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构钢

结构钢

结构钢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95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冶金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6篇、会议论文125篇、专利文献1927061篇;相关期刊324种,包括材料工程、宽厚板、冶金标准化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11种,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19届学术年会、2012年中南·泛珠三角炼钢连铸学术交流会、第七届中国钢铁年会等;结构钢的相关文献由4367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书成、许少普、李忠波等。

结构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6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27061 占比:99.96%

总计:1927872篇

结构钢—发文趋势图

结构钢

-研究学者

  • 朱书成
  • 许少普
  • 李忠波
  • 袁永旗
  • 刘庆波
  • 于飒
  • 崔冠军
  • 张立新
  • 康文举
  • 张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冯丹竹; 隋轶; 张宏亮; 黄健
    • 摘要: 针对不同正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12Cr1MoV合金结构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经过不同温度正火处理获得铁素体、珠光体和贝氏体组织。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粒状贝氏体逐渐增多且粗大化,聚集在心部形成贝氏体条带,强度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均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随着正火保温时间的延长,偏析区域聚集的合金元素扩散至两侧,改善了中心偏析,同时贝氏体含量增加,强度升高、位错密度降低及贝氏体粗大化综合作用,使试验钢的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试验钢经过920°C正火、120 min保温处理,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功分别达到522 MPa、293 MPa、31.5%、184 J,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 苏艳; 苏虹; 胡秉飞; 陈金燕; 钟勇
    • 摘要: 目的 研究揭示低温对结构钢冲击韧性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实验室冲击试验和拉伸试验,研究–70~20°C内3种钢材的冲击吸收能量以及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利用金相显微镜(OM)和环境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表征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冲击断口形貌特征,并采用冲击吸收能量法测定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结果 45A和300M具有体心立方晶格,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45A冲击吸收能量变化规律整体呈S形,发生韧脆转变现象,300M冲击吸收能量下降幅度明显低于45A,–70°C时的冲击吸收能量保持率仍高达75%。1Cr18Ni9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冲击吸收能量变化平缓,未发现韧脆转变倾向。随着温度的降低,3种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均不同程度地增高,而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结论 钢的低温脆性与晶格类型有关,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具有冷脆性,而面心立方晶格金属通常不具有冷脆倾向。由冲击吸收能量法测得45A的韧脆转变温度为–28°C,300M的韧脆转变温度<–70°C。
    • 张志辉; 李峰
    • 摘要: 分析了表面波引起的结构钢非线性塑性响应性能,构建得到应力应变、塑性损伤与超声非线性系数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对材料力学特性与使用寿命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CMT-5205微机实现电子万能拉伸机的运动控制,将加载到不同应变程度的标准试件进行卸载后再对其实施非线性电磁超声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应变达到7%以下试件塑性损伤程度提高后,形成了更大幅度的二次谐波,应变达到7%以上试件发生了二次谐波幅的显著减小。试件不同应变程度的塑性损伤后,形成了比未塑性损伤试件更大的二次谐波变化幅度。提高塑性损伤程度后,材料受到超声波后发生了非线性应力应变,引起更明显的超声波畸变。应变达到7%以上时,材料发生了颈缩,结构钢试件应力也发生了减小。
