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工作机构

社会工作机构

社会工作机构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19084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法制与社会、青年时代、学海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东亚福利论坛暨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等;社会工作机构的相关文献由256位作者贡献,包括方英、李太斌、李精华等。

社会工作机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19084 占比:99.98%

总计:919291篇

社会工作机构—发文趋势图

社会工作机构

-研究学者

  • 方英
  • 李太斌
  • 李精华
  • 田洪伟
  • 杨慧
  • 何晓红
  • 何雪松
  • 刘勇
  • 刘畅
  • 厉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诗易
    • 摘要: 对于社会工作机构而言,因社会工作者的数量不足,难以应付庞大的社区服务工作量,志愿者成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志愿者,如何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及将志愿者与各方联动成为讨论的热点,各种志愿者管理模式也成为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特色。本文对现有社会工作机构的志愿者管理研究和各地实践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
    • 何东; 陈明龙; 刘小峰
    • 摘要: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会出现执行偏差现象为既有研究所揭示,但相关行动主体之间何以形成“共谋链”现象?本文通过M社会工作机构执行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案例,试图揭示社会组织与属地政府、内部员工以及居民在项目实践中通过“目标替代”形成“共谋链”的社会机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机构通过政府背书来获得稳定的项目资源和生存空间,维护项目发包的委托—代理关系;与社会工作者形成专业建制,完成项目指标,应对委托方的项目验收;通过人情、礼品邀约社区居民完成服务材料,应对项目评估。属地政府的默许与社区居民的支持,使得该“共谋链”成为一种稳定存在的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强资源依赖和专业化滞后下市场造血能力不足是社会组织项目制出现共谋的结构性诱因,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和发展应通过更为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
    • 申莉萍; 哈拉哈提·叶尔肯
    • 摘要: 数字经济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创新和变革,社会工作亦是如此。社会工作机构在应用数字经济技术主要在服务宣传、招聘人才、资源链接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促进社会工作机构的蓬勃发展,同时为社会工作创造新的发展契机。本文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兴技术应用在社会工作机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 杨红; 陈涛
    • 摘要: 在国家鼓励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北京市的Z村在治理中推进服务型治理的理念,引入社工机构、培育村庄自组织、接纳外部社会力量参与村庄治理,逐渐形成以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为主导,社会工作机构相互协作,鼓励和扶持村庄自组织参与,引入外部社会资源形成助力的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多元主体本着共同的治理目标,互相之间民主协商,紧密配合,通力合作,逐渐发展出较为稳定的沟通与合作渠道,形成了共同议事的机制,这种模式呈现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局面。
    • 王颖
    • 摘要: 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服务供给模式为各种社会工作机构蓬勃发展提供了机会与条件,让其能充分发挥机构服务的专业性的同时又能个根据目标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由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行还处于处于摸索阶段,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如何对社会服务项目进行监管,使项目成果评估成为重中之重。本文想通过归纳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社会工作项目评估改进措施。
    • 陈蓓蓓
    • 摘要: 对湖北省H市的调查显示,H市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分为专业型和社区型两类。专业型社会工作机构由于需求感知偏弱、案主定位模糊、社会认可不高,因而缺乏主动捕捉受困者的能力以及危机中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社区型社会工作机构则表现为社会认可范围有限,工作内容与社区工作趋同化,没有能力满足居民高层次和差异化的需求。专业型社会工作机构可通过打造“熟人共同体”来破解需求感知滞后、社会认可度低的状况。社区型社会工作机构应提升专业性和规划性。政府主管部门在推动社会工作机构建立危机事件数据库、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还应推动社会工作机构供给侧改革。
    • 李侨明; 石柏林
    • 摘要: 嵌入论、行政吸纳社会、分类控制、合作伙伴等理论从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单一视角出发,强调中国当前社工机构的发展困境来自静态的结构性政社关系,这忽略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购买方与机构的互动关系变化。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出发构建一个分析购买方与社工机构互动关系的阶段模型可以对其作补充解释。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购买方与机构之间呈现出支配与转换轮替的互动关系过程,而资源分配方式与仿科层化运作是导致双方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机构在互动过程中的应对策略边界主要根据机构运营成本与工作承载量而进行动态调节。购买方与机构的互动关系过程具有制度形塑之特征,是资源、制度与行动者的共同产物。
    • 方英; 胡泳琳
    •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资料,对社会工作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合作经验以及合作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工作机构通过“活动式合作”、“公益营销”和“企业购买服务”这三种形式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社会工作机构形成了独有的合作经验,如有序引进合作单位,以公益原则约束企业的商业冲动以及建立合作物资、人员、资金管理流程等。同时,社会工作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存在政策不配套、人力资源不匹配以及二者需求难以匹配的障碍,使得二者难以形成更为深入的多元合作关系。应针对存在的缺陷,采取相应策略,完善多元合作的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合作组织网络。
    • 于铁山; 居正
    • 摘要: 党建引领是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重要“法宝”,这一过程表现出政治与专业的高度互嵌性。基于广东省D地27家社会工作机构的实地调研与个案访谈,考察社会工作机构党建发展与专业服务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工作机构成立党支部极大地拓展了其政治发展空间,社会工作机构党支部覆盖率的不断提高,使其得以吸纳一支年轻化、专业化与本土化的党员社会工作者队伍。一方面,社会工作机构以空间、身份与服务为载体,分别通过党建场景沉浸、党建角色连接、党建专业认同实现政治与专业的互嵌;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机构存在党建场景沉浸碎片化、党员社会工作者角色失调、党建项目专业认同低等问题,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 蔡霖; 于潇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结构中的人,主张通过分析权力关系和倡导公正平等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使命。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以“价值与使命”为题,探析社会工作机构的非营利之路,发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是利他性质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是社会工作者的生命,社会工作机构也必然拥有着同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相同的价值观和使命。任何可能危害到社会工作的利他价值观和寻求社会公平正义使命的尝试都应当严厉杜绝。社会工作者在“商业化”和“社会企业化”的这一议题上应当保持十分的警惕和敏感性。坚守专业价值观与以服务为本是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应当遵守的最高准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