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稳定碳同位素

稳定碳同位素

稳定碳同位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247543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沉积学报、中国岩溶、地球化学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2015全国同位素制备及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等;稳定碳同位素的相关文献由94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丛强、吴沿友、杭红涛等。

稳定碳同位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7543 占比:99.90%

总计:247789篇

稳定碳同位素—发文趋势图

稳定碳同位素

-研究学者

  • 刘丛强
  • 吴沿友
  • 杭红涛
  • 刘星
  • 喻文娟
  • 康宏樟
  • 张开艳
  • 王瑞
  • 陈拓
  • 彭平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亮星; 周忠发; 丁圣君; 董慧; 范宝祥; 安丹; 汤云涛
    • 摘要: CO_(2)作为岩溶作用的驱动力,在岩溶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岩溶区特有的地上地下二元结构表明,洞穴系统作为地下空间的窗口,对其CO_(2)及δ^(13)C_(CO_(2))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贵州绥阳麻黄洞上覆土壤空气CO_(2)、洞穴内部和外部大气参数以及CO_(2)浓度和δ^(13)C_(CO_(2))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①麻黄洞洞穴空气和上覆土壤空气CO_(2)与δ^(13)C_(CO_(2))均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表现出雨季CO_(2)浓度高、δ^(13)C_(CO_(2))偏轻,旱季CO_(2)浓度低、δ^(13)C_(CO_(2))偏重的特征。②土壤CO_(2)是内源性CO_(2)以及大气CO_(2)经平流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温度、湿度双向调控下土壤微生物作用存在差异进而导致CO_(2)浓度和δ^(13)C_(CO_(2))存在时空差异,洞穴CO_(2)浓度和δ^(13)C_(CO_(2))主要受上覆土壤CO_(2)及其通风效应的影响。③麻黄洞CO_(2)主要来源于上覆土壤CO_(2)以及外部大气,在通风干预下洞穴内部产生稀释效应或者集聚效应。探究土-气CO_(2)和δ^(13)C_(CO_(2))变化特征,探明洞穴CO_(2)来源,不仅有利于了解洞穴系统碳循环机制,而且对全球碳循环中“遗漏碳汇”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 于志慧; 吕广一; 王新雅; 徐学宝; 贾东璇; 王成杰
    •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元素的影响,选取内蒙古希拉穆仁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放牧强度(无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对0~50 cm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稳定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土壤容重升高,草地地上生物量下降;土壤SOC,TN含量及土壤δ^(15)N值减小,土壤δ^(13)C值增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无牧和轻度放牧样地土壤SOC,TN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变化,重度放牧样地土壤SOC,T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δ^(13)C和δ^(15)N值增大。可见,重度放牧不利于荒漠草原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会减缓氮循环速率。
    • 肖扬宁; 肖红伟; 陈振平; 黄莉磊; 马艳; 李智滔; 冷泉; 金学武; 肖化云
    • 摘要: 于2020年4~8月在青藏高原东南部玉龙雪山进行PM_(2.5)采样,共采集44个样本,测定其水溶性离子成分、水溶性有机碳(WSOC)浓度、总碳(T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_(TC)).结果表明,玉龙雪山春夏季TC浓度分别为(7.1±3.8)μg/m^(3)和(2.9±0.7)μg/m^(3),WSOC浓度分别为(3.3±2.1)μg/m^(3)和(1.5±0.4)μg/m^(3),均呈现春高夏低的变化趋势.春夏季δ^(13)C_(TC)值分别为(-24.7±1.0)‰和(-26.0±0.6)‰,春季较夏季偏正,表明可能受到不同来源影响.通过对非海盐钾离子(nss-K^(+))相关性、NASA火点图及后向轨迹分析可知,东南亚地区春季生物质燃烧可能是主导原因.利用贝叶斯模型计算玉龙雪山PM_(2.5)中TC来源贡献,结果表明春季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和煤燃烧,贡献比分别为60.6%和23.5%;夏季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植物蒸发和机动车排放,同时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对TC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 张开艳; 吴沿友; 李海涛; 杭红涛
