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立案登记制

立案登记制

立案登记制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4篇、专利文献95538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法制与经济(上旬刊)、法制与社会、人民司法等; 立案登记制的相关文献由359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晓云、张春波、孙洁等。

立案登记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4 占比:0.37%

专利文献>

论文:95538 占比:99.63%

总计:95892篇

立案登记制—发文趋势图

立案登记制

-研究学者

  • 黄晓云
  • 张春波
  • 孙洁
  • 李凌云
  • 李蒙
  • 程琥
  • 花蕾
  • 邹慧
  • 严仁群
  • 冯汉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钰
    • 摘要: 近年来诉讼案件年终受理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立足于C市基层法院年终受理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实证调研发现,由于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受案量与办案人员数量严重失衡、诉前调解与延期审理缺乏法律依据、批量案件寻求“首例判决”等原因。法院年终具有案件量大、结案率指标高、受案与结案圈层不均等特征,面临着大量“新兴案件”涌入、繁简分流效能遭遇瓶颈、送达难以及旧存案件“一延再延”等问题。对此应科学设立立案结案的考核指标,法院人案配置“以案定额”,对“新兴案件”立案审理应当遵循“适宜性”原则,明确规定诉前调解的一般时限与上限,设立当事人辅助送达制度,进一步规制延期审理并反思现有审理期限的“单一性”。
    • 冯珂
    • 摘要: 我国民事诉讼上基于立案审查制产生的驳回起诉机制,与民事诉讼机理存在诸多矛盾。但当前我国的立案登记制改革为它提供了转型契机。在立案登记制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务逐渐转向支持将诉讼要件事项全部或部分移入审理阶段审查,这为驳回起诉的功能转换与重构提供了基础;而诉讼要件向审理阶段的转移,也必然需要与之协调配套的审理裁判机制。进而,将驳回起诉从基于起诉条件的程序阻却裁判转化为基于诉讼要件的程序排除性裁判,不仅对优化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构造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有效疏通了程序出口,对于缓解“案多人少”压力也会有积极作用。
    • 祝续飞
    • 摘要: 我国学术界与实务界对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一般标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已经历经三次变迁,当前采用的"利害关系"标准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原告资格的范围,但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具有模糊性,使得法院拥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并不能切实保障行政起诉人的诉权,为此我国又进行了立案登记制度改革,将行政起诉程序划分为登记诉状与立案登记两大步骤,其目的也在于尽可能地维护原告的起诉权,但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立案审查制度模式的束缚,为此需要通过先行制订司法解释或立法解释,在立案登记阶段对原告资格采用"可能性"审查标准模式,设定多层次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健全"参与型"原告资格审查程序.
    • 冉小毅(文/图)
    • 摘要: 法院裁判是人们行为的指路灯。近年来,随着立案登记制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用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然而,那些与民众朴素正义观相差甚远、与公序良俗背道而驰的诉求,自然不会得到法院裁判的认可。法律不会为成年人的明知故犯买单。新婚的支某不顾北京市水利部门的安全提示,跑到永定河冰面遛狗,导致溺水身亡。家属向相关水务管理部门索赔的请求,自然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每一个成年人应是自身安危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独立承担责任。
    • 刘成安; 王子杰
    • 摘要: 自立案登记制实行以来,人民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持续大幅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具体到民商事二审案件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法院民商事二审案件收案数量逐年上升。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一审程序已经设置了简易程序,以立法的形式构建了快慢分道的机制,而对于二审程序并未有如此规定,故笔者将讨论民商事二审审判程序中的快慢分道问题,以期从理论构建与实务操作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卢雅慧
    • 摘要: 民事立案登记制度的施行解决了我国特有的“起诉难”现象,也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大变革。但是由于该制度的立法和与其相关的规定并不一致,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各司法机关在立案登记时的标准也不统一,这使得当事人的诉权也难以得到根本的保障。因此,要使立案登记制度更好的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就要完善法律,统一其标准,从根本上解决“起诉难”的问题。
    • 刘欣
    • 摘要: 《行政诉讼法》将之前在我国行政诉讼中长期存在的立案审查制度变更为立案登记制度,通过制度设计来解决实践中法院在立案阶段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的问题,进而通过对案件仅进行形式性审查来最大限度地实现降低起诉的门槛,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本文从我国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立案制度相关规定出发,具体分析我国现行立案登记制度的运行状况,对该项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建议.
    • 石雨阳
    • 摘要: 确立行政诉讼登记立案制是我国在立案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与创新,对于解决"立案难"问题、保护当事人的诉权、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但因我国在立案登记制的制度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有关立案登记制的规定不协调、起诉条件的范围设定过宽、对起诉的审查标准不明确、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立案登记制功用的发挥和预期目的的实现.这需要我们审视行政诉讼立案登记制的立法缺陷,探寻相应的完善之策.可从立案登记制模式的选择与相关规定修改、限定起诉条件的范围、明确对起诉的审查标准、健全配套的制度等方面完善立案登记制,以推动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发展,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促进我国法治事业不断进步.
    • 卢瑜; 王雨蒙
    • 摘要: 随着2015年立案登记制和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行政审判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省行政案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这无疑对促进全面法治河南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行政审判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影响行政审判公信力的问题,如同案不同判、程序空转、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不足等。
    • 冯汉桥; 沈旦
    • 摘要: 案件管辖权的认定离不开起诉受理程序对起诉要件的审查。通过分析裁判文书网有关H省法院的77份裁定书,发现立案登记制下国内法院起诉受理程序机制性缺失是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认定错误的关键原因,且主要体现在起诉受理程序的功能定位不明晰、“过滤”功能弱化以及涉外案件特别起诉受理程序失位。应该从程序功能和结构优化的角度,通过构建“诉状与特殊诉讼要件审查并重”模式并着重审查管辖权要件来完善涉外民商事案件起诉受理程序,以期有效破解案件管辖权认定错误的困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