    • 摘要: 2022年2月,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拉开帷幕,在保障各类精彩比赛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更是贯穿了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环节。本着绿色办奥运的原则,场馆结构钢的统一要求是:在综合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尽量采用高强韧性和高耐蚀性的结构钢,减少用量,延长寿命,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由于场馆基本分布在野外高山海拔高、湿度大、温差大、动载荷、有污染和高耐磨等环境,加之装备需要高稳定性、高安全、长寿命的设计要求,虽然钢材品种“五花八门”,结构钢的高耐蚀性设计是最关键的重点。
    • 许天旱; 周翻身; 罗皓荣
    • 摘要: 采用冲击试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室温下试样厚度对U165和Q275结构钢夏比摆锤冲击吸收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较薄的试样不存在冲击载荷突降现象,但试样厚度为20 mm的Q275钢的冲击载荷突降高达80%以上;当试样厚度≤10 mm时,冲击吸收能量随试样厚度的增加总体呈线性变化,但不同材料冲击吸收能量随厚度变化的比例系数显著不同;当试样厚度>10 mm时,冲击吸收能量随厚度增加偏离了线性规律;此外,随着厚度的增加,不同材料冲击吸收能量的增量和断口形貌显著不同,这归因于材料的冲击韧性及其冲击断裂机制不同。对于厚度不满足标准试样的材料,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能量可通过测试不同厚度的非标试样,然后再用拟合公式计算得到。
    • 李洪波; 任志鑫; 孙晶磊; 李君彦
    • 摘要: Q355B作为一种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在某公司产能占比较大,下游客户用途广泛,但在做90°折弯加工时,反馈产品直角折弯处外侧出现断续、长短不一的裂纹缺陷。为此,针对缺陷样板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终找出了导致钢带加工过程开裂的主要原因:大量的硫化物夹杂形成带状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扩张导致开裂。
    • 宗方勇; 詹青青
    • 摘要: 以海洋装备主体材料钢铁作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结构钢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叙述了结构钢在海洋环境不同区域的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腐蚀行为和机理。阐述了耐蚀结构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海洋环境用典型耐蚀低合金钢,目前主要通过微合金化技术和组织调控技术提高合金钢材料的耐蚀性。对比国外相关研究,我国耐蚀结构钢开发相对滞后,除了利用微合金化技术、组织调控技术这2种方法提高结构钢材料的耐蚀性外,采用传统腐蚀研究方法结合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新型腐蚀研究方法,挖掘海洋环境因素、材料成分和组织结构因素对结构钢腐蚀速率的影响规律,对加强结构钢腐蚀机理研究、加快新型耐蚀结构钢的开发、延长海洋装备的服役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袁淑君
    • 摘要: 2021年6月18日,由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等单位起草的《耐火耐候结构钢》国家标准审定会召开,来自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下游用户共17家单位的28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耐火耐候结构钢》国家标准是近年来我国耐火耐候结构钢在研发、生产及使用方面相关技术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转化,系统全面的规范了可制造同时具备耐火、耐候性能的一般结构和建筑结构构件用热轧钢板、钢带及型钢的各项技术要求。
    • 杨丽媛; 赵春玲; 邸士雄; 孙志华; 詹中伟; 赵明亮
    • 摘要: 目的 研究服役于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几种典型钢材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通过酸性盐雾?湿热?酸性大气等试验方法研究钢材在海洋大气环境服役过程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在海洋大气环境中,通常含铬量较高的不锈钢耐腐蚀性能较为优异,含铬量较低的不锈钢材料耐腐蚀性能较差.结构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下易腐蚀.钝化处理能明显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但仍然难以保护不锈钢在长期海洋大气环境作用下不受侵蚀,无机铝涂料对钢材具有优异的防护性能,而镀银层将加剧钢材基体腐蚀.此外,粗糙表面易诱发不锈钢发生腐蚀.结论 在海洋大气环境服役时,不锈钢应采取钝化处理,提高其耐腐蚀性能.对于结构钢和铬含量较低的不锈钢,可采取涂覆无机铝涂层的方式,通过牺牲阳极作用有效保护基体免受侵蚀.在设计阶段,还应注意外露部位的表面粗糙度设计,尽量防止或减小不锈钢腐蚀现象的发生.
    • 王友德; 史涛; 夏敏; 徐善华
    • 摘要: 对现有的锈蚀评价指标进行总结,提出了结构钢锈蚀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维非接触式表面形貌仪对人工加速锈蚀钢板进行表面形貌测试,提出基于形貌的锈蚀评价指标提取方法并开发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提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锈蚀龄期的增长,锈蚀损伤参数Dn 逐渐增大,最小截面面积Ama和锈蚀等级参数Φ逐渐减小,所有试件均处于轻度锈蚀状态;锈蚀深度均值△tave、锈蚀深度标准差tsd、锈坑深度h及其分布区间均逐渐增大,锈坑密度Pd 逐渐减小,锈坑形状由圆柱体和半球体逐渐向锥体转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