    • 摘要: 该研究以甘蓝型油菜组培苗为材料,使用硝酸钠来提供唯一氮源和盐胁迫条件,测定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通过稳定碳同位素值评估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自养能力,并基于自养能力研究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无机氮供应与盐耐受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应40 mmol·L^(-1)硝态氮能消除轻度盐胁迫的不利影响,供应80 mmol·L^(-1)硝态氮能有效缓减中度盐胁迫的不利影响,但在重度盐胁迫条件下,即使供应过量的无机氮,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生长仍然受到显著的抑制。(2)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叶绿素含量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3)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自养能力在轻度盐胁迫时达到最大,但盐胁迫程度的加剧会显著降低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自养能力。由此可知,当植物的无机氮需求得到满足后,自养能力的强弱将决定植物的盐耐受能力,而过量的无机氮供应不能提高重度盐胁迫条件下植物的自养能力。
    • 王剑南; 班增国; 丛日征; 郑鑫
    • 摘要: 【目的】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林火干扰,但林火发生时不同林型土壤发生的实际情况、火后土壤有机碳(SOC)和同位素碳13C的变化规律仍不甚清楚,本文主要分析了寒温带典型林分火后SOC及其同位素碳13C变化特征,以期为火烧迹地恢复及土壤碳循环、碳周转过程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选取4块火烧迹地建立样地,测定并分析火烧迹地不同区域(中心区、边缘区和未过火林分)SOC含量、土壤δ(13)^C值,并利用不同温度(60°C,120°C,180°C,240°C)热处理未过火林分土壤,分析不同温度下SOC及δ(13)^C值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模拟火干扰下四种林型SOC含量均随着温度升高未发生显著变化。模拟温度不高于180°C时,土壤δ(13)^C值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而模拟温度在180°C至240°C之间时土壤δ(13)^C值升高。而实际火干扰下,与未过火区相比,四组林型边缘区SOC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中心区SOC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两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边缘区土壤δ(13)^C值显著升高(P<0.05),而其余两组样地边缘区土壤δ(13)^C值则无显著变化,除以偃松为主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外,其余三组样地中心区土壤δ(13)^C值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综上所述,较高的土壤温度可以显著改变土壤中SOC的储存量以及土壤δ(13)^C值(P<0.05),火后SOC含量及其碳同位素13C的变化则是由立地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
    • 李大帅; 吴少景; 李建鸿; 张陶
    • 摘要: 以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地下水补给型水库——大龙洞水库为对象,于2018年1月、4月、7月、10月、12月分别在上、中、下游三个监测点进行采样,探究水库热结构变化对于水体无机碳及其同位素的影响过程及机理。结果表明:(1)大龙洞水库水体在一个水文年中呈现周期性的混合期—分层期—混合期的热结构变化,4月热分层开始显现,7月逐渐显著呈现完整的热分层,10月以后热分层逐渐消失,水体逐渐实现混合;(2)水体热分层是溶解无机碳(DIC)浓度与碳稳定同位素(δ^(13)C_(DIC))值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表水层中DIC主要受水—气界面二氧化碳脱气、水生生物光合作用控制,其DIC浓度与δ^(13)C_(DIC)值分别为3.22 mmol·L^(−1)和−9.15‰;温跃层中DIC主要受有机质降解过程影响,其DIC浓度与δ^(13)C_(DIC)值分别为3.43 mmol·L^(−1)和−9.70‰;底水层中DIC主要受碳酸盐沉淀过程影响,其DIC浓度与δ^(13)C_(DIC)值分别为4.32 mmol·L^(−1)和−11.89‰;(3)三种过程伴随水库热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驱动DIC浓度及其同位素的变化梯度G(DIC)与G(δ^(13)C_(DIC))的变化,表现为底水层<表水层<温跃层。热分层结束进入混合期后,DIC浓度与δ^(13)C_(DIC)值的时空差异均逐渐消失,最终表现出DIC浓度与δ^(13)C_(DIC)值的均一化。
    • 廖初琴; 缪绅裕
