工作有序进行,ESV呈明显增长趋势,说明合理开发和严格控制生态底线的保护模式可以提高其ESV,采用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保护策略是可行的。
    • 柏灵芝; 马建武; 曹光树; 张亚君
    • 摘要: 城市文化是由人类通过长期的聚集性活动创造出来的,包含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方面的形态总和,深刻影响城市人群生产生活状态和城市物质空间生产方式。城市文化空间体系的构建是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支撑,许多城市片面地将城市文化理解为非物质层面的成果,忽略了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文化物质载体的深刻作用。绿地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剖析城市绿地空间的特质,阐述城市文化绿地空间生产的重要意义,并针对当今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文化定位、城市格局、历史文脉、空间文化传导4个方面,提出城市文化绿地空间的构建策略。结合苏州市具体情况,提出以四角山水的空间格局展现独特地域特色、以世遗保护的文化践行彰显城市气质、以微型空间的营造体现文化整体价值等为特色的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案,为未来城市文化绿地空间建设提供有益探索。
    • 沈滢
    • 摘要: 城市化问题日益加剧,发展模式亟需转型升级,坚持绿色城镇化是必然方向,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是推动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践行理念、引领生活、发挥效益、激发活力等方面阐明了构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大意义,在不同空间层面规划建设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城市绿地,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以漳州城区“五湖四海”的建设为例,总结出亮点特色,推广经验做法,是构建多元化绿地系统,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
    • 宋晨曦
    • 摘要: “城市双修”理念是新时代下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一。本文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筛选10个绿地适宜性因子、3个绿地建设限制性因子,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成对明智比较法共同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在对各单因子进行分析后,进一步对各因子进行叠加分析,以确定合肥市中心城区的绿地适宜性布局。在单因子的选择、各因子权重的确定和合肥市中心城区绿地适宜性布局等方面结合“城市双修”的理念。结果表明,在合肥市中心城区绿地建设用地方面:最适宜用地占8.05%,适宜用地占18.36%,基本适宜用地占26.50%,不适宜用地占35.14%,不可用用地占11.95%。最后提出设置城市风道、强化城市水网绿地景观系统、建设工业区绿地、优化城市公园体系、建立滨湖生态廊道等可行性建议。
    • 彭军
    •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我国绿地面积逐步扩大,城乡绿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室外休憩、游玩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天然氧吧”成为人们普遍需要。以鉴于此,绿地系统规划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受到高度重视。基于新经济背景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要求下,绿地功能逐渐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不仅包含生态安全、休憩,还承担着景观展示、文化欣赏等功能。在实现国土绿化空间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所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局限于发挥绿化空间分配优势,更注重发挥绿地功能性作用,致力于实现生态环境目标。加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创新力度,不断完善我国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进而实现我国经济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刘雅琦; 谭又铭; 刘一丁; 龚固堂; 李羽洁; 谢川; 赵银兵; 陈俊华
    • 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立、城市居住环境的创造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利用高清卫星遥感影像(Pléiades)解译获得各类绿地面积及占比,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对四川省德昌县城区绿地植物结构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乔木37科68属88种,灌木29科42属70种,草本24科33属41种;乔木使用频度最高的是黄葛树,其次是小叶榕。2)各类绿地物种丰富度按大小排列为公共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公园绿地>街道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各类绿地物种多样性以公共附属绿地最高,其次是居住区附属绿地,防护绿地最低。3)街道附属绿地中乔、灌、草Simpson生态优势度均最高,公共附属绿地最低;各类绿地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相近,但乔木层差别较大,其中公共附属绿地的Pielou均匀度最大,其次是居住区附属绿地,防护绿地最小。由此可见,德昌县绿地植物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较高,城市绿化比较注重市民生活、工作、学习环境的改善。因此,德昌县在今后的绿地系统或城市森林建设中,应注重增加地带性植被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以增加群落稳定性和多样性;同时应充分结合本地实际,凸显地域文化。
    • 刘骏; 唐芝玉
    • 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是城市绿地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历时性的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脉络,厘清规划思想、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等变迁与发展特征,了解政策法规、城市发展等因素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影响,并为未来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与思路。利用文本分析法,结合ROSTCM6软件,对重庆70余年的13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文本进行定性及定量解读,从规划范围与层次、绿地分类、绿地布局、绿地指标4个方面梳理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变迁脉络;总结出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公园绿地始终为规划核心内容,系统化思维逐渐形成,生态保护理念日趋凸显及山城特色不断被塑造”的发展特征;探讨了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制度改革与技术进步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提出响应城市发展定位、协同国土空间规划的重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新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