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气污染治理

空气污染治理

空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28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经济学、环境保护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95447篇;相关期刊128种,包括时代经贸、绿色视野、地球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全国第七届核监测学术研讨会、2007年新农村与可再生能源国际研讨会、第二届中国绿色财富论坛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空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文献由423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崇文、刘超等。

空气污染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9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95447 占比:99.94%

总计:295616篇

空气污染治理—发文趋势图

空气污染治理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崇文
  • 刘超
  • 吴明松
  • 张庆旭
  • 牟惠明
  • 何柄谕
  • 侯海军
  • 光家琛
  • 刘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红伟; 徐嘉慧; 林子祥; 石大千
    • 摘要: 深入探究影响社会安全的环境因素,发掘空气污染治理的社会安全效应,对于筑牢社会安全屏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从犯罪视角分析“十三五”期间空气污染治理对社会安全的积极效应。利用地级市空气污染和犯罪的日度和年度数据,估计空气污染治理对地区犯罪的影响作用,并从个体心理角度进行机制验证。
    • 吴波涛
    • 摘要: 生物过滤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空气污染控制(APC)技术,通过生物活性物质排放含有可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或无机空气毒物的废气.这项技术已在德国和荷兰成功应用于控制各种工业和公共场所的气味、声音和空气毒性排放部门资源控制对于许多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效率已达到90%以上.由于较低的运行成本,如果将生物过滤技术应用于含有低浓度易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废气中,与其他APC技术相比,该技术可以提供显著的经济优势.环境效益包括低能源需求和避免污染物跨介质转移.本文回顾了生物过滤的历史和现状,概述了生物过滤的科学原理和工程原理,讨论了生物过滤技术在各种排放源中的应用.
    • 张雅静
    • 摘要: 城市物流新能源化,是加强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节能减排的应有之义。2021年初,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印发《关于为北京市新能源轻型货车运营激励企业提供优先城区通行的实施方案》,为推动城市物流电动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
    • 熊艳; 廖文军; 王岭
    • 摘要: 本文利用城市的日度数据,分析集中供暖、"煤改气、 电"政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以验证"煤改气、电"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集中供暖显著增加供暖期的空气污染,但"煤改气、电"政策实施后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对补贴程度越高的城市、平均空气污染为优和轻度污染的城市及省会城市的空气污染降低效应更强.为此,应持续推进"煤改气、电"政策,慎重推进"一刀切"的"煤改气、电"退坡补贴政策,建立因城施策、补贴持续、重点区域重点改造的"煤改气、电"优化政策.
    • 常文涛; 罗良文
    • 摘要: 基于2000-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放宽传统两部门假定条件下资本不变的假设,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机理,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并处理了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空气污染治理,导致农民采取高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而陷入"贫困-污染"的恶性循环;(2)我国经济发展与空气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特征,尚未跨越拐点;(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空气污染的直接效应不显著,所有制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两个中介变量对空气污染治理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 顾和军; 严蔚然
    • 摘要: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达成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呈现出稳中向好趋势.当前,空气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政府和企业均面临着严峻考验,大气污染防治相应措施必须持之以恒.此时检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政策的实施效果,有助于政府正视自身治理效果和完善政策,并为企业提供管理对策.该研究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8—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考察空气污染治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政策效应的检验评估,发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颁布能够显著降低PM2.5的浓度,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政策有效.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该项污染治理政策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试点实施显著提高了试点城市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果在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新标准的试点实施会通过总成本和企业创新作用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此外,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政策标准的响应更为敏感;非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率受到新标准的影响比重污染行业企业更显著.该研究为科学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确保蓝天保卫战圆满收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 李旭; 刘卫林; 吴春玲
    • 摘要: 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浓度偏高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重型柴油货车是氮氧化物排放的一大来源,随着各项环境保护与治理活动的大力开展,重型柴油货车排放治理也到了紧要关头,如何切实做好重型柴油货车排放治理工作也成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进展和面对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关于行业发展的个人见解.
    • 李智超; 刘少丹; 杨帆
    • 摘要: 中央环保督察已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与制度安排地方环境治理呈现明显的地方差异性,环保督察的效果也绝非众城一面。本文使用精确断点回归方法评估中央环保督察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基于政企合谋视角,分析政商关系对中央环保督察的调节作用,以及城市工业化进程、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官员任期等因素呈现的中央环保督察效果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可短期改善被督察地的空气质量,但长期政策效果趋于减弱,甚至会出现污染反弹;在政商关系亲近的城市,中央环保督察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较弱,而在政商关系相对不亲近的城市则效果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效果还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异质性。
    • 唐新蓉; 赵培信
    • 摘要: 利用Lasso回归方法,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分析识别出对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测度空气污染治理主要输入指标对各空气质量指标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加权的空气污染治理绩效评价方法,改进了已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评价方法。与已有的综合评价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通过回归分析设定权重,既保证了空气污染治理中各种投入指标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保证了权重的客观性。最后以重庆市为例,演示了本文方法在实际分析中的应用过程,并对我国主要城市2017年的空气污染治理绩效进行了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