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玉米生长

玉米生长

玉米生长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324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3012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现代农业科技、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3年北京土壤学会年会、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2009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学术研讨会等;玉米生长的相关文献由740位作者贡献,包括侯贤清、李荣、乔江方等。

玉米生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1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012 占比:99.68%

总计:83281篇

玉米生长—发文趋势图

玉米生长

-研究学者

  • 侯贤清
  • 李荣
  • 乔江方
  • 刘京宝
  • 刘峰
  • 刘领
  • 周振民
  • 姜雯
  • 孙雪芳
  • 孙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雅丽
    • 摘要: 随着中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加强对田间管理技术的重视,通过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在田间管理技术应用过程中,需综合分析玉米实际需求情况,树立现代化栽培理念,学习田间管理方法和技术,充分发挥田间管理技术的优势。1中国玉米田间管理情况1.1加强对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视玉米田间管理对于玉米种植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重视玉米培育和种植,为了提高玉米生长效果,需从田间管理角度出发,强化玉米品种多样化培育[1]。
    • 徐莹莹; 靳晓燕; 庞爱国; 于晓波; 孙士明; 王俊河; 赵秀梅
    • 摘要: 通过4年定位试验,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及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播种前深翻还田、深松和深松还田的容重分别降低了7.9%、5.6%、3.2%;各时期含水率均表现为深松还田>CK>深松>深翻还田。收获期,深松还田、深翻还田和深松作业下的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6.04、5.97、2.89 g/kg。深松还田和深翻还田能够显著提高拔节期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株高、茎秆干重和叶面积均大于CK,最终增产8.4%和4.3%,深松较CK增产2.4%。综合来看,深松还田耕作方式更利于改良土壤性状,促进玉米生长
    • 马雪莲
    • 摘要: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生产中非常常见的病害,在各个玉米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一般集中发生在玉米生长8~10片叶时,由于早年玉米褐斑病发病频率较低,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玉米褐斑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玉米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进一步预防。
    • 周世明
    • 摘要: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全区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现有总耕地面积165万亩,常年玉米种植面积35万亩。近几年来,由于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不仅大幅度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解放了劳动力,而且还为玉米生长创造了最佳生育条件,使玉米获得了高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产量达725千克/亩,平均产值1570元/亩。
    • 陈雪冬; 刘雪龙; 吴孔阳; 唐琳; 李俊
    • 摘要: 为明确AM真菌与生物炭联合施用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的影响,设计室内盆栽试验,以灭菌的农田土壤为基质,种植玉米幼苗,接种AM真菌并配施不同裂解温度(300、400、500°C)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分析不同生物炭和AM真菌处理对玉米植株生长、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菌未加生物炭的对照组相比,接种AM真菌并配施300、400、500°C生物炭均能够显著增加玉米的株高,而且接种AM真菌配施300°C生物炭能显著增加玉米的地径,达8.86 mm。单施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施用300、400、500°C生物炭可分别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76.3%、97.0%、86.0%,而且接种AM真菌配施300°C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283.02 mg/kg),但AM真菌和500°C生物炭配施会降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0.723 g/kg)。AM真菌和生物炭联合施用对中等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但单独接种AM真菌能够促进土壤大团聚体>4000μm和>2000~4000μm的形成。
    • 谢丽华; 李玲玲; 谢军红; 王进斌; 周永杰; 陈倩; Setorkwami Fudjoe
    • 摘要: 【目的】为降低陇中旱农区化肥氮用量且确保该区玉米持续绿色高产,开展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生长、农田碳排放影响及机理的研究。【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等氮(N 200 kg/hm^(2))条件下,设5个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处理:0 (T1)、50.0%(T2)、37.5%(T3)、25.0%(T4)、12.5%(T5),同时设置一个不施肥处理(T6)。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成熟期,取样测定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成熟期测产,并测定不同土层土壤pH、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玉米播种后至收获,每隔15天测定一次CO_(2)通量。【结果】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生长率及籽粒产量表现为T1≈T5≈T3>T4>T2>T6。