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纪录电影

纪录电影

纪录电影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504篇,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541篇;相关期刊213种,包括电影评介、电影文学、世界电影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13年年会、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等;纪录电影的相关文献由462位作者贡献,包括单万里、陈光忠、郑伟等。

纪录电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0 占比:16.4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541 占比:83.45%

总计:3045篇

纪录电影—发文趋势图

纪录电影

-研究学者

  • 单万里
  • 陈光忠
  • 郑伟
  • 张同道
  • 贺幸辉
  • 任远
  • 刘忠波
  • 周振华
  • 孙红云
  • 张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光夏
    • 摘要: 中国纪录电影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了它重返院线的曙光,整体上呈回暖向好的趋势,作品数量和质量较之从前都有了突破,创作主体和客体及接受主体较以往有了新的变化。十年来,进入院线与观众见面的纪录电影涉及现实、历史等多种题材,其创作趋向总体呈现为主流美学、工业美学和新平民美学的共生并进。主流美学和工业美学主潮下的产业化制作与作者式创作的互补,以小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平民叙事,内容创作、拍摄资金、放映场次等方面的众筹和互动的积极参与,是这个十年中国院线纪录片在创作主体、创作客体和接受主体三个方面所显现出来的主要表征和发展趋向。
    • 蒲霄羽; 龚艳
    • 摘要: 翁万戈是晚清保守派重臣翁同龢第五世孙,22岁至美国求学,之后几乎都在美国生活、工作。20世纪40至70年代,翁万戈创作了数十部纪录短片,题材广泛,个人色彩鲜明。其导演纪录片原始拷贝现多存于海外图书馆,随胶片数字化技术成熟进步,逐渐为国内观众所见。比较翁万戈与同期、后世导演之差异,可见其独特的去意识形态化的文人创作倾向和个人化影像在多样化文化环境中的样本作用。翁氏之系列创作有效填补了早期中国电影史上私人纪录影像的空白。
    • 曲玮婷
    • 摘要: 近些年,亚洲成为全球老龄化最快的地区,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形象与老年家庭本不属于影视创作的主流题材,如今却因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多地进入公众视野,使人们看到真实立体的老年群体形象,以及他们多元的生活状态。本文以近几年的热门纪录电影《四个春天》《人生果实》《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为例,试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老年家庭题材纪录电影在美学特征与创作风格方面的差异。
    • 刘畅
    • 摘要: 电影《九零后》是一部回顾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的纪录片,在与16位联大学子的对话中重构战乱年代中独特的民族记忆。电影从多元视角出发,将历史“讲述权利”交给了个体,发挥个体在民族记忆叙事的力量;运用个体之间共同的认知建立起群体身份,以情感将群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采用口述访谈形式进行跨维对话,传递国家民族复兴的使命与担当。在历史场景、情感认识与人物对话中,紧紧围绕民族记忆叙事,增强民族认同与凝聚力,并融入时代性意义。
    • 崔雪煜; 梁锐; 王梓妍
    • 摘要: 故事片与纪录片作为电影的两种基本形态,构成了主流电影市场,但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故事片的创作起点是导演本人对事件的主观感受和意图,导演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设计事件的发展进程,整体以营造矛盾冲突为主,强调创造性、假定性;而纪录片以记录现实生活为目的,是对真实的创造性诠释。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题材、叙事结构、镜头语言、表现方式、剪辑技巧等,同时带有个人色彩的主观判断,因此具有虚构性。而记录本身也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性真实在纪录电影中则表现为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通过创作者选取有意义的故事或片段再现生活的原貌。在电影中,两种形态相互作用、互相联系,在纪实与虚构的艺术手法下,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现实创作状态。
    • 叶珽
    • 摘要: 抗美援朝题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影视剧创作的热门题材。此类影片在中国影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电影类型,并诞生了诸如《上甘岭》《英雄儿女》等诸多影响几代人的经典影片。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全国又掀起了在新时期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热潮。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也继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再次成为新的创作热点,仅在2020年就上映了《金刚川》《最可爱的人》《英雄连》和《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等“抗美援朝系列电影”.
    • 唐卫; 张贝妮
    • 摘要: 元宇宙是技术与媒介发展的高纬产物,具有虚实共生的重要特点。而当代纪录电影,同样遵循着一种“虚构化的非虚构形式”美学。纪录电影接入元宇宙,真实性原则受到冲击,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虚拟技术增强感知真实,纪录真实的维度从二维向三维拓展,传播模式与市场也向元宇宙延伸。以元宇宙本身为题材的纪录电影出现,元宇宙纪录真实与物质的关系被重新解读。“元宇宙纪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展现出新的形态,但其社会价值与文献价值不会消失。
    • 李瑞
    • 摘要: 作为日本“电影新浪潮”的核心人物之一,羽仁进在纪录电影领域同样有所建树。他的纪录片深入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层面,具有“主观现实主义”的真实观;坚持“在场”的纪录精神,体现着作者的主体性。同时,羽仁进纪录片侧重人物内心的关注而不再仅仅对作者自身内心的关注,主张主体与客体的共存,具有主体间性的萌芽和觉醒,直接影响了土本典昭和小川绅介等作者的纪录风格,在世界纪录电影的观念和创作上具有积极的先锋意义。
    • 刘星雨
    • 摘要: 《海上传奇》讲述了19世纪中叶《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正式开埠,各样的传奇与悲喜人生交替上演,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各方势力汇集这座城市的故事。影片通过十八位历史人物对个人故事的口述,回顾了上海这座城市从开埠以来经历的风雨沧桑。影片保留了贾樟柯导演在影像架构和个人风格上的坚持,同时我们也能看出贾樟柯在纪实性影片之外的创作摸索。
    • 陈程; 倪崑皓
    • 摘要: 影视作品是实现集体记忆建构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从媒介记忆视角对院线纪录电影《九零后》进行探究与分析,总结其如何通过影像媒介传承与建构红色记忆。影片创作团队从叙事策略、视听表达、价值传播三个层面表现西南联大风华,形成受众对历史事件的普遍认知,树立起对民族英雄的认同感,进而鼓舞更多当代青年借时代风浪,挥斥方遒。这种以影像唤醒集体记忆的方式,有力弘扬了爱国报国的联大精神。这为如何通过影像传播建构公共语境下的集体记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