    • 摘要: 生物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包含关于其地理和生态起源的信息,是生物的自然指纹,不易受生产加工过程而改变,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因此可以将稳定同位素作为地理来源的过程指标和示踪剂。稳定同位素分析目前已广泛用于产地溯源,尤其是在传统分析方法不能提供明确结果的情况下。对稳定碳、氮同位素在植物产地溯源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今后使用稳定同位素进行产地溯源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为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稳定同位素进行研究时导致的误差,可以综合考虑稳定碳、氮同位素来提高产地溯源成功率和快速建立完整的同位素产地溯源数据库,为今后产地溯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杨树烨; 赵西宁; 高晓东; 于流洋
    • 摘要: 为探明黄土高原典型人工生态林(刺槐)和人工经济林(苹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及在气候分区中之间的差异。以黄土高原22个样点的叶片样本为例,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可以反映植物长期WUE的特点,测定其成熟叶片δ^(13)C值,分析其与黄土高原年均降水量、温度、日照时间、水汽压和相对湿度的关系及在不同气候分区的差异。结果表明:(1)因存在人为管理措施,苹果叶片平均WUE显著大于刺槐叶片平均WUE,分别为4.29,3.83 mmol CO_(2)/mol H_(2)O;(2)在气候分区中,同一植物半干旱区的叶片WUE高于半湿润区的叶片WUE,其中半干旱区苹果叶片WUE比半湿润区苹果叶片WUE提高12.5%,半干旱区刺槐叶片平均WUE比半湿润区刺槐叶片WUE提高6.4%;(3)苹果和刺槐叶片WUE与环境因子的响应一致,叶片WUE的变化对年平均水汽压的响应更明显。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WUE的研究进行了扩充,为该地区提升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指导。
    • 王周锋; 郝瑞娟; 王娟; 申圆圆; 李祥忠
    • 摘要: 石油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引起的陆地系统石油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稳定碳同位素和氮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是研究石油污染胁迫下植物和土壤行为特征的有效指标。为了更好地了解土壤和植物在土壤石油污染下的反应,本研究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在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条件下,研究了三叶草(C;光合作用途径、豆科植物)和扁穗冰草(C;光合作用途径)这两种植物及其生长土壤的δ^(13)C和δ^(15)N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石油污染导致土壤δ^(15)N值随污染浓度升高而升高(1.9‰到3.2‰),δ^(13)C值降低(-23.6‰到-26.8‰)。但是,三叶草δ^(13)C值随土壤污染浓度升高而降低(-29.8‰到-31.6‰),扁穗冰草δ^(13)C值降低而三叶δ^(13)C值相对保持稳定(-12.6‰到-13.1‰),说明两种植物对土壤污染不同的应对策略。特别在土壤石油污染条件下,三叶草δ^(15)N值随土壤污染浓度降低至大气氮同位素值水平(5.6‰到0.8‰),说明三叶草固氮系统起作用从而用以降低对土壤石油污染的胁迫。植物δ^(15)N和δ^(13)C值的变化说明了两种植物在胁迫条件下代谢系统发生改变。本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同位素组成是监测土壤石油污染和评估植物胁迫响应的有效指标。
    • 赵雪琰; 徐占杰; 董志超; 李培森; 赵晓麦; 傅平青; Chandra Mouli PAVULURI
    • 摘要: 碳质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的正常传播,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人类健康等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大气环境中的碳质气溶胶主要包含有机碳和元素碳,其中有机碳可分为水溶性有机碳和非水溶性有机碳。碳质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形成转化过程是目前大气环境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Δ^(14)C)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具有优势,是目前唯一可以量化化石源和生物源在不同类别碳质组分中贡献大小的手段。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放射性碳同位素技术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在碳质气溶胶源解析上的应用原理,深入探究了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在碳质组分中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单体分子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在碳质气溶胶中的发展和应用。最后,对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与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联用,以及单体分子标志物的放射性碳同位素比值研究进行了展望,为碳质气溶胶的来源解析和气溶胶化学过程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