收获后,T3处理土壤pH与T1处理在0—5、5—10、10—30 cm土层差异均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 cm土层中最高,T3较T1、T4、T5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4.5%、9.9%、38.8%;5—10 cm土层内,T3处理的有机质含量与单施化肥T1处理差异不显著,T2、T3、T4处理间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10—30 cm土层T3较T1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31.4%,较T5处理显著提高26.1%。全氮含量在5—10 cm土层中最高,T3较T1处理显著降低23.6%,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与T6处理相比,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玉米全生育期的总碳排放量,而在所有施肥处理中,T1、T3与T5碳排放总量较低且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所有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T6)均提高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和土壤碳平衡(SCB),T3处理2019和2020年2年平均SCB高于其他所有处理,玉米农田均为大气CO_(2)的“汇”,T3表现出最强碳汇效应。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排放与土壤有机质含量(r=0.56*)、土壤温度(r=0.93**)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r=–0.77**);叶面积指数(r=0.75**)、干物质(r=0.75**)、籽粒产量(r=0.93**)与土壤碳平衡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理化指标中全氮(r=0.72**)、温度(r=0.84**)与碳平衡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丰水年,陇中旱农区在施纯N 200 kg/hm^(2)的水平下,37.5%左右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较单施化肥可使玉米稳产,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肥力,土壤CO_(2)排放总量较单施化肥处理没有显著增加,为陇中旱农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
    • 李春敏
    • 摘要: 2021年7月11~12日天津市宁河区普降大雨到特大暴雨,使部分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和淹泡,对玉米生长极为不利。目前,宁河区麦茬夏玉米大多处于苗期,此期若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容易形成苗期渍涝害,使玉米根部受害甚至死亡。为防止渍涝害和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应加强田间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 王占武
    •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在地理上是不平衡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有2 300 m~3,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何高效地利用水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玉米是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的灌溉和排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中国玉米灌溉与排水》是肖俊夫、宋毅夫在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经验和搜集的实验数据编著的经典著作,作者充分借鉴了国内中国玉米灌溉与排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撰写了一部系统论述玉米灌溉排水理论与技术、国内灌溉排水现状的科技著作。
    • 冯国瑞; 张新疆; 王祥斌; 潘洪阳; 李元亨; 刘小龙; 危常州
    • 摘要: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启动磷肥施用在土壤中不同位置对滴灌玉米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发育以及根系与土壤磷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明确启动磷肥最佳施肥位置及其对滴灌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根箱设置启动磷肥:(1)模拟滴灌施肥(T1);(2)种子侧方5 cm、下方5 cm穴施(T2);(3)种子侧方5 cm、下方12 cm穴施(T3);(4)不施启动磷肥(CK)4个处理,根据大田启动磷肥施用量(P_(2)O_(5)30 kg/hm^(2))设置启动磷肥用量为P_(2)O_(5)0.2 g/kg土。分析各处理对玉米苗期生长、根系构型、根系与土壤磷养分分布状况的影响以及评价根系与土壤磷养分空间匹配度。结果表明:在玉米出苗后14,21天,施用启动磷肥显著增加了玉米总根长、总表面积、一级侧根和二级侧根数量,总体表现为T2最高,T1和T3次之,CK最低,但玉米初生根根条数和主胚根根长在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出苗后21天,土壤速效磷T1主要分布于垂直0—9 cm、水平0—18 cm范围内,T2主要分布于垂直3—12 cm、水平0—11 cm范围内,T3分布于垂直11—20 cm、水平0—11 cm范围内,根系分布T1主要集中于0—9 cm的土层中,T2主要集中于垂直5—15 cm、水平0—12 cm土层中,T3主要集中于垂直12—18 cm、水平0—9 cm土层中。各施肥处理中根系与土壤磷养分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表现为T2>T3>T1。玉米出苗后7天,各处理间玉米干重和磷养分积累无显著差异,出苗后14,21天,启动磷肥处理玉米干重和磷养分积累显著高于CK,其中T2玉米干重和磷养分积累量最大,且显著高于T1和T3,但T1和T3之间无显著差异。启动磷肥穴施于种子侧下方5 cm处对玉米生长表现最佳,主要原因是养分分布位置与根系分布空间最匹配,有利于根系吸收磷素,同时促进了施肥区玉米侧根增生,扩大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并增加了玉米的磷吸收量以及生物量。采用滴灌施用启动肥也能起到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但是根系分布较浅。
    • 王霞
    • 摘要: 玉米是很多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产量及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干旱、洪涝、降水不均等,或种植技术落后、播种周期延误等影响玉米产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