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装书

线装书

线装书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50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6071篇;相关期刊319种,包括图书馆建设、中国印刷、全国新书目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等;线装书的相关文献由454位作者贡献,包括虞建强、虞东杰、任梦强等。

线装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6 占比:0.8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6071 占比:99.17%

总计:56538篇

线装书—发文趋势图

线装书

-研究学者

  • 虞建强
  • 虞东杰
  • 任梦强
  • 刘卫东
  • 刘硕
  • 周广玲
  • 张振中
  • 梁波
  • 聂鑫森
  • 茅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益民
    • 摘要: “文化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主席视力不好,中央决定印大字本线装书供他阅读,同时也分送中央其他领导人。大字本线装书印制要求高,品种繁多,尤以“二十四史”的出版计划最为宏大,当时由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及上海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共同承担此项目。后因出版困难多多,又随着毛泽东的逝世而项目终止,最终仅中华书局、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部分正史,其他社未能完成各自原来分配的任务。
    • 筱筠
    • 摘要: 近日,由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主办,北京一道书画院、中国书画家影像网承办,中国水浒学会诗书画委员会、北京国勤中和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文颂中华——桑吉仁谦书艺展暨文集首发式”在炎黄艺术馆启幕,这是土族艺术家桑吉仁谦的首次个展。据了解,“桑吉仁谦文集”由《中华史前“双母”文明》《“双母子”宇宙起源论》《书法的艺术之路》《大智慧论》四册组成,由线装书局出版。
    • 万伯翱
    • 摘要: 给我糖果的马爷爷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马衡是我的总角之交马思猛的爷爷,我和思猛是北京育才小学的同班同学。我第一次见马衡先生是在1953年的初春。思猛带我来到他们位于小雅宝胡同的一座深宅大院。当时,马先生住在北屋,屋里除了一排排装满线装书的书柜外。
    • 韩学政
    • 摘要: 父亲已以谢世多年了。凝望着那一摞摞的线装书、一本本的字帖、一幅幅的书画,不禁想到父亲留下的读书家训:家有藏书不为贫;无书报之家,犹无窗户之室也;放笔为文须读书。父亲一生不嗜烟酒,唯爱书成癖、嗜书如命。订有《文学知识》《历史研究》《文史哲》《古典文学知识》《红楼梦学刊》及多种大学学报等期刊。每当晨光初露,他总要吟诵唐诗宋词,每当夜幕降临,他总要青灯摊卷,勤学苦读,从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沉、李贺的瑰奇之中汲取营养。
    • 周庆荣
    • 摘要: 在繁华的尘世,我从不站着说话。在旷野里坐下,我坐出两个地名:天涯、海角。半日,我让自己远。热闹非凡的剧目从来就是生活,主角不是成功,配角不是失败,观者不是多余。飞鸟在天空留痕,人生就是白驹过隙?线装书里的墨香是我的百草园,我是弄香的蝶,是采蜜的蜂。我其实更是自己的主人。
    • 过儿(文); 仲青(绘)
    • 摘要: 谁能想到,只因当年塞纳河畔的一见倾心,从此法国少了一位前途无量的青年画家,而千里之外的敦煌多了一位任劳任怨的守门人。那是1936年的秋天,塞纳河畔。信步闲逛的青年,随手打开了一个古朴的线装书盒——《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就在那一刻,他的命运突然转向。
    • 蒋勋
    • 摘要: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特别想看中国的线装书,因为它握在手里舒服得不得了。西方的精装本总是带给人很大的压力,它就是要你正襟危坐地做“学者”,而中国的线装书有一种生活里的柔软,这种柔软就是文化不见得要那么沉重。阅读可以是生活里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我在欧洲读书的时候,面对西方胶装、精装的东西,其实有一种严肃感。
    • 王一明
    • 摘要: 二爷是村里小学语文教师,二爷家有个不大不小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古董似的线装书。入学前,我到二爷家玩,常常站在书架前,望着大大小小的书发呆。有一天,在书架旁看书的二爷将戴着圆形眼镜的眼睛从书上移开,看着正在望着书发呆的我说:“等你能认字了,就让你读这些书了。”当时的我虽然并不理解读书是什么意思,读书意味着什么,但听完二爷的话后,我还是一阵风似的跑回家,兴奋地把二爷的话告诉了正在院里枣树下喂鸡的母亲。母亲听完后,用满是温柔的眼光看着我,后来我才体会到那种温柔里有一种叫憧憬的东西在里面。从那天起,我更加渴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大了好上学,好认字,好读二爷书架上的书。
    • 曾正伟
    • 摘要: 常言道,开卷有益。少年时,曾经梦想拥有众多的书籍,但因贫穷,这一愿望无疑成了一种奢望。为此,我常常往隔壁的李爷爷家跑。李爷爷出生于书香门第,他家有很多藏书。一天,李爷爷拿着一本发黄的线装书在研读,书名叫《改良绘图七言千家诗》。当时,我就想把这本书据为己有,没想到,偷书的第二天,就被李爷爷察觉了。他说:“爱读书是件好事,但你为什么要偷呢?”我被问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 刘硕
    • 摘要: 线装书作为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它的特征主要是穿线打孔,这种特有的装帧形式,能一直使用至今,不断潜移默化中国书籍装帧历史的发展.具有东方文化情调的线装书,已然演化为一种文化价值符号,由此展开对线装书个性表达下的各种符号语言的剖析.针对其中特有的结构和版面所蕴含的东方文化精神以及线装书本质中符号语言的提取,探讨中国传统线装书个性化魅力与精神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