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绘画美学

绘画美学

绘画美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绘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663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读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年度安徽省美学学会年会等;绘画美学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善庆、樊波、郭因等。

绘画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7 占比:4.6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663 占比:95.34%

总计:4891篇

绘画美学—发文趋势图

绘画美学

-研究学者

  • 卢善庆
  • 樊波
  • 郭因
  • 刘光明
  • 安明明
  • 曹洞颇
  • 金学智
  • 刘海凤
  • 吴冰
  • 周积寅

绘画美学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婷
    • 摘要: 陈少梅生活在二十世纪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年代,此时中国画坛分为“革新派”与“传统派”。陈少梅虽属“传统派”但并不是一味泥古不化,而是从当时鲜为人道的“北宗”一派中汲取营养,又深入探索“南宗”画家艺术意蕴,同时受家承师学以及地域文化意境影响,笔墨随时代发展而注入新的气息。陈少梅开创了一种“南风北骨”的风格,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柔秀与劲健并存的清劲画风。
    • 谢佳璐; 张军
    • 摘要: 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以“元四家”为代表,元代山水画对之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黄公望为“元四家”之首,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崇尚以古为师,广泛吸纳各家之精华,将道教的隐逸思想和对生命的追求融入山水画创作,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研究他的人生经历、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对于今天的绘画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 李乘
    • 摘要: 在近代以来的美学研究中,通常认为汉代是讲经学的,魏晋南朝则反之,破除礼法,盛谈玄学与老庄,玄学代替儒学主导了当时的美学和艺术,是学术和思想的一大转变;美术史的研究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多习惯性地认为“玄学”主导了当时的美术创作,带来了绘画内容和风格的一大转折。本文对此提出商榷,认为从魏晋至南朝,无论从学术史还是绘画题材的角度看,儒学对绘画的影响比玄学更大,玄学并没有压倒儒学成为绘画美学的主流。这一时期的绘画是在汉代绘画基础上的沿袭和扩展,并不存在异于汉代绘画的全面转向。
    • 杨守娇
    • 摘要: 中国古代画论体系在魏晋时期成形,以顾恺之画论的出现为标志,其思想内涵在此期间开始脱离政教之用而取得了独立的审美价值。顾氏的画论思想与当时盛行的人物品藻之风关联密切。人物品藻即关注人物的仪容之美,重风神以及品鉴和运思方式,是顾氏绘画美学精神形成的重要依据。顾恺之将自身的画论思想与人物品藻相融合,由此引出了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一系列审美命题。
    • 黄晶晶
    • 摘要: 2022年9月9日上午,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主办的“湖南著名美术家推介工程•曾晓浒艺术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展。除了早年应台湾作家琼瑶、平鑫涛夫妇所邀在台湾做过一次小规模展览之外,这是曾晓浒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个展。
    • 牟建平
    • 摘要: 在近代画坛,素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是指齐白石,南黄则是黄宾虹。而且在年龄上,齐白石与黄宾虹也是岁数相当,属于同一代人。二人的绘画,齐白石大红大绿,大俗大雅,金石派大写意;而黄宾虹又黑又密,以篆入画,用墨一流。在发展中国画上,黄宾虹与齐白石可谓殊途同归。"浑厚华滋"见性灵黄宾虹在89岁创作的一幅山水画中,将自己的山水画追求与理念用题画诗娓娓道出:"唐人刻画炫丹青,北宋翻新见性灵。浑厚华滋我民族,惟宗古训忘图经。"由此,"浑厚华滋"成为黄宾虹山水画最突出的风貌与特征,也是黄宾虹绘画美学的核心。
    • 徐典(文/图)
    • 摘要: 在"云南画派"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时,重拾其绘画的研究是基于民族文化背后的生命源泉,在此对其绘画美学进一步重新阐释;只有通过在绘画美学中真正地理解云南画派绘画的生命力量所在,由此解决当下民族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寻找可行性道路,以"云南画派"之脉见"民族性"美学之魂。诚然,民族文化下的绘画美学在新的时代发展中有着"当代性"意味,在传承和创新中如何坚守其美学内核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研究,以此促进云南绘画本身发展规律的有效性和延续性,并在民族视野中书写云南绘画史的生命,构筑民族绘画美学体系。
    • 赖欢
    • 摘要: 作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引领者,傅抱石一方面继承了“尚古”的民族审美传统,以古为新、以形写意,开拓了古朴雅正的艺术审美空间,彰显了民族绘画的诗意追求;另一方面,其延续了“文、人、画”的传统绘画精神,坚持文为人而化、画因人为美的观念,结合民族抗战现实,创造性地对传统笔墨技法进行革新和改造,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抱石皴”。显然,傅抱石的绘画美学在总体上体现出民族性品格,也凸显了其作为人民艺术家的文化自觉。
    • 赖欢
    • 摘要: 作为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的引领者,傅抱石一方面继承了"尚古"的民族审美传统,以古为新、以形写意,开拓了古朴雅正的艺术审美空间,彰显了民族绘画的诗意追求;另一方面,其延续了"文、人、画"的传统绘画精神,坚持文为人而化、画因人为美的观念,结合民族抗战现实,创造性地对传统笔墨技法进行革新和改造,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抱石皴".显然,傅抱石的绘画美学在总体上体现出民族性品格,也凸显了其作为人民艺术家的文化自觉.
    • 毛健喆
    • 摘要: 中原黄河流域有着悠久的文明与历史,在传统绘画方面,孕育了中原画派这一沉厚朴素的艺术流派。中原黄河流域人物肖像画扎根于乡土、农田,展现了中原大地和黄河儿女的独特风采,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文化意境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绘画美学,值得人们品读与研究,不断探索中原黄河流域人物肖像画的美学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