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合节点

组合节点

组合节点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3年内共计35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734545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低温建筑技术、钢结构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2012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等;组合节点的相关文献由787位作者贡献,包括牟犇、李振宝、宋坤等。

组合节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34545 占比:99.98%

总计:734695篇

组合节点—发文趋势图

组合节点

-研究学者

  • 牟犇
  • 李振宝
  • 宋坤
  • 李国强
  • 解咏平
  • 门进杰
  • 马华
  • 史庆轩
  • 石文龙
  • 冯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惠勇; 马牧; 张奎; 周志明
    • 摘要: 已建地下室的综合馆因上部建筑方案变更后现设计为西安曲江电竞中心,原综合馆仅地下室施工完成,考虑已建结构的特点、施工工期等因素,上部结构方案经比选后选用混凝土柱+钢梁的混合框架结构体系。混凝土柱与钢梁之间采用改进的柱贯通梁组合节点形式,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柱贯通梁组合节点极限位移角为1/40,变形能力较好;混凝土柱与环加劲板、钢梁的刚度相差较大,加载后期,核心区混凝土损伤严重,因而结构耗能能力一般。在原地下室框架柱上部通过布置摇摆柱来解决新增混凝土柱的弯矩传递和无法植筋问题,给出了摇摆柱的上部和柱脚节点做法。对局部楼板大开洞区域进行应力对比分析,设置连接板带来保证楼板的水平力传递;在原地下室上部新增混凝土柱时,通过对原地下室框架柱增大截面后在其周围植筋,保证竖向荷载的传递。
    • 吴成龙; 王其辉; 李绍辉; 刘继明
    • 摘要: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大、连接可靠和良好的耐久性等优势,对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ABAQUS建立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有限元模型,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柱端螺栓边距和孔径对节点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以及性能退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节点核心区浇筑混凝土可显著改善节点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但滞回曲线存在一定的“捏缩”现象,耗能性能降低;不同柱端螺栓边距和孔径时,节点的滞回曲线均较为饱满,耗能能力较强,但对承载力、强度和刚度退化性能影响较小,转角延性系数随着柱端螺栓边距(孔径)的减小(增大)而逐渐降低,但减小螺栓边距可有效改善柱端连接板的塑性变形,增大孔径有利于提高现场装配效率。
    • 刘子辉
    • 摘要: 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使结构具备了两种材料的优势,可在保证承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针对郑州农投国际中心项目,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关键节点进行精细化建模分析,得到节点区各部分的应力状态及损伤发展规律,根据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出节点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各节点的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且节点位移较小,构件的工作性能良好。
    • 伏立志
    • 摘要: 列举了国内外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常见连接方式,并分析了各连接方式的优势和局限性,重点对预应力拼接式框架节点建立抗剪性能数值模拟,并分析不同钢筋配筋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类节点破坏主要集中在梁柱交界处,改变抗剪钢筋配筋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节点的受力性能,建议此类节点抗剪钢筋的配筋率取0.3%~0.5%。
    • 陈珊珊; 王磊; 刘继明; 吴成龙
    • 摘要: 为研究楼板组合效应对装配式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拟静力试验,运用ABAQUS软件对栓焊混合连接形式的装配式边节点进行有限元验证,在有效模型的基础上,对装配式SRC柱-钢梁及其考虑楼板组合效应的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进而研究楼板厚度、宽度两个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的节点模型的骨架曲线、承载特性及刚度退化与试验结果一致,所建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节点的实际受力情况;楼板与钢梁的结合使节点试件承载力和刚度均显著提升,破坏时H型钢梁下翼缘连接板屈曲变形明显,提高了上翼缘的局部稳定性,延性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均减小,环线刚度退化明显,强度退化不明显;增加楼板厚度使装配式SRC柱-钢梁节点试件的承载力以及刚度和耗能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会减缓刚度退化速度;在600~1000 mm范围内,楼板有效宽度的增加对节点承载力、初始刚度及耗能能力均有较明显的提升,但其延性有所降低.楼板设计时应合理选取各参数.研究成果可为装配式SRC框架节点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黄海; 龚良勇; 胡淑军; 郭琪; 熊进刚
    •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梁柱-钢支撑组合节点,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Y形偏心钢支撑结构预期抗震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校正的有限元方法对5种考虑不同因素的腹板开洞型抗剪连接键进行研究,以得到其受剪承载力和损伤模式。随后对基于合理分析模型、材料参数、单元接触、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等分析方法的新型节点研究表明,在不同地震水平往复力作用下,组合节点的滞回曲线表现为弹性,即未进入塑性和耗能。另外,在达到最大负向、正向位移时,抗剪连接键、对穿螺杆和支撑连接板仍处于弹性状态,混凝土损伤值和损伤区域均较小,即该新型组合节点具有高承载力、可全装配、功能可恢复等特点,可满足相应结构对该组合节点的要求。
    • 熊进刚; 冯嗣鑫; 胡淑军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装配式RCS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并研究一种带T型连接件的装配式RCS梁柱组合节点,采用经校正的有限元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减小T型连接板之间的切向摩擦系数,可将各模型中混凝土最大损伤程度从26.63%减小至16.67%,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混凝土损伤区域,且在不同摩擦系数下滞回曲线中节点承载力大小呈线性增长关系,所得滞回曲线饱满.构件在达到最大位移时,高强螺栓和各T型连接件均处于弹性状态,该新型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在大震作用下时,T型连接件能够绕着一几何中心发生转动,能够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使得板件不发生损伤.
    • 王雨辰; 胡淑军; 熊进刚
    • 摘要: 提出一种腹板开洞的装配式RCS连接节点,可方便设备管线的通过、节省钢材,并更好实现"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采用经验证的有限元方法对所提节点进行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探究孔洞半径、开洞净间距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钢梁腹板开洞的装配式RCS节点具有较好抗震性能;与此同时,钢梁腹板开洞可使钢梁本身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各部件损伤更小,有利于"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设计原则的更好实现;建议在钢梁两端截面高度范围内不设洞口的前提下,腹板上开设直径小于梁截面总高度36%的圆形洞口,洞口的开设对节点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
    • 朱旦; 李升才; 朱永甫
    • 摘要: 以6个1/2模型RCS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为基础,研究不同轴压比下RCS组合件的滞回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梁铰破坏时试件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优于构造破坏;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滞回环愈加丰满,初始刚度有所增加,承载力有所增大;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刚度退化速率变慢,且梁铰破坏时随着轴压比增大,刚度退化速率变大。基于试验结果和现有恢复力模型理论,建立的三折线骨架曲线模型与实际试验骨架曲线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能较好的反映轴压比对其滞回特性的影响,可为该RCS梁柱组合件的弹塑性分析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 计静; 曾文; 张云峰; 刘迎春; 滕振超; 姜良芹
    • 摘要: 为研究由钢管混凝土柱不等高钢梁构成的组合节点滞回性能,基于简化力学模型和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考虑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非线性接触,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类组合节点局部细化的有限元模型,并对4个该类组合节点进行了反复加载下的滞回分析,获得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结果表明该类组合节点滞回曲线比较饱满,耗能能力较强.将模拟的滞回和骨架曲线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给出该类节点具体的抗震加强构造措施,为后续采用此类节点的框架抗震性